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384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网络数据,所述网络数据中包括多个移动设备的标识、每个移动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各时刻的位置;根据所述网络数据确定多个就业数据和多个居住数据,所述就业数据为指示就业行为的数据,所述居住数据为指示居住行为的数据;根据所述就业数据、所述居住数据和移动设备使用率,确定第一职住比,所述第一职住比用于指示就业岗位数与居住用户数的比值;根据第一区域中的用户数量、所述网络数据和所述第一职住比,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就业用户数量和/或非就业用户数量。提高了确定用户信息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很多应用场景(例如,城市规划、数据统计等)中,需要获取城市中的就业用户数量和非就业用户数量。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集与人口相关的数据对一个区域中的就业用户和非就业用户数量进行估算。例如,可以获取某区域中使用的手机号码的数量、注册企业提供的岗位数量等进行就业用户和非就业用户的估算。然而,在上述过程中,无法准确的确定得到就业用户和非就业用户的数量,导致无法准确的得到就业用户数量和非就业用户数量,数据的准确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提高了获取用户信息的准确性。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网络数据,所述网络数据中包括多个移动设备的标识、每个移动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各时刻的位置;根据所述网络数据确定多个就业数据和多个居住数据,所述就业数据为指示就业行为的数据,所述居住数据为指示居住行为的数据;根据所述就业数据、所述居住数据和移动设备使用率,确定第一职住比,所述第一职住比用于指示就业岗位数与居住用户数的比值;根据第一区域中的用户数量、所述网络数据和所述第一职住比,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就业用户数量和/或非就业用户数量。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就业数据、所述居住数据和移动设备使用率,确定第一职住比,包括:根据所述就业数据的第一数量、所述居住数据的第二数量,确定初始职住比,所述初始职住比为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的比值;根据所述初始职住比和所述移动设备使用率,确定所述第一职住比。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设备使用率包括居住用户的移动设备使用率和就业用户的移动设备使用率;根据所述就业数据、所述居住数据和所述移动设备使用率,确定所述第一职住比,包括:将所述居住用户的移动设备使用率与就业用户的移动设备使用率的比值确定为扩样系数;将所述初始职住比与所述扩样系数的乘积确定为所述第一职住比。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用户数量、所述网络数据和所述第一职住比,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就业用户数量和非就业用户数量,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用户数量和所述第一职住比,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就业岗位数量;根据所述网络数据,确定通勤用户数量;根据所述第一就业岗位数量和所述通勤用户数量,确定所述就业用户数量;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用户数量和所述就业用户数量,确定所述非就业用户数量。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就业岗位数量和所述通勤用户数量,确定所述就业用户数量,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就业岗位数量和所述通勤用户数量,确定变形系数;根据所述通勤用户数量和所述变形系数,确定所述就业用户数量。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网络数据确定多个就业数据,包括:根据就业行为条件,在所述网络数据中确定多个待选就业数据,所述待选就业数据满足所述就业行为条件;根据每个待选就业数据对应的移动设备标识和时长,在所述待选就业数据中确定所述多个就业数据;其中,一个移动设备标识在预设时长的时段中对应一个就业数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网络数据确定多个居住数据,包括:根据居住行为条件,在所述网络数据中确定多个待选居住数据,所述待选居住数据满足所述居住行为条件;根据每个待选居住数据对应的移动设备标识和时长,在所述待选居住数据中确定所述多个居住数据;其中,一个移动设备标识在预设时长的时段中对应一个居住数据。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二区域对应的网格分布图,所述第二区域中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网格分布图中包括多个网格;根据所述第二区域中每个第一区域对应的就业用户数量和非就业用户数量,确定每个网格对应的就业用户数量和非就业用户数量。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和第三确定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网络数据,所述网络数据中包括多个移动设备的标识、每个移动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各时刻的位置;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网络数据确定多个就业数据和多个居住数据,所述就业数据为指示就业行为的数据,所述居住数据为指示居住行为的数据;所述第二确定块用于,根据所述就业数据、所述居住数据和移动设备使用率,确定第一职住比,所述第一职住比用于指示就业岗位数与居住用户数的比值;所诉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区域中的用户数量、所述网络数据和所述第一职住比,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就业用户数量和/或非就业用户数量。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就业数据的第一数量、所述居住数据的第二数量,确定初始职住比,所述初始职住比为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的比值;根据所述初始职住比和所述移动设备使用率,确定所述第一职住比。