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综合支吊架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388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电综合支吊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综合支吊架的设计方法,包括:根据原设计图纸,建立综合管线的模型,对综合管线的模型进行综合布置,输出综合管线排布图;建立综合支吊架的模型,将综合支吊架的模型添加到综合管线排布图中;选取综合支吊架的典型剖面,采用软件对综合支吊架进行受力分析和应力计算,根据分析和计算的结果调整综合支吊架的模型;根据综合支吊架的模型,调整综合管线在综合支吊架上的排布方式;模型导出施工图及输出BIM模型文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设计方法,通过电脑辅助设计直观立体地展示综合支吊架的安装效果,保证管线的整体排布合理和美观,节约安装空间和工程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综合支吊架的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电综合支吊架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综合支吊架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综合支吊架是将通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动力照明、弱电信号等所有专业管线集中在一体的系统。现有的机电工程综合支吊架系统,工程设计人员一般是用二维剖面图、收集现场实际数据等方式来进行单专业支吊架设计。上述现有设计方法的最大问题在于:1、设计平面化且不直观,只适用于简单管线区域,无法解决专业多样而复杂区域安装问题;2、各专业管线集成交错,现场施工人员的支吊架深化设计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机电管线安装效果及合理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综合支吊架的设计方法,通过电脑辅助设计直观立体地展示综合支吊架的安装效果,保证管线的整体排布合理和美观,节约安装空间和工程成本。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综合支吊架的设计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根据原设计图纸,建立综合管线的模型,对所述综合管线的模型进行综合布置,输出综合管线排布图;步骤二:建立综合支吊架的模型,将所述综合支吊架的模型添加到所述综合管线排布图中;根据所述综合管线的支架设置规范要求,确定所述综合支吊架的单位间距;计算所述单位间距内所述综合管线的整体荷载;步骤三:选取所述综合支吊架的典型剖面,采用软件对所述综合支吊架进行受力分析和应力计算,根据分析和计算的结果调整所述综合支吊架的模型;步骤四:根据所述综合支吊架的模型,调整所述综合管线在所述综合支吊架上的排布方式;步骤五:输出所述综合支吊架设计计算书及提取所述综合支吊架的工程量;模型导出施工图及输出BIM模型文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取综合管线的典型剖面进行受力分析和应力计算,保证分析和计算的准确性和代表性,进而保证综合支吊架在使用周期内安全可控使用;电脑辅助设计直观立体地展示综合支吊架的安装效果,保证管线的整体排布合理和美观,节约安装空间和工程成本。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对所述综合管线的模型进行综合布置包括如下步骤:依据所述综合管线的排布原则,对所述综合管线进行排布;确定所述综合管线的标高范围,在所述标高范围内调整所述综合管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综合管线的整体排布合理和美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选取所述综合支吊架的典型剖面包括如下步骤:按照所述综合支吊架的单位间距对所述综合管线进行剖切;选取所述综合管线的整体荷载最大且数量最多的剖面为所述典型剖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受力分析和应力计算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采用软件对所述综合支吊架进行受力分析包括:对所述综合支吊架进行整体受力分析、构件受力分析和有限元分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对综合支吊架受力分析的准确性,进而保证综合支吊架在使用周期内安全可控使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构件包括立柱、横担和受弯梁;对所述综合支吊架进行应力计算包括:计算所述立柱的抗拉强度和长细比;计算所述横担的抗弯强度;计算所述受弯梁的挠度;计算所述构件之间焊缝的抗剪强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对综合支吊架应力计算的准确性,进而验证综合支吊架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调整所述综合管线在所述综合支吊架上的排布方式包括如下步骤:调整所述综合管线的排布标高;调整所述综合管线在所述综合支吊架上空间排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综合管线在综合支吊架上的空间利用率,保证综合管线在综合支吊架上排布满足规范及设计使用要求的同时,还保证了综合管线的整体排布合理和美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提取所述综合支吊架的