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薄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442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薄机,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设备成本高、能源消耗大和运行可靠低的问题,它包括机架、杯体夹持机构、进给机构,杯体夹持机构包括主轴,工件可套设在主轴上并与主轴一同转动,主轴上传动连接有主电机,进给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竖直滑动的第一滑台,第一滑台和机架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珠丝杠,第一滚珠丝杠上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滑台上设置有横向滑动的第三滑台,第三滑台上设置有旋压轮,第三滑台和第一滑台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丝杠,第二滚珠丝杠上传动连接有第二电机,机架上设置有连接在第一滑台上的对重机构,对重机构用于平衡第一滑台上的部分载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薄机
本技术属于不锈钢产品制造技术,特指一种旋薄机。
技术介绍
保温杯通常采用不锈钢制成,在制造保温杯的内胆时,通常采用不锈钢的圆管进行旋薄从而得到内胆,内胆越薄保温效果越好,主要有以下优点:1、整个杯子轻量化,内胆重量减轻,整个保温杯携带更加轻便;2、保温效果更好。如申请号“2018213661082”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薄机,包括底座、支架、固定转轴、固定座、旋缩总成和旋压杆,所述支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旋缩总成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并在支架上横向及纵向移动,所述固定转轴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旋压杆在所述支架上纵向移动,所述旋缩总成位于所述固定转轴的两侧,所述旋缩总成上设置有缩口滚轮和旋薄滚轮,所述缩口滚轮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旋薄滚轮的下端。然而现有技术不够完善,旋薄机的旋缩总成由于本身重量大,导致需要使用大功率的电机进行驱动和停留在一定高度上,因此存在设备成本高、能源消耗大和运行可靠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设备成本低、能源消耗小和运行可靠的旋薄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薄机,包括机架、杯体夹持机构、进给机构,杯体夹持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主轴,工件可套设在主轴上并与主轴一同转动,主轴上传动连接有主电机,进给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竖直滑动的第一滑台,第一滑台和机架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珠丝杠,第一滚珠丝杠上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滑台上设置有横向滑动的第三滑台,第三滑台上设置有旋压轮,第三滑台和第一滑台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丝杠,第二滚珠丝杠上传动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三滑台可带动旋压轮移动至工件的周向,第一滑台可带动旋压轮沿工件的轴向移动,机架上设置有连接在第一滑台上的对重机构,对重机构用于平衡第一滑台上的部分载重。作为优选,所述对重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链轮,链轮上啮合有链条,链条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滑台上,链条的另一端连接有对重架,对重架上设置有配重块。作为优选,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竖直的导杆,对重架上转动设置有滚轮,滚轮限定在导杆上竖直移动。作为优选,所述导杆和滚轮分别有四个,四个导杆分别设置在对重架的四端,导杆为圆杆,滚轮的周向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滚轮一一对应地限定在导杆上竖直移动,滚轮的环形凹槽适配在对应的导杆上。作为优选,所述杯体夹持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竖直滑动的第四滑台,第四滑台上转动上压料盘,主轴上固定设置有下压料盘,套设在主轴上的工件可轴向固定在上压料盘和下压料盘之间,机架上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在第四滑台上。作为优选,所述上压料盘通过滚动轴承转动设置在第四滑台上。作为优选,所述第四滑台上设置有感应环,机架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与感应环相互作用进而使得位置传感器传出第四滑台的位置信号。作为优选,所述位置传感器至少为两个,两个以上的位置传感器竖直排列在机架上。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滚珠丝杠和第二电机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机架上设置有连接在第一滑台上的对重机构,对重机构用于平衡第一滑台上的部分载重,第一电机可采用小功率的电机即可驱动第一滑台竖直滑动,从而降低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滑台所需的功率,节约了设备成本和能源,因此本旋薄机具有设备成本低、节约能源和运行可靠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技术的杯体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进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对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杯体夹持机构、3-进给机构、4-对重机构、5-旋压轮、6-夹板、7-感应环、8-位置传感器、9-导杆、21-主轴、22-主电机、23-第四滑台、24-下压料盘、25-上压料盘、26-滚动轴承、27-第二气缸、31-第一滑台、32-第二滑台、33-第三滑台、34-第一滚珠丝杠、35-第二滚珠丝杠、36-第一电机、37-第二电机、38-第一气缸、41-链轮、42-链条、43-对重架、44-配重块、45-滚轮、451-环形凹槽、61-弧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旋薄机,主要用于完成工件的旋薄工序(将圆筒状的工件旋薄成保温杯的内胆),它包括机架1、杯体夹持机构2、进给机构3和对重机构4,机架1采用若干钢板一体焊接而成。