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缝钢管生产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59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缝钢管生产用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支座,且支座设置有两个,所述支座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位于底座的顶端正中间位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卡齿,且卡齿位于底座上的两端位置,所述卡齿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安装有夹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底座上设置有防护板,通过防护板可对钢管的底端拥有较多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钢管在加工时拥有较好的稳定性能,钢管的外侧设置有夹板,且夹板设置有两个,夹板通过底端转轴与底座上的固定座转动连接,且可通过不同尺寸来调节固定座的位置,从而对钢管进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缝钢管生产用模具
本技术涉及无缝钢管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缝钢管生产用模具。
技术介绍
由整块金属制成的,表面上没有接缝的钢管,称为无缝钢管,根据生产方法,无缝管分热轧管、冷轧管、冷拔管、挤压管、顶管等,按照断面形状,无缝钢管分圆形和异形两种,异形管有方形、椭圆形、三角形、六角形、瓜子形、星形、带翅管多种复杂形状,最大直径达650mm,最小直径为0.3mm,根据用途不同,有厚壁管和薄壁管,无缝钢管主要用做石油地质钻探管、石油化工用的裂化管、锅炉管、轴承管以及汽车、拖拉机、航空用高精度结构钢管,无缝钢管用途很广泛,一般用途的无缝钢管由普通的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或合金结构钢轧制,产量最多,主要用作输送流体的管道或结构零件,根据用途不同分三类供应:a、按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供应;b、按机械性能供应;c、按水压试验供应。目前阶段的一种无缝钢管生产用模具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结构不稳定、防护较差、毛刺不易清理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缝钢管生产用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结构不稳定、防护较差、毛刺不易清理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缝钢管生产用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安装有支座,且支座设置有两个,所述支座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位于底座的顶端正中间位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卡齿,且卡齿位于底座上的两端位置,所述卡齿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安装有夹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安装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两端安装有第一支架,且第一支架设置有两个,所述防护板的顶端安装有钢管,所述钢管内设置有模具,所述模具上设置有钻头,且钻头设置有四个,所述钻头的内侧设置有钢钻,所述钻头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安装有转板,且转板位于钢钻的正底端位置,所述模具上设置有毛刺板,所述毛刺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架。优选的,所述钢钻与钻头设置为一体结构,且钢钻位于模具上的一端位置。优选的,所述转板与模具转动连接,且转板与模具位于钢管内。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且第二支架位于底座上的一侧位置。优选的,所述夹板通过转轴与固定座转动连接,且夹板位于钢管的外侧位置。优选的,所述卡齿与底座设置为一体结构,且卡齿与固定座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底座上设置有防护板,通过防护板可对钢管的底端拥有较多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钢管在加工时拥有较好的稳定性能,钢管的外侧设置有夹板,且夹板设置有两个,夹板通过底端转轴与底座上的固定座转动连接,且可通过不同尺寸来调节固定座的位置,从而对钢管进行稳定;2、本技术模具上的一端设置有毛刺板,通过毛刺板可对加工后的钢管进行内部毛刺的清理,进一步的提高了本技术的加工质量,避免了二次工序的加工,从而节省人力,模具上的钻头内侧设置有钢钻,加强了钢管的开拓效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钻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第一支架;2、模具;3、钻头;4、钢管;5、夹板;6、转轴;7、固定座;8、卡齿;9、支座;10、连接板;11、防护板;12、底座;13、钢钻;14、固定板;15、转板;16、毛刺板;17、第二支架;18、连接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无缝钢管生产用模具,包括底座12,底座12的顶端安装有支座9,支座9用来固定连接板10,且支座9设置有两个,支座9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用来连接防护板11,且连接板10位于底座12