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水调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4014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水调温系统,该系统包括:将保温层结构铺设于目标保护区域的表面,水管设置于保温层结构内,水管与控温设备相连接,控制器与控温设备相连接,第一温度检测器,与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检测目标保护区域的表面温度,上述通过将水管设置于保温层结构内,铺设于目标保护区域的表面,通过控温设备将通入水管的液体调整到设定温度,实现了对目标保护区域的主动式保温的效果,并采用控制器随时根据第一温度检测器检测目标保护区域的表面温度通过控温设备对水管内的液体温度进行调整,以随时对目标保护区域的表面温度进行调整,控制目标保护区域表面的温度在防裂温度范围内,从而达到目标保护区域防裂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水调温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坝体调温
,具体涉及一种通水调温系统。
技术介绍
寒冷地区修建混凝土坝为了防止混凝土因低温冷冻而产生裂缝,一般要进行坝面永久保温。目前混凝土坝施工保温措施大多采用在混凝土上铺设保温被、保温苯板或者喷涂聚氨酯保温材料等方式进行保温,但这种方式对保温材料厚度要求较高,并且保温效果不准确,面对寒潮、温度骤降天气情况或者更难以应对的突发天气条件或极端的天气条件,如果反应不及时,很难达到理想的表面保温效果,更难以达到温控防裂的目的。因此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坝施工保温措施的保温效果不佳,坝面不能保持一定温度,达不到很好的防冻裂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水调温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坝施工保温措施保温效果不佳,坝面不能保持一定温度,达不到很好的防冻裂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水调温系统,包括:保温层结构、控温设备、第一温度检测器、控制器;所述保温层结构内设置有水管;所述保温层结构,铺设于目标保护区域的表面,所述水管与所述控温设备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控温设备相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设置于所述保温层结构内贴近所述目标保护区域的一侧,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目标保护区域的表面温度,并将所述表面温度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将检测到所述表面温度在所述预设目标温度范围之外时生成的调温信号发送给所述控温设备;所述控温设备接收到所述调温信号后,将流入所述水管的液体调整到设定温度,得到设定温度的液体并通入所述水管;所述水管将所述设定温度的液体的热量散发至所述目标保护区域,使所述目标保护区域达到所需防裂温度。进一步的,还包括:天气温度检测器和外部水温检测器;所述天气温度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天气温度检测器检测天气温度,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外部水温检测器,设置于所述保温层结构外部检测,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保温层结构的外部温度,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天气温度和所述保温层结构的外部温度进行分析预测,调节所述控制器的调温信号。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控温设备与所述水管之间的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流量控制阀接收所述控制器的开度控制信号,控制进入所述水管的液体的流量,从而调节通入所述水管内设定温度的液体散发的热量。流量控制阀包括:流量计和流量阀门;所述流量计设置于所述水管内,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水管内的液体流量,将所述液体流量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液体流量和所述目标保护区域的表面温度生成的开度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流量阀门调节所述水管的液体流量。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控温设备的第二温度检测器;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二温度检测器检测所述控温设备中液体温度,并将所述液体温度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液体温度并判断所述液体温度是否达到所述设定温度。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水管上的液体温度检测器;所述液体温度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液体温度检测器检测所述水管的液体温度,并将所述水管内的液体温度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通入所述水管内的液体温度,确定所述控温设备的调温效率。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结构包括:第一保温层和高导热保护层;所述高导热保护层,贴合于所述目标保护区域的表面;所述第一保温层,设置于所述高导热保护层上部,所述水管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温层的下部和所述高导热保护层上部之间。进一步,所述控温设备包括出水口和回水口;所述水管包括进水通道、回水通道、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回水通道分别与所述控温设备相连接,所述出水通道分别与所述进水通道和所述回水通道相连接,形成循环管路。进一步的,所述出水通道成蛇形均匀排布。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水管内的加热化冰装置和/或停机自动放空装置;所述加热化冰装置,与所述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加热化冰装置接收所述控制器的融化控制信号以对所述水管中的冰进行加热融化;所述停机自动放空装置,与所述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停机自动放空装置在所述控制器故障停机后,自动排空所述水管内的液体。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一种通水调温系统,该系统包括:保温层结构、控温设备、第一温度检测器、控制器;保温层结构铺设于目标保护区域的表面,水管设置于保温层结构内,水管与控温设备相连接,控制器与控温设备相连接,第一温度检测器,设置于保温层结构内贴近目标保护区域的一侧,与控制器相连接,第一温度检测器检测目标保护区域的表面温度,将表面温度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将检测到表面温度在预设目标温度范围之外时生成的调温信号发送给控温设备,控温设备接收到调温信号后,将流入水管的液体加热到设定温度,得到设定温度的液体并通入水管,水管将设定温度的液体的热量散发至目标保护区域,使目标保护区域达到所需防裂温度;上述通过将水管设置于保温层结构内,铺设于目标保护区域的表面,通过控温设备将通过水管的液体进行调整,实现了对目标保护区域的主动式保温的效果,并采用控制器随时根据第一温度检测器检测目标保护区域的表面温度通过控温设备对水管内的液体温度进行调整,以随时对目标保护区域的表面温度进行调整,控制目标保护区域表面的温度在防裂温度范围内,从而达到目标保护区域防冻裂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水调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水调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管的一种具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管包裹于保温层结构内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管包裹于保温层结构内在坝面上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水调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一种通水调温系统,包括:控温设备102、控制器103和第一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水调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层结构、控温设备、第一温度检测器、控制器;所述保温层结构内设置有水管;/n所述保温层结构,铺设于目标保护区域的表面,所述水管与所述控温设备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控温设备相连接;/n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设置于所述保温层结构内贴近所述目标保护区域的一侧,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目标保护区域的表面温度,并将所述表面温度发送至所述控制器;/n所述控制器将检测到所述表面温度在预设目标温度范围之外时生成的调温信号发送给所述控温设备;/n所述控温设备接收到所述调温信号后,将流入所述水管的液体调整到设定温度,得到设定温度的液体并通入所述水管;/n所述水管将所述设定温度的液体的热量散发至所述目标保护区域,使所述目标保护区域达到所需防裂温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水调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层结构、控温设备、第一温度检测器、控制器;所述保温层结构内设置有水管;
所述保温层结构,铺设于目标保护区域的表面,所述水管与所述控温设备相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控温设备相连接;
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设置于所述保温层结构内贴近所述目标保护区域的一侧,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目标保护区域的表面温度,并将所述表面温度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将检测到所述表面温度在预设目标温度范围之外时生成的调温信号发送给所述控温设备;
所述控温设备接收到所述调温信号后,将流入所述水管的液体调整到设定温度,得到设定温度的液体并通入所述水管;
所述水管将所述设定温度的液体的热量散发至所述目标保护区域,使所述目标保护区域达到所需防裂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水调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天气温度检测器和外部水温检测器;
所述天气温度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天气温度检测器检测天气温度,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外部水温检测器,设置于所述保温层结构外部检测,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保温层结构的外部温度,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天气温度和所述保温层结构的外部温度进行分析预测,调节所述控制器的调温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水调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控温设备与所述水管之间的流量控制阀;
所述流量控制阀,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流量控制阀接收所述控制器的开度控制信号,控制进入所述水管的液体流量,从而调节通入所述水管内设定温度的液体散发的热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水调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控制阀包括:流量计和流量阀门;
所述流量计设置于所述水管内,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水管内的液体流量,将所述液体流量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液体流量和所述目标保护区域的表面温度生成的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新张磊刘毅刘有志朱振泱辛建达王振红李海枫梁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