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具体用于:将所述居住用户的移动设备使用率与就业用户的移动设备使用率的比值确定为扩样系数;将所述初始职住比与所述扩样系数的乘积确定为所述第一职住比。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用户数量和所述第一职住比,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就业岗位数量;根据所述网络数据,确定通勤用户数量;根据所述第一就业岗位数量和所述通勤用户数量,确定所述就业用户数量;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用户数量和所述就业用户数量,确定所述非就业用户数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就业岗位数量和所述通勤用户数量,确定变形系数;根据所述通勤用户数量和所述变形系数,确定所述就业用户数量。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就业行为条件,在所述网络数据中确定多个待选就业数据,所述待选就业数据满足所述就业行为条件;根据每个待选就业数据对应的移动设备标识和时长,在所述待选就业数据中确定所述多个就业数据;其中,一个移动设备标识在预设时长的时段中对应一个就业数据。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居住行为条件,在所述网络数据中确定多个待选居住数据,所述待选居住数据满足所述居住行为条件;根据每个待选居住数据对应的移动设备标识和时长,在所述待选居住数据中确定所述多个居住数据;其中,一个移动设备标识在预设时长的时段中对应一个居住数据。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其中,所述第四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获取第二区域对应的网格分布图,所述第二区域中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网格分布图中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网络数据,所述网络数据中包括多个移动设备的标识、每个移动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各时刻的位置;/n根据所述网络数据确定多个就业数据和多个居住数据,所述就业数据为指示就业行为的数据,所述居住数据为指示居住行为的数据;/n根据所述就业数据、所述居住数据和移动设备使用率,确定第一职住比,所述第一职住比用于指示就业岗位数与居住用户数的比值;/n根据第一区域中的用户数量、所述网络数据和所述第一职住比,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就业用户数量和/或非就业用户数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网络数据,所述网络数据中包括多个移动设备的标识、每个移动设备在预设时段内各时刻的位置;
根据所述网络数据确定多个就业数据和多个居住数据,所述就业数据为指示就业行为的数据,所述居住数据为指示居住行为的数据;
根据所述就业数据、所述居住数据和移动设备使用率,确定第一职住比,所述第一职住比用于指示就业岗位数与居住用户数的比值;
根据第一区域中的用户数量、所述网络数据和所述第一职住比,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用户信息,所述用户信息包括就业用户数量和/或非就业用户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就业数据、所述居住数据和移动设备使用率,确定第一职住比,包括:
根据所述就业数据的第一数量、所述居住数据的第二数量,确定初始职住比,所述初始职住比为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的比值;
根据所述初始职住比和所述移动设备使用率,确定所述第一职住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设备使用率包括居住用户的移动设备使用率和就业用户的移动设备使用率;根据所述就业数据、所述居住数据和所述移动设备使用率,确定所述第一职住比,包括:
将所述居住用户的移动设备使用率与就业用户的移动设备使用率的比值确定为扩样系数;
将所述初始职住比与所述扩样系数的乘积确定为所述第一职住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用户数量、所述网络数据和所述第一职住比,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就业用户数量和非就业用户数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用户数量和所述第一职住比,确定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就业岗位数量;
根据所述网络数据,确定通勤用户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就业岗位数量和所述通勤用户数量,确定所述就业用户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区域中的用户数量和所述就业用户数量,确定所述非就业用户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就业岗位数量和所述通勤用户数量,确定所述就业用户数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就业岗位数量和所述通勤用户数量,确定变形系数;
根据所述通勤用户数量和所述变形系数,确定所述就业用户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网络数据确定多个就业数据,包括:
根据就业行为条件,在所述网络数据中确定多个待选就业数据,所述待选就业数据满足所述就业行为条件;
根据每个待选就业数据对应的移动设备标识和时长,在所述待选就业数据中确定所述多个就业数据;其中,一个移动设备标识在预设时长的时段中对应一个就业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网络数据确定多个居住数据,包括:
根据居住行为条件,在所述网络数据中确定多个待选居住数据,所述待选居住数据满足所述居住行为条件;
根据每个待选居住数据对应的移动设备标识和时长,在所述待选居住数据中确定所述多个居住数据;其中,一个移动设备标识在预设时长的时段中对应一个居住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二区域对应的网格分布图,所述第二区域中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网格分布图中包括多个网格;
根据所述第二区域中每个第一区域对应的就业用户数量和非就业用户数量,确定每个网格对应的就业用户数量和非就业用户数量。


9.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第一确定模块、第二确定模块和第三确定模块,其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硕茅明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