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及连接其发光部的柔性基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365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38
照明装置及连接其发光部的柔性基板。一种能够防止在柔性基板中产生的微小裂纹发展或微小裂纹本身产生的照明装置以及柔性基板。电连接能够相对于照明装置的主体部移动的发光部的柔性基板具有:在一端处焊接到发光部的焊接部;在另一端处连接到发光控制部的连接部;连接焊接部和连接部的连通部;以及沿长度方向配置于连通部中的两条氙配线和两条触发器配线。在连通部中,四条配线中的两条氙配线配置于两条触发器配线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装置及连接其发光部的柔性基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装置及连接其发光部的柔性基板。
技术介绍
传统上已知一种照明装置,其被构造成使得闪光灯发光部相对于主体的相对位置能够改变。在这种照明装置中,为了在主体与闪光灯发光部之间进行必要的电连接,使用柔性基板来连接主体的电子部件与闪光灯发光部侧的电子部件。柔性基板根据闪光灯发光部的位置的变化而经受预定的变形,从而保持照明装置主体与闪光灯发光部之间的电连接。日本特开平8-18488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具有内置闪光灯的相机,该闪光灯作为经由柔性基板将闪光灯发光部与相机主体电连接的照明装置。相机的主体包括可转动的臂、由臂承载的闪光灯发光部、连接至闪光灯发光部的柔性基板、连接至主体控制回路的体内柔性基板以及与臂一体地形成的床板。此外,闪光灯发光部被构造成当臂转动时从收纳位置突出到发光位置。为了向闪光灯发光部的内部电子部件供电以及传输信号,与闪光灯发光部连接的柔性基板通过设置于床板的第一孔和设置于主体的外周部的第二孔连接到主体中的体内柔性基板。另外,在收纳位置中,柔性基板在主体内松弛地布置。然而,在日本特开平8-184883号公报中,没有考虑到通过由转动臂反复使柔性基板进行预定变形而在柔性基板的两端的布线图案中产生微小裂纹。应注意的是,仅这种微小裂纹的产生不会在照明装置主体与闪光灯发光部之间的必要的电连接中引起问题。然而,由于传统柔性基板的相对大的电流流过的两端处的布线图案中的温度升高,裂纹可能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会引起如下问题:柔性基板上的布线图案断开、照明装置主体与闪光灯发光部之间的必要的电连接失效并且闪光灯不再发光。即,根据日本特开平8-184883号公报中记载的技术,当闪光灯发光部朝向发光位置突出时,柔性基板中的松弛被吸收,从而防止柔性基板被过度张紧。但是,不能防止这种微小裂纹的发展和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以及柔性基板,该照明装置能够防止在柔性基板中产生的微小裂纹的发展或微小裂纹本身的发生。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主体部;发光部,其能够相对于主体部移动;发光控制部,其设置于主体部中;和柔性基板,其被构造成电连接发光部和发光控制部,其中,发光部具有氙管和发光控制线圈,柔性基板具有:焊接部,其在一端处焊接到发光部;连接部,其在另一端处连接到发光控制部;连通部,其连接焊接部和连接部;以及四条配线,其在连通部中沿长度方向配置,发光部包括:两个氙端子,其连接到氙管两端;以及两个发光控制端子,其连接到发光控制线圈,四条配线通过焊接到焊接部中的两个氙端子和两个发光控制端子中的不同端子而被电连接,并且在连通部中,在四条配线中的电连接到两个氙端子中的不同端子的两条第二配线配置于四条配线中的电连接到两个发光控制端子中的不同端子的两条第一配线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中,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主体部;发光部,其能够相对于主体部移动;发光控制部,其设置于主体部中;和柔性基板,其被构造成电连接发光部和发光控制部,其中,柔性基板具有:焊接部,其在一端处焊接到发光部;连接部,其在另一端处连接到发光控制部;以及连通部,其连接焊接部和连接部,并且连通部在短边方向上缠绕有绝缘带,并且绝缘带具有延伸部,延伸部在缠绕连通部时延伸到焊接部。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中,一种柔性基板,其包括:焊接部,其在一端处焊接到发光部;连接部,其在另一端处连接到发光控制部;连通部,其连接焊接部和连接部;以及四条配线,其在连通部中沿长度方向配置,其中,四条配线通过焊接到焊接部中的两个氙端子和两个发光控制端子中的不同端子而被电连接,并且在连通部中,在四条配线中的电连接到两个氙端子中的不同端子的两条第二配线配置于四条配线中的电连接到两个发光控制端子中的不同端子的两条第一配线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中,一种柔性基板,其包括:焊接部,其在一端处焊接到发光部;连接部,其在另一端处连接到发光控制部;以及连通部,其连接焊接部和连接部,并且连通部在短边方向上缠绕有绝缘带,其中,绝缘带具有延伸部,延伸部在缠绕连通部时延伸到焊接部。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防止在柔性基板中产生的微小裂纹的发展或微小裂纹本身的发生。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1A是闪光灯发光部处于收纳状态的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数字相机的背面立体图。图1B是闪光灯发光部处于突出状态的数字相机的背面立体图。图2A是图1所示的闪光灯发光部单元的截面图,其中闪光灯发光部处于收纳状态。图2B是闪光灯发光部单元的截面图,其中闪光灯发光部处于突出状态。图3A是焊接有图2B所示的柔性基板的闪光灯发光部单元的背面图。图3B是图3A的A-A截面的截面图。图4A是从背侧观察的闪光灯发光部和柔性基板的分解立体图。图4B是从前侧观察的闪光灯发光部和柔性基板的分解立体图。图4C是图4A所示的氙端子和触发器输入端子在焊接部处焊接到柔性基板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柔性基板的焊接部周围的布线图案的示意图。图6A是在绝缘带为不具有延伸部的传统构造的情况下,闪光灯发光部的菲涅耳盖、柔性基板和绝缘带的组装后的侧视图。