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及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4111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及其模具,包括前模仁、与前模仁配合的后模仁、由设在前模仁的分型面上的第一胶位和设在后模仁的分型面上的与第一胶位相配的第二胶位组成的注塑腔体、能够插入到注塑腔体内的导柱、与导柱连接的导向块和用于推动导向块运动的驱动装置。导柱的自由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柱,第二导柱的直径小于所述导柱的直径,第二导柱的自由端抵接在所述注塑腔体的内壁上,还包括与第二导柱相匹配的导向盲孔,导向盲孔的轴线与导向孔的轴线重合,包括设在前模仁上的第三部分和设在后模仁上的第四部分。其中模具使用了该注塑模具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注塑生产,能够在注塑件的内部形成满足质量要求的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及其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及其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对于内部带有空腔的小型扁平类注塑件,一般的解决方案或者设计复杂的浇筑腔体或者内部增设穿孔设备的方法来实现。浇筑腔体的结构复杂后会导致原料流动的不确定性增加,合格率无法保证。使用穿孔设备的模具结构负责,穿孔处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穿孔时还会将空气带入到注塑腔体内,导致穿孔处出现凹坑等质量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结构,该注塑模具结构能够使注塑件内部形成满足质量要求的空腔。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注塑模具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包括:前模仁;后模仁,与所述前模仁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前模仁(11);/n后模仁(12),与所述前模仁(11)配合;/n注塑腔体(13),包括设在所述前模仁(11)的分型面上的第一胶位(131)和设在所述后模仁(12)的分型面上的与第一胶位(131)相配的第二胶位(132);/n导向块(14),其上设有导柱(15);/n导向孔(16),与所述注塑腔体(13)连通,包括设在所述前模仁(11)上的第一部分(161)和设在所述后模仁(12)上的第二部分(162);/n驱动装置(17),用于推动所述导向块(14)运动,使所述导柱(15)能够穿过所述导向孔(16)后插入到所述注塑腔体(13)内或者从所述导向孔(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模仁(11);
后模仁(12),与所述前模仁(11)配合;
注塑腔体(13),包括设在所述前模仁(11)的分型面上的第一胶位(131)和设在所述后模仁(12)的分型面上的与第一胶位(131)相配的第二胶位(132);
导向块(14),其上设有导柱(15);
导向孔(16),与所述注塑腔体(13)连通,包括设在所述前模仁(11)上的第一部分(161)和设在所述后模仁(12)上的第二部分(162);
驱动装置(17),用于推动所述导向块(14)运动,使所述导柱(15)能够穿过所述导向孔(16)后插入到所述注塑腔体(13)内或者从所述导向孔(16)与所述注塑腔体(13)内抽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15)的自由端抵接在所述注塑腔体(13)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15)的自由端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柱(21);
所述第二导柱(21)的直径小于所述导柱(15)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柱(21)的自由端抵接在所述注塑腔体(13)的内壁上。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美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