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开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556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开孔器,涉及开孔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具有切割头部的工作部承体、用于与驱动件连接的接杆卡持部以及与接杆卡持部同轴固定连接的钻头,在所述工作部承体上开设有内锥孔,在所述接杆卡持部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锥体部,所述锥体部过盈配合插接于内锥孔内,且在工作部承体与接杆卡持部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接杆卡持部处于工作部承体上周向转动的固定组件;具有便于快速装卡、拆卸更换,且具有良好的连接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开孔器
本技术涉及开孔器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金属开孔器。
技术介绍
开孔器也称为开孔锯或孔锯,指现代工业或工程中加工圆形孔的一种锯切类特殊圆锯,操作简单灵活、携带方便、安全,用途广泛;金属开孔器安装在普通电钻上,就能方便地在铜、铁、不锈钢、有机玻璃等各种板材的平面、球面等任意曲面上进行切割。由于技术的飞速发展,靠空气在市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开孔器都是用的高速钢制成,其工作部和接杆卡持部都是通过螺纹连接,而开孔器在工作时的旋转,使工作部和接杆卡持部过紧而使两者不容易反转分开;因此,其工作部磨损后,接杆卡持部都随之废弃,而工作部整体都是用高速钢制造而成,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开孔器,具有便于快速装卡、拆卸更换,且具有良好的连接稳定性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开孔器,包括具有切割头部的工作部承体、用于与驱动件连接的接杆卡持部以及与接杆卡持部同轴固定连接的钻头,在所述工作部承体上开设有内锥孔,在所述接杆卡持部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锥体部,所述锥体部过盈配合插接于内锥孔内,且在工作部承体与接杆卡持部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接杆卡持部处于工作部承体上周向转动的固定组件。如此设置,将锥体部过盈配合插接于内锥孔内,实现工作部承体与接杆卡持部之间固定连接的目的,同时,通过固定组件限制接杆卡持部处于工作部承体上周向转动的效果;通过连接于接杆卡持部上的驱动件驱动接杆卡持部旋转,实现钻头与工作部承体上的切割头部进行切割工序;通过用锥体部装配,由于工作时的作用力由小端面压向大端面,使其开孔切削工作时,工作部承体和接杆卡持部之间的配合越来越紧,提高两者工作时的结构稳定性,当需要对其进行拆卸时,敲打锥体部小端面,即可实现将接杆卡持部从工作部承体上拆卸下来的目的,具有便于快速装卡、拆卸更换,且具有良好的连接稳定性的效果。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定位插销,在所述锥体部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插销的一端过盈配合插接于定位孔内,在所述内锥孔的端口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插销的另一端过盈配合卡接于定位槽内。如此设置,通过将定位插销的一端过盈配合插接于定位孔内,再将定位插销的另一端过盈配合卡接于定位槽内、锥体部过盈配合插接于内锥孔内,实现工作部承体与接杆卡持部之间固定连接的目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孔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定位孔等距布置于所述锥体部的锥面上,在多个所述定位孔内均设置有所述定位插销,多个所述定位槽一一对应于所述定位插销开设于所述内锥孔的端口侧壁上。如此设置,通过多个定位插销分别与多个定位孔相互配合,提高工作部承体与接杆卡持部之间连接的受力均匀性,进而提高工作部承体与接杆卡持部之间固定连接的目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板以及固定设置于连接板上的固定杆,所述连接板与接杆卡持部螺纹连接,在所述工作部承体上开设有插孔,所述固定杆的自由端过盈配合插接于所述插孔内。如此设置,通过将固定杆的自由端通过过盈配合插接于插孔内,实现连接板与工作部承体之间的固定连接目的,同时限制工作部承体与接杆卡持部之间周向转动的效果。进一步设置:多个所述固定杆等距布置于所述连接板的端面上,多个所述插孔一一对应于所述固定杆开设于所述工作部承体上。如此设置,通过多个固定杆与多个插孔相互配合,提高连接板与工作部承体之间连接的受力均匀性,进而提高工作部承体与接杆卡持部之间固定连接的目的。进一步设置:在所述接杆卡持部上开设有螺纹孔,在所述螺纹孔内设置有用于将钻头固定于接杆卡持部上的螺栓。如此设置,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将将钻头固定于接杆卡持部上,提高钻头与接杆卡持部之间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设置:所述锥体部与接杆卡持部连接的端面面积大于另一端面的面积。