的顶端正中间位置,底座12上设置有卡齿8,卡齿8用来限位固定座7的位置,从而通过转轴6控制夹板5的张开角度,且卡齿8位于底座12上的两端位置,卡齿8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座7,固定座7用来连接转轴6,以此控制夹板5的张开角度,固定座7的顶端安装有转轴6,转轴6用来转动连接夹板5,转轴6的顶端安装有夹板5,夹板5用来固定钢管4,连接板10的顶端安装有防护板11,防护板11用来增加钢管4与底座12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稳定性能,防护板11的两端安装有第一支架1,第一支架1用来连接防护板11,且第一支架1设置有两个,防护板11的顶端安装有钢管4,钢管4用来加工,钢管4内设置有模具2,模具2用来钢管4的加工,模具2上设置有钻头3,钻头3用来钢管4的开孔,且钻头3设置有四个,钻头3的内侧设置有钢钻13,钢钻13用来钻头3的提前开孔,便于钻头3的加工开孔,钻头3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板14,固定板14用来连接钻头3,固定板14的底端安装有转板15,转板15用来钻头3的转动连接模具2,且转板15位于钢钻13的正底端位置,模具2上设置有毛刺板16,毛刺板16用来去除钢管4内侧的毛刺,毛刺板16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架17,第二支架17用来连接支撑毛刺板16,第二支架17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架18,连接架18用来连接第二支架17。进一步,钢钻13与钻头3设置为一体结构,且钢钻13位于模具2上的一端位置,钢钻13用来模具2上的开孔,以便于钻头3的后续开孔工作。进一步,转板15与模具2转动连接,且转板15与模具2位于钢管4内,转板15与模具2固定连接,从而通过转板15使钻头3与模具2固定连接。进一步,第二支架17与底座12固定连接,且第二支架17位于底座12上的一侧位置,第二支架17通过底座12进行模具2的固定。进一步,夹板5通过转轴6与固定座7转动连接,且夹板5位于钢管4的外侧位置,夹板5用来固定钢管4,从而通过固定座7进行稳定钢管4的位置。进一步,卡齿8与底座12设置为一体结构,且卡齿8与固定座7固定连接,卡齿8通过底座12的固定连接,以此限位固定座7的位置。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底座12进行本技术的固定,通过卡齿8进行固定固定座7的位置,通过固定座7进行连接转轴6,从而通过转轴6进行转动连接夹板5,以此通过夹板5进行固定钢管4,调节防护板11上的夹板5的角度大小,模具2通过支座9进行连接连接板10,进而通过连接板10进行连接防护板11,通过防护板11进行连接钢管4,通过模具2上的毛刺板16进行清理钢管4内部的毛刺,通过第二支架17进行连接模具2,通过连接架18进行连接第二支架17,从而进行稳定模具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缝钢管生产用模具,包括底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的顶端安装有支座(9),且支座(9)设置有两个,所述支座(9)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板(10),且连接板(10)位于底座(12)的顶端正中间位置,所述底座(12)上设置有卡齿(8),且卡齿(8)位于底座(12)上的两端位置,所述卡齿(8)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的顶端安装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顶端安装有夹板(5),所述连接板(10)的顶端安装有防护板(11),所述防护板(11)的两端安装有第一支架(1),且第一支架(1)设置有两个,所述防护板(11)的顶端安装有钢管(4),所述钢管(4)内设置有模具(2),所述模具(2)上设置有钻头(3),且钻头(3)设置有四个,所述钻头(3)的内侧设置有钢钻(13),所述钻头(3)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的底端安装有转板(15),且转板(15)位于钢钻(13)的正底端位置,所述模具(2)上设置有毛刺板(16),所述毛刺板(16)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架(17),所述第二支架(17)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架(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缝钢管生产用模具,包括底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的顶端安装有支座(9),且支座(9)设置有两个,所述支座(9)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板(10),且连接板(10)位于底座(12)的顶端正中间位置,所述底座(12)上设置有卡齿(8),且卡齿(8)位于底座(12)上的两端位置,所述卡齿(8)的顶端安装有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的顶端安装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顶端安装有夹板(5),所述连接板(10)的顶端安装有防护板(11),所述防护板(11)的两端安装有第一支架(1),且第一支架(1)设置有两个,所述防护板(11)的顶端安装有钢管(4),所述钢管(4)内设置有模具(2),所述模具(2)上设置有钻头(3),且钻头(3)设置有四个,所述钻头(3)的内侧设置有钢钻(13),所述钻头(3)的一端安装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的底端安装有转板(15),且转板(15)位于钢钻(13)的正底端位置,所述模具(2)上设置有毛刺板(16),所述毛刺板(16)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虎刘祥胜
申请(专利权)人:大冶市新冶特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