杯体夹持机构2用于夹持工件并带动工件旋转,杯体夹持机构2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主轴21,主轴21的竖直设置在机架1上,工件可套设在主轴21上并与主轴21一同转动,当工件同主轴21一同转动时,位于工件周向上的旋压轮5可对工件的侧壁进行旋薄,主轴21上传动连接有主电机22,主电机22可以为调速电机,主电机22可通过带传动连接在主轴21上。杯体夹持机构2还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竖直滑动的第四滑台23,第四滑台23上转动上压料盘25,主轴21上固定设置有下压料盘24,下压料盘24一体成形在主轴21上,上压料盘25的轴向、下压料盘24的轴向和主轴21的轴向在同一直线上,机架1上设置有第二气缸27,第二气缸27的输出端连接在第四滑台23,第二气缸27的输出端可通过杆端关节轴承连接在第四滑台23上,第二气缸27可带动下压料盘24压紧在套设在主轴21上的工件,从而套设在主轴21上的工件可轴向固定在上压料盘25和下压料盘24之间,当主电机22带动主轴21旋转时,上压料盘25、工件和主轴21可一同旋转。上压料盘25通过滚动轴承26转动设置在第四滑台23上,在上压料盘25旋转时,滚动轴承26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少了摩擦损失,提高了上压料盘25、工件和主轴21旋转的平顺性和传动效率。第四滑台23上设置有感应环7,机架1上设置有位置传感器8,位置传感器8为非接触式接近式传感器,位置传感器8与感应环7相互作用进而使得位置传感器8传出第四滑台23的位置信号,从而可实时检测上压料盘25的位置。由于加工不同长度的工件存在上压料盘25下压距离不同的问题,通过位置传感器8实时检测上压料盘25的位置,便于及时调节旋压轮5和夹板6在工件轴向上的移动。位置传感器8至少为两个,两个以上的位置传感器8竖直排列在机架1上,感应环7在多个位置传感器8之间来回移动,进一步提高了位置信号的准确性。进给机构3上设置有旋压轮5,进给机构3可带动旋压轮5移动至工件的周向上并沿工件的轴向移动,从而实现旋压轮5对杯体夹持机构2上的工件进行旋薄加工。进给机构3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竖直滑动的第一滑台31,第一滑台31可在机架1上竖直滑动,第一滑台31和机架1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珠丝杠34,第一滚珠丝杠34上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36。第一滑台31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杯体夹持机构(2)、进给机构(3),杯体夹持机构(2)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主轴(21),工件可套设在主轴(21)上并与主轴(21)一同转动,主轴(21)上传动连接有主电机(22),进给机构(3)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竖直滑动的第一滑台(31),第一滑台(31)和机架(1)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珠丝杠(34),第一滚珠丝杠(34)上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36),第一滑台(31)上设置有横向滑动的第三滑台(33),第三滑台(33)上设置有旋压轮(5),第三滑台(33)和第一滑台(31)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丝杠(35),第二滚珠丝杠(35)上传动连接有第二电机(37),第三滑台(33)可带动旋压轮(5)移动至工件的周向,第一滑台(31)可带动旋压轮(5)沿工件的轴向移动,机架(1)上设置有连接在第一滑台(31)上的对重机构(4),对重机构(4)用于平衡第一滑台(31)上的部分载重;/n所述对重机构(4)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链轮(41),链轮(41)上啮合有链条(42),链条(4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滑台(31)上,链条(42)的另一端连接有对重架(43),对重架(43)上设置有配重块(44);/n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竖直的导杆(9),对重架(43)上转动设置有滚轮(45),滚轮(45)限定在导杆(9)上竖直移动;/n所述导杆(9)和滚轮(45)分别有四个,四个导杆(9)分别设置在对重架(43)的四端,导杆(9)为圆杆,滚轮(45)的周向上开设有环形凹槽(451),滚轮(45)一一对应地限定在导杆(9)上竖直移动,滚轮(45)的环形凹槽(451)适配在对应的导杆(9)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薄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杯体夹持机构(2)、进给机构(3),杯体夹持机构(2)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主轴(21),工件可套设在主轴(21)上并与主轴(21)一同转动,主轴(21)上传动连接有主电机(22),进给机构(3)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竖直滑动的第一滑台(31),第一滑台(31)和机架(1)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珠丝杠(34),第一滚珠丝杠(34)上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36),第一滑台(31)上设置有横向滑动的第三滑台(33),第三滑台(33)上设置有旋压轮(5),第三滑台(33)和第一滑台(31)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丝杠(35),第二滚珠丝杠(35)上传动连接有第二电机(37),第三滑台(33)可带动旋压轮(5)移动至工件的周向,第一滑台(31)可带动旋压轮(5)沿工件的轴向移动,机架(1)上设置有连接在第一滑台(31)上的对重机构(4),对重机构(4)用于平衡第一滑台(31)上的部分载重;
所述对重机构(4)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链轮(41),链轮(41)上啮合有链条(42),链条(4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滑台(31)上,链条(42)的另一端连接有对重架(43),对重架(43)上设置有配重块(44);
所述机架(1)上固定设置有竖直的导杆(9),对重架(43)上转动设置有滚轮(45),滚轮(45)限定在导杆(9)上竖直移动;
所述导杆(9)和滚轮(45)分别有四个,四个导杆(9)分别设置在对重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柱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沪邦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