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翼式转向节的初锻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49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锻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翼式转向节的初锻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设置有形成转向节双叉的上模,所述上模向外凸出于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形成锥台,所述下模座设置有形成转向节轮轴的下模,所述下模向内凹于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形成锥台腔,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合模时在分型面处形成包围转向节翼板的翼板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合模时,锻件金属向上、向下、向侧向四周流动,使各向受力均匀,从而防止出现缺陷,并形成具有初步形状的转向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翼式转向节的初锻模具
本技术涉及锻压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翼式转向节的初锻模具。
技术介绍
如图1为一种翼式转向节,一般的压扁方式难以锻造出翼式结构,为此需要对传统的转向节锻造方式进行改进,即改变模具结构,从而改变锻件在锻压过程中的金属流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翼式转向节的初锻模具,其以转向节的翼板为分型面,轮轴和双叉分别上下模中成型。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翼式转向节的初锻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设置有形成转向节双叉的上模,所述上模向外凸出于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形成锥台,所述下模座设置有形成转向节轮轴的下模,所述下模向内凹于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形成锥台腔,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合模时在分型面处形成包围转向节翼板的翼板腔。进一步的,所述锥台腔的底部设置有向上的两个契块,所述锥台设置有与两个所述契块契合的契口,两个所述契块分别从所述翼板腔的两端侧向抵触转向节双叉。进一步的,所述锥台的顶部、所述契口的底部设置有凸梗,所述锥台腔的底部、所述契块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凸梗契合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下模座在包围转向节轮轴的型腔处沿转向节轮轴的轴向形成通孔。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所有转角处倒圆角。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拔模斜度为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用于翼式转向节的初锻模具,其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设置有形成转向节双叉的上模,所述上模向外凸出于所述上模座的下表面形成锥台,所述下模座设置有形成转向节轮轴的下模,所述下模向内凹于所述下模座的上表面形成锥台腔,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合模时在分型面处形成包围转向节翼板的翼板腔。本技术合模时,锻件金属向上、向下、向侧向四周流动,使各向受力均匀,从而防止出现缺陷,并形成具有初步形状的转向节。附图说明图1是翼式转向节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翼式转向节的初锻模具的上模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翼式转向节的初锻模具的下模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模座、11——上模、12——锥台、13——契口、14——凸梗、2——下模座、21——下模、22——锥台腔、23——契块、24——凹槽、3——翼板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技术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翼式转向节的初锻模具,其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设置有形成转向节双叉的上模11,所述上模11向外凸出于所述上模座1的下表面形成锥台12,所述下模座2设置有形成转向节轮轴的下模21,所述下模21向内凹于所述下模座2的上表面形成锥台腔22,所述上模11和所述下模21合模时在分型面处形成包围转向节翼板的翼板腔3。本技术通过上下模具合模在模腔内可以锻压出双叉在上、轮轴在下成竖向放置的转向节,锻压过程中,金属向上、向下、向四周流动,从而使金属在各向受力均衡,从而可以防止形成褶皱、缺肉等缺陷;工作时,先把部分墩粗的棒料放在所述下模21的底部轴孔,所述下模座2在包围转向节轮轴的型腔处沿转向节轮轴的轴向形成通孔,可以在锻压时向下排气。所述锥台腔22的底部设置有向上的两个契块23,所述锥台12设置有与两个所述契块23契合的契口13,两个所述契块23分别从所述翼板腔3的两端侧向抵触包围转向节双叉的型腔。所述锥台12的顶部、所述契口13的底部设置有凸梗14,所述锥台腔22的底部、所述契块23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凸梗14契合的凹槽24。所述上模11和所述下模21合模时,有三层导向和定位,即所述锥台12和所述锥台腔22契合、所述契块23和所述契口13契合、所述凸梗14和所述凹槽24契合,从而保证所述上模11和所述下模21能够实现精准合模。为了便于金属流动,所述上模11和所述下模21的所有转角处倒圆角;为了便于所述上模11和所述下模21合模与拔模,所述上模11和所述下模21的拔模斜度为3°-5°。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翼式转向节的初锻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设置有形成转向节双叉的上模(11),所述上模(11)向外凸出于所述上模座(1)的下表面形成锥台(12),所述下模座(2)设置有形成转向节轮轴的下模(21),所述下模(21)向内凹于所述下模座(2)的上表面形成锥台腔(22),所述上模(11)和所述下模(21)合模时在分型面处形成包围转向节翼板的翼板腔(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翼式转向节的初锻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设置有形成转向节双叉的上模(11),所述上模(11)向外凸出于所述上模座(1)的下表面形成锥台(12),所述下模座(2)设置有形成转向节轮轴的下模(21),所述下模(21)向内凹于所述下模座(2)的上表面形成锥台腔(22),所述上模(11)和所述下模(21)合模时在分型面处形成包围转向节翼板的翼板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翼式转向节的初锻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台腔(22)的底部设置有向上的两个契块(23),所述锥台(12)设置有与两个所述契块(23)契合的契口(13),两个所述契块(23)分别从所述翼板腔(3)的两端侧向抵触转向节双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洪伯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