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设计的三维空间可穿越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8932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6
一种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设计的三维空间可穿越评估方法,步骤为:一、对密集井网加密钻井的井口数据进行加载,实现可视化;二、收集密集井网加密钻井井眼轨迹设计数据,三、对井眼轨迹设计数据进行校验,四、确定三维网格界限,划分三维网格;五、加载油田现有的井眼轨迹设计和实钻数据,实现可视化;步骤六、利用空间网格数据体进行井口垂向扫描防碰,标识出轨迹在网格的穿越属性,步骤七:通过计算确定空间网格数据体中有多少网格被轨迹穿越,最终扫描结果即为三维空间可穿越性评价;该方法以当前井眼轨迹设计和实钻数据为基础,将数据进行三维可视化处理,通过三维空间离散化,将可穿越网格与不可穿越网格区分,实现三维可穿越空间标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设计的三维空间可穿越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钻井
,特别涉及一种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设计的三维空间可穿越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内外丛式井和加密井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老油田加密井、调整井越来越多,新建丛式井组规模越来越大,井与井之间的空间距离越来越小,这对密集井网条件下的防碰设计和钻井施工作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钻井过程中正钻井与已钻井井眼交碰事故时有发生,导致套管损毁甚至整口井彻底报废。因此,定量评价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设计的三维空间可穿越性,对各井眼的空间关系及运动趋势做出预测,进而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尽量避免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两井相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丛式井轨迹防碰设计做出不同的研究。现有研究中,专利CN201610776433.5公布了一种可以在加密井网直井段钻井作业过程中用于防碰风险量化的计算方法;专利CN201711427457.0公布了一种多功能测斜仪及基于该测斜仪进行邻井套管相对位置判断的方法;专利CN201710286192.0公布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设计的三维空间可穿越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对密集井网加密钻井的井口数据进行加载,实现井口分布密集程度可视化;/n步骤二、收集密集井网加密钻井井眼轨迹设计数据,包括:井场信息、井号信息、测量深度、该测量点的井斜角、方位角、垂直深度和该点的南北坐标、东西坐标,将数据以表格形式存储,其中在表格中的第一列为序号,第二列ID为该条数据在数据库的唯一标号数据存入后由数据库分配;/n步骤三、对井眼轨迹设计数据进行校验,从而保证井眼轨迹设计数据在同一大地坐标系统下的一致性,通过轨迹测算,保证经验轨迹设计数据在数据库中的井眼轨迹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n步骤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丛式井井眼轨迹防碰设计的三维空间可穿越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密集井网加密钻井的井口数据进行加载,实现井口分布密集程度可视化;
步骤二、收集密集井网加密钻井井眼轨迹设计数据,包括:井场信息、井号信息、测量深度、该测量点的井斜角、方位角、垂直深度和该点的南北坐标、东西坐标,将数据以表格形式存储,其中在表格中的第一列为序号,第二列ID为该条数据在数据库的唯一标号数据存入后由数据库分配;
步骤三、对井眼轨迹设计数据进行校验,从而保证井眼轨迹设计数据在同一大地坐标系统下的一致性,通过轨迹测算,保证经验轨迹设计数据在数据库中的井眼轨迹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步骤四、确定三维网格界限,划分三维网格;通过对井口坐标及井眼轨迹设计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完成数据统计分析后,确定三维网格空间的界限,建立三维体并实现离散化得到三维网格模型;
步骤五、加载油田现有的井眼轨迹设计和实钻数据,实现现有井眼轨迹的可视化;
步骤六、根据井眼轨迹的可视化,利用空间网格数据体进行井口垂向扫描防碰,标识出轨迹在网格的穿越属性,在垂向扫描过程中,应用最近距离法进行碰撞检测,公式如下:
最近距离扫描法是以参考点M为球心,作同心球体,每个同心球体的半径都不同,且邻井与球体刚好与接触的那个点P,MP的长度是两口井的最近距离:



设YP=MP,则:



式中:MP,两测点在三维空间中的距离,单位米;Ep、Np、Hp分别为对比井上P点相对于井口的东、北、垂深坐标,单位米;EM、NM、HM分别为对比井上P点相对于井口的东、北、垂深坐标,单位米;
新的加密井轨迹设计时要在连续的未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坤曹杰何景彬白王畹力屈峰涛张超群李琪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