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元件自动缩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3468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动元件自动缩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动元件自动缩口装置,包括缩口气缸、活塞杆、进气管、活塞缩口器、定型轴、容置腔和缩口部,活塞缩口器的侧面与容置腔的内壁之间弹性连接有弹性密封袋,弹性密封袋的下端位于活塞缩口器的外壁与容置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带,在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传统的橡胶垫圈更换成弹性密封袋以及加强带,从而有效对活塞缩口器与容置腔的内壁之间进行绝对密封,从而有效提高缩口气缸与相应缩口件的分离,同时在活塞缩口器与缩口气缸分离时,被压缩后的弹簧,产生弹性恢复力,有效为活塞缩口器的下降提供动力,解决传统的活塞缩口器与缩口气缸分离时,需要较大的气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元件自动缩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动元件自动缩口
,具体为一种气动元件自动缩口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元件的自动缩口装置,申请号为201710011592.0,其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的缩口装置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从而导致气动接头的缩口精度较低、合格率较低,且该缩口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低,大大影响气动接头的生产效率,其说明书公开了一下特征“气缸通过第一气管与控制阀相连接,所述的缩口气缸包括缸体、活塞缩口器、定型轴、固定压圈,所述的缸体包括缸筒、连接在气缸的活塞杆下端上的端盖,所述的缸筒与端盖密封连接,且缸筒与端盖之间构成有容置腔,所述的活塞缩口器、定型轴、固定压圈分别设置在容置腔内,所述的端盖上设置有一个进气孔,进气孔通过第二气管与控制阀相连接,所述的固定压圈上设置有连接在进气孔与容置腔之间的通气孔,所述的固定压圈固定在端盖的内壁上,所述的活塞缩口器与缸筒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活塞缩口器的下端设置有与缩口件的外壁相配合的缩口部,该缩口部穿过缸筒上的通孔且露在缸筒外,所述的定型轴的上端设置在端盖上的定位孔内,定型轴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元件自动缩口装置,包括缩口气缸(1)、活塞杆(2)、进气管(3)、活塞缩口器(4)、定型轴(5)、容置腔(6)和缩口部(13),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缩口器(4)的侧面与容置腔(6)的内壁之间弹性连接有弹性密封袋(11),所述弹性密封袋(11)的下端位于活塞缩口器(4)的外壁与容置腔(6)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带(12),所述加强带(12)的长度大于弹性密封袋(11)的长度,所述活塞缩口器(4)的上端位于容置腔(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的上端位于缩口气缸(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弹性槽(10),所述调节杆(7)的上端贯穿至弹性槽(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动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元件自动缩口装置,包括缩口气缸(1)、活塞杆(2)、进气管(3)、活塞缩口器(4)、定型轴(5)、容置腔(6)和缩口部(13),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缩口器(4)的侧面与容置腔(6)的内壁之间弹性连接有弹性密封袋(11),所述弹性密封袋(11)的下端位于活塞缩口器(4)的外壁与容置腔(6)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带(12),所述加强带(12)的长度大于弹性密封袋(11)的长度,所述活塞缩口器(4)的上端位于容置腔(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的上端位于缩口气缸(1)的内部开设有若干弹性槽(10),所述调节杆(7)的上端贯穿至弹性槽(10)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活动片(8),所述活动片(8)的上端通过弹簧(9)与弹性槽(10)的内部顶端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元件自动缩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袋(11)为弹性尼龙材质制成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奔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雷尔达气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