工程量包括:利用所述综合支吊架的模型提取所述构件的参数;所述构件的参数包括:型材规格及重量,管束规格及数量,抱箍规格及数量工程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出综合支吊架的构件数据信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BIM模型文件为建筑信息模型文件,包括:所述综合支吊架的构件数据信息和空间关系信息;所述综合管线的数据信息和空间关系信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平面化设计不直观的问题,直观立体地展示综合支吊架的安装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电脑辅助设计直观立体地展示综合支吊架的安装效果,保证管线的整体排布合理和美观,节约安装空间和工程成本。2.依据综合管线的排布原则,对综合管线进行排布,确定综合管线的标高范围,在标高范围内调整所述综合管线,保证综合管线的整体排布合理和美观。3.按照综合支吊架的单位间距对综合管线进行剖切,选取综合管线的整体荷载最大且数量最多的剖面为典型剖面进行受力分析和应力计算,保证分析和计算的准确性和代表性,进而验证综合支吊架的安全性,保证综合支吊架在使用周期内安全可控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综合支吊架的设计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综合支吊架的设计方法,参照图1所示流程图,主要步骤包括:步骤S1:根据原设计图纸,建立综合管线的模型,对所述综合管线的模型进行综合布置,输出综合管线排布图;步骤S2:建立综合支吊架的模型,将所述综合支吊架的模型添加到所述综合管线排布图中;根据所述综合管线的支架设置规范要求,确定所述综合支吊架的单位间距;计算所述单位间距内所述综合管线的整体荷载;步骤S3:选取所述综合支吊架的典型剖面,采用软件对所述综合支吊架进行受力分析和应力计算,根据分析和计算的结果调整所述综合支吊架的模型;步骤S4:根据所述综合支吊架的模型,调整所述综合管线在所述综合支吊架上的排布方式;步骤S5:输出所述综合支吊架设计计算书及提取所述综合支吊架的工程量;模型导出施工图及输出BIM模型文件。具体地,步骤S1中,以原设计图纸为依据,运用软件solidworks对安装工程给排水、暖通、电气、消防等综合管线建立模型,利用BIM技术优化布局,对各综合管线进行综合布置,输出综合管线排布图。对综合管线的模型进行综合布置的主要步骤包括:依据综合管线的排布原则,对综合管线进行排布;确定综合管线的标高范围,在标高范围内调整综合管线。这里,综合管线的排布原则如下:1、大管优先,因小管道造价低易安装,且大截面、大直径的管道,如空调通风管道、排水管道、电缆桥架等占据的空间较大,不易翻弯,在排布时优先布置,且电缆桥架应设置在排水管道的上方;2、支管让主管,走廊内各种管线主管道一般贯通整个走廊,且主管道管径大于支管管径,相对于支管不易翻弯,在管线综合排布时以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综合支吊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n步骤一:根据原设计图纸,建立综合管线的模型,对所述综合管线的模型进行综合布置,输出综合管线排布图;/n步骤二:建立综合支吊架的模型,将所述综合支吊架的模型添加到所述综合管线排布图中;/n根据所述综合管线的支架设置规范要求,确定所述综合支吊架的单位间距;/n计算所述单位间距内所述综合管线的整体荷载;/n步骤三:选取所述综合支吊架的典型剖面,采用软件对所述综合支吊架进行受力分析和应力计算,根据分析和计算的结果调整所述综合支吊架的模型;/n步骤四:根据所述综合支吊架的模型,调整所述综合管线在所述综合支吊架上的排布方式;/n步骤五:输出所述综合支吊架设计计算书及提取所述综合支吊架的工程量;/n模型导出施工图及输出BIM模型文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综合支吊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根据原设计图纸,建立综合管线的模型,对所述综合管线的模型进行综合布置,输出综合管线排布图;
步骤二:建立综合支吊架的模型,将所述综合支吊架的模型添加到所述综合管线排布图中;
根据所述综合管线的支架设置规范要求,确定所述综合支吊架的单位间距;
计算所述单位间距内所述综合管线的整体荷载;
步骤三:选取所述综合支吊架的典型剖面,采用软件对所述综合支吊架进行受力分析和应力计算,根据分析和计算的结果调整所述综合支吊架的模型;
步骤四:根据所述综合支吊架的模型,调整所述综合管线在所述综合支吊架上的排布方式;
步骤五:输出所述综合支吊架设计计算书及提取所述综合支吊架的工程量;
模型导出施工图及输出BIM模型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综合支吊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综合管线的模型进行综合布置包括如下步骤:
依据所述综合管线的排布原则,对所述综合管线进行排布;
确定所述综合管线的标高范围,在所述标高范围内调整所述综合管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机电综合支吊架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所述综合支吊架的典型剖面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所述综合支吊架的单位间距对所述综合管线进行剖切;
选取所述综合管线的整体荷载最大且数量最多的剖面为所述典型剖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生马博黄东东沙楠高明洋徐婷婷齐雪莉张玉菡张艺文李群赵正桥张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住总第一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