图6B是在绝缘带具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延伸部的构造的情况下,闪光灯发光部的菲涅耳盖、柔性基板和绝缘带的组装后的侧视图。图7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绝缘带的正视图。图7B是在图7A所示的绝缘带贴装于柔性基板的状态下的正视图。图7C是在图7A所示的绝缘带贴装于柔性基板的状态下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在以下参照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A和图1B是作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数字相机1的背面立体图。具体地,图1A是闪光灯发光部6处于收纳状态的数字相机1的背面立体图,图1B是闪光灯发光部6处于突出状态的数字相机1的背面立体图。如图1A所示,数字相机1在主体部28的上表面具有作为用于使用者操作数字相机1的操作构件的电源开关2、模式拨盘3、曝光校正拨盘4和快门开关5。数字相机1还具有布置于主体部28的上表面的闪光灯发光部6。数字相机1具有配置于主体部28的背面的显示面板7和用于操作数字相机1的多个操作构件。数字相机1在主体部28的前侧包括拍摄镜头8。数字相机1在内部摄像器件(未示出)上形成已经通过拍摄镜头8的被摄体像,并将形成的像转换为电信号。然后,数字相机1在内部系统回路(未示出)中处理该电信号,以在显示面板7上显示被摄体图像。图1B是在闪光灯发光部6从主体部28突出到突出位置的状态下的背面立体图。设置于数字相机1中的闪光灯发光部6具有两个状态:如图1A所示的闪光灯发光部6收纳在主体部28中的收纳状态以及如图1B所示的闪光灯发光部6从主体部28突出的突出状态。当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n主体部;/n发光部,其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移动;/n发光控制部,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中;和/n柔性基板,其被构造成电连接所述发光部和所述发光控制部,/n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具有氙管和发光控制线圈,/n所述柔性基板具有:/n焊接部,其在一端处焊接到所述发光部;/n连接部,其在另一端处连接到所述发光控制部;/n连通部,其连接所述焊接部和所述连接部;以及/n四条配线,其在所述连通部中沿长度方向配置,/n所述发光部包括:/n两个氙端子,其连接到所述氙管两端;以及/n两个发光控制端子,其连接到所述发光控制线圈,/n所述四条配线通过焊接到所述焊接部中的所述两个氙端子和所述两个发光控制端子中的不同端子而被电连接,并且/n在所述连通部中,在所述四条配线中的电连接到所述两个氙端子中的不同端子的两条第二配线配置于所述四条配线中的电连接到所述两个发光控制端子中的不同端子的两条第一配线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10 JP 2019-0027041.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
主体部;
发光部,其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移动;
发光控制部,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中;和
柔性基板,其被构造成电连接所述发光部和所述发光控制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具有氙管和发光控制线圈,
所述柔性基板具有:
焊接部,其在一端处焊接到所述发光部;
连接部,其在另一端处连接到所述发光控制部;
连通部,其连接所述焊接部和所述连接部;以及
四条配线,其在所述连通部中沿长度方向配置,
所述发光部包括:
两个氙端子,其连接到所述氙管两端;以及
两个发光控制端子,其连接到所述发光控制线圈,
所述四条配线通过焊接到所述焊接部中的所述两个氙端子和所述两个发光控制端子中的不同端子而被电连接,并且
在所述连通部中,在所述四条配线中的电连接到所述两个氙端子中的不同端子的两条第二配线配置于所述四条配线中的电连接到所述两个发光控制端子中的不同端子的两条第一配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连通部是在所述发光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移动的过程中变形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
板状的加强构件被贴装到所述焊接部,并且
在所述加强构件的面向所述连通部的边界处,所述两条第二配线配置于所述两条第一配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流过所述两条第一配线的电流的大小小于流过所述两条第二配线的电流的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所述两条第一配线的宽度小于所述两条第二配线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当从所述连通部的短边方向观察时,所述两个发光控制端子配置于所述两个氙端子之间的区域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中,当从所述连通部的短边方向观察时,所述发光控制线圈配置于所述氙管的两端之间的区域中,并且所述两个氙端子配置于所述两个发光控制端子之间的区域中。


8.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
主体部;
发光部,其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移动;
发光控制部,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中;和
柔性基板,其被构造成电连接所述发光部和所述发光控制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基板具有:
焊接部,其在一端处焊接到所述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田垣光一山本次郎道心雄大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