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约束满足问题的核应急处置措施生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3874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核应急处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约束满足问题的核应急处置措施生成方法,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约束满足问题的智能方法,实现核应急处置措施的高效快速生成。约束满足问题是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领域知识构建约束模型并给出相应的决策结果,核应急预案可描述为一系列变量、变量对应的值域以及变量之间的约束关系,从而将基于核应急预案的应急决策问题转换为约束满足问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变量建模、值域建模、前置约束建模、后置约束建模和约束满足问题求解的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约束满足问题的核应急处置措施生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应急处置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约束满足问题的核应急处置措施生成方法。
技术介绍
核安全是核能事业的生命线,核应急是确保核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核事故发生时,需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做出决策,最大程度控制、减轻或消除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核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保证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与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是应对核应急事件的响应基础,当事故发生时,需要根据事件信息、状态参数和环境信息匹配应急预案的各种约束条件,快速得出相应的处置措施。如何快速制定相应处置措施,是核应急响应的重点难点,目前尚无针对核应急预案自动生成核应急处置措施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应用基于约束满足问题(ConstraintSatisfactionProblem,CSP)的智能方法,实现高效智能的核应急处置措施自动生成。<br>本专利技术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约束满足问题的核应急处置措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变量建模/nS1:将影响核应急响应状态的变量设为X,则变量集合为Xi={X1,X2,X3…Xn},i<=n;/n步骤二:值域建模/nS2:变量X的取值范围即为值域D,变量取值可以是数值型或字符型,数值取该变量的最小值Vmin和最大值Vmax间的任何值,字符型可以是枚举型;/n步骤三:前置约束建模/nS3:对变量与变量之间的约束关系进行建模,本方法中有4类前置约束,分别对应核应急状态的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厂区应急、场外应急,具体约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n步骤四:后置约束建模/nS4:对后置约束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约束满足问题的核应急处置措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变量建模
S1:将影响核应急响应状态的变量设为X,则变量集合为Xi={X1,X2,X3…Xn},i<=n;
步骤二:值域建模
S2:变量X的取值范围即为值域D,变量取值可以是数值型或字符型,数值取该变量的最小值Vmin和最大值Vmax间的任何值,字符型可以是枚举型;
步骤三:前置约束建模
S3:对变量与变量之间的约束关系进行建模,本方法中有4类前置约束,分别对应核应急状态的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厂区应急、场外应急,具体约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
步骤四:后置约束建模
S4:对后置约束关系进行建模,在本方法中,设定了两个二元约束关系:
步骤五:约束满足问题求解
当核应急事件发生后,输入核事故相关信息值,该方法将匹配约束条件自动生成处置措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约束满足问题的核应急处置措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变量建模后的变量集合为:X={核事故发生时间,发生位置,事故类别,死亡人数,事故现场现象,气溶胶浓度,环境温度,环境湿度,气象风速,气象风向,气压,液体流出物排放量,液体流出物活度,排放废水所含主要核素,气体流出物流速,气体流出物温度,气体流出物浓度,气体流出物排放总量,临界数据测量值,核事故应急状态,核事故应急响应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约束满足问题的核应急处置措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值域建模的变量取值为:
D(气体流出物温度)=(Vmin..Vmax);
D(气象风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D(核应急状态)={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场外应急};
D(核应急响应类型)={Ⅳ级响应、Ⅲ级响应、Ⅱ级响应、Ⅰ级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约束满足问题的核应急处置措施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三,具体约束为:
C_Before1:(应急待命,(液体流出物排放量>A1)and(液体流出物排放量<A2))
C_Before2:(应急待命,(临界数据测量值>B1)and(临界数据测量值<B2))
C_Before3:(厂房应急,(液体流出物排放量>C1)and(液体流出物排放量<C2))
C_Before4:(厂房应急,(临界数据测量值>D1)and(临界数据测量值<D2))
C_Before5:(场区应急,(液体流出物排放量>E1)and(液体流出物排放量<E2))
C_Before6:(场区应急,(临界数据测量值>F1)and(临界数据测量值<F2))
C_Before7:(场外应急,(临界数据测量值>G1)o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锋李娟刘静朱光莹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