如此设置,在开孔切削工作时,由于切割头部的作用,使其作用力由小端面压向大端面,使工作部承体和接杆卡持部之间的配合越来越紧,提高两者工作时的结构稳定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将锥体部过盈配合插接于内锥孔内,实现工作部承体与接杆卡持部之间固定连接的目的,开孔切削工作时,提高两者工作时的结构稳定性,通过敲打锥体部小端面,即可实现将接杆卡持部从工作部承体上拆卸下来的目的,具有便于快速装卡、拆卸更换,且具有良好的连接稳定性的效果;2、通过多个定位插销分别与多个定位孔相互配合,再将定位插销的另一端过盈配合卡接于定位槽内、锥体部过盈配合插接于内锥孔内,实现工作部承体与接杆卡持部之间固定连接的目的;3、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将将钻头固定于接杆卡持部上,提高钻头与接杆卡持部之间的安装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钻头轴线处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1的爆炸图;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钻头轴线处的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2的爆炸图。图中:1、工作部承体;11、内锥孔;12、定位槽;13、插孔;2、接杆卡持部;21、锥体部;22、定位孔;23、螺纹孔;24、螺栓;3、钻头;4、固定组件;41、定位插销;42、连接板;43、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一种金属开孔器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金属开孔器,如图1所示,包括具有切割头部的工作部承体1、用于与驱动件(如电钻、旋转电机)连接的接杆卡持部2以及与接杆卡持部2同轴固定连接的钻头3,且工作部承体1、接杆卡持部2以及钻头3同轴布置,切割头部为高速钢制成。如图2、图3所示,其中,在工作部承体1上开设有内锥孔11,在接杆卡持部2上同轴一体固定连接有锥体部21,且锥体部21与接杆卡持部2连接的端面面积大于另一端面的面积;锥体部21过盈配合插接于内锥孔11内,且在工作部承体1与接杆卡持部2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接杆卡持部2处于工作部承体1上周向转动的固定组件4。如图2、图3所示,在锥体部21上开设有定位孔22,定位孔2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定位孔22等距布置于所述锥体部21的锥面上;固定组件4包括多个一一对应于定位孔22设置,且一端过盈配合插接于定位孔22内的定位插销41,在内锥孔11的端口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12,多个定位槽12一一对应于定位插销41开设于内锥孔11的端口侧壁上,多个定位插销41的另一端分别过盈配合卡接于定位槽12内。如图2、图3所示,在接杆卡持部2上开设有螺纹孔23,在螺纹孔23内设置有用于将钻头3固定于接杆卡持部2上的螺栓24。工作原理:首先,将定位插销41的一端过盈配合插接于定位孔22内,再将定位插销41的另一端过盈配合卡接于定位槽12内、锥体部21过盈配合插接于内锥孔11内,实现工作部承体1与接杆卡持部2之间固定连接的目的;同时,通过固定组件4中的定位插销41与定位孔22相互配合,从而限制接杆卡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开孔器,包括具有切割头部的工作部承体(1)、用于与驱动件连接的接杆卡持部(2)以及与接杆卡持部(2)同轴固定连接的钻头(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部承体(1)上开设有内锥孔(11),在所述接杆卡持部(2)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锥体部(21),所述锥体部(21)过盈配合插接于内锥孔(11)内,且在工作部承体(1)与接杆卡持部(2)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接杆卡持部(2)处于工作部承体(1)上周向转动的固定组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开孔器,包括具有切割头部的工作部承体(1)、用于与驱动件连接的接杆卡持部(2)以及与接杆卡持部(2)同轴固定连接的钻头(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部承体(1)上开设有内锥孔(11),在所述接杆卡持部(2)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锥体部(21),所述锥体部(21)过盈配合插接于内锥孔(11)内,且在工作部承体(1)与接杆卡持部(2)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接杆卡持部(2)处于工作部承体(1)上周向转动的固定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定位插销(41),在所述锥体部(21)上开设有定位孔(22),所述定位插销(41)的一端过盈配合插接于定位孔(22)内,在所述内锥孔(11)的端口侧壁上开设有定位槽(12),所述定位插销(41)的另一端过盈配合卡接于定位槽(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开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22)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定位孔(22)等距布置于所述锥体部(21)的锥面上,在多个所述定位孔(22)内均设置有所述定位插销(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佳善林辉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瑞虎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