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装置、空调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343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装置、空调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空调热泵系统包括通过冷媒管路连接的至少一个室外换热器和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所述冷媒管路包括:主路,所述主路上设置第一电子膨胀阀,室内换热器配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以及旁通支路,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旁通支路,所述旁通支路的第一侧连接至所述主路,所述旁通支路的第二侧连接至室外换热器的集气管;其中,所述旁通支路在第二部分靠近所述第一侧的位置设置有阀,所述旁通支路在第二部分靠近所述第二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电子膨胀阀。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谋求改善空调热泵系统的除霜效果进而改善整机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装置、空调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控制装置、空调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空调热泵系统(如风冷式空调热泵系统)通常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通过冷媒在压缩机-室外换热器(通常称作冷凝器)-节流部件(如可以是电子膨胀阀或者毛细管等)-室内换热器(通常称作蒸发器)-压缩机形成的回路中的循环,可以向室内提供温度适合的空气。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的情形下,室外换热器可能出现结霜的情形。具体而言,当蒸发温度低于对应于室外环境温度的露点温度的时候,空调室外机的盘管便开始结霜,当空调室外机的盘管外壁的霜层结到一定的厚度后,空调器的制热能力会越来越低直至恶化。因此及时对空调室外机的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是必要的。如对于空调热泵系统中的商用多联机而言,由于室外换热器的面积大,尤其对于室外换热器的底部而言,有可能有冷凝水流下,或者融霜时融霜水不能及时排除,很可能会导致室外换热器的底部出现结冰的现象,若在这种情形下长时间运转,会影响整机的性能。因此,假如对整个室外换热器进行均一化的除霜机制,存在由于底部除霜不干净导致整机性能下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通常采用这样的处理方式:将室外换热器底部的部分盘管作为过冷器使用,从室内侧流回的中温冷媒首先流经底部的过冷器,然后再经过电子膨胀阀和分液器进入蒸发器内,从而避免了底部结霜的问题,即采用底部过冷的处理方式对底部结霜的问题进行抑制。不过,由于过冷管存在压力损失较大的缺陷,因此,底部过冷的处理方式在避免结霜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整机的性能产生影响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如何对空调热泵系统的室外换热器进行及时、有效的除霜的问题。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热泵系统,所述空调热泵系统包括通过冷媒管路连接的至少一个室外换热器和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所述冷媒管路包括:主路,所述室内换热器经所述主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所述主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室内换热器配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以及旁通支路,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旁通支路,所述旁通支路的第一侧连接至所述主路位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之间的位置,所述旁通支路的第二侧连接至室外换热器的集气管;其中,所述旁通支路在第二部分靠近所述第一侧的位置设置有阀,所述旁通支路在第二部分靠近所述第二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电子膨胀阀。通过增设旁通管路的方式,在对室外换热器进行除霜的过程中,可以重点针对底部的第二部分进行关于除霜的单独控制,从而能够谋求使底部具有更可靠的除霜效果,最终有效地实现了对室外换热器的除霜。并且,与底部过冷处理的方式相比,可以避免由于过冷器的设置导致的压力损失,从而提高了空调热泵系统的整机性能。对于上述空调热泵系统,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的散热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换热面积。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谋求在有针对性的除霜的前提下,尽可能少地影响室外换热器的总换热面积,从而在保证除霜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强化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如为了保证室外换热器的有效换热面积,通常第一部分的换热面积应当明显大于第二部分的换热面积。如示例性地,底部的第二部分包括2-3排盘管。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空调热泵系统的运行模式;根据所述运行模式,选择性地开启所述阀以及调节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其中,所述空调热泵系统为前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热泵系统。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谋求通过对底部的第二部分中的冷媒进行调节的方式对室外换热器中的第二部分的功能进行调整和切换,从而谋求更优的室外换热器的性能。对于上述空调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根据所述运行模式,选择性地开启所述阀以及调节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具体包括: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关闭所述阀和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通过阻断冷量的方式抑制结霜现象的发生。对于上述空调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关闭所述阀和所述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第二部分的温度;在所述第二部分的温度小于第一设定值的情形下,开启所述阀并调节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便使来自所述主路的中温冷媒流入所述第二部分。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更好地抑制结霜现象的发生。对于上述空调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开启所述阀并调节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便使来自所述主路的中温冷媒流入所述第二部分”具体包括:使来自所述主路的中温冷媒流入所述第二部分,直至所述第二部分的温度上升到第二设定值后关闭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以及所述阀。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设定值应当大于第一设定值,通过这样的设置,使中温冷媒在旁通支路中短暂喷射的喷射控制,如喷射时间以及喷射期间第三膨胀阀的开度等可以根据检测的第二部分的温度进行确定。此外,第二设定值可以是固定的值,也可以根据外界环境温度进行修正对于上述空调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开启所述阀并调节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便使来自所述主路的中温冷媒流入所述第二部分”具体包括:使来自所述主路的中温冷媒流入所述第二部分;判断“使来自所述主路的中温冷媒流入所述第二部分”的状态是否满足截止条件;若满足,则无论所述第二部分的温度是否上升到第二设定值,关闭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以及所述阀。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使中温冷媒在旁通支路中短暂喷射属于一种应急手段,喷射时间过长会对整个空调热泵系统的性能产生影响,具体而言,喷射过程本身是一个卸载过程,有可能造成吸气带液的问题,加上冷媒不流通本身就可以有一定的抑制结霜的作用,因此,可以设定一个能够强制停止该短暂喷射的截止条件,如设定一个时间上限或者根据吸气过热度等对短暂喷射的持续性作出限制。以设定一个时间上限为例,针对具体的产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产品的目标使用环境、通过实验、分析等方式进行确定。在基于对短暂喷射的持续性作出限制而强制使喷射截止时,若由于温度仍未达到第二设定值而仍存在结霜的可能,针对此问题,将在除霜模式中进行解决,也就是说,即便有除霜模式,本专利技术的热泵系统也可以在制热模式中最大程度地抑制底部的第二部分出现结霜的现象。通过这样的设置,在更好地抑制结霜现象的发生的基础上,尽量少地减少对空调热泵系统的性能的影响。对于上述空调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运行模式,选择性地开启所述阀以及调节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具体包括:在所述运行模式为除霜模式时,开启所述阀并按照如下方式调节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检测第二部分的温度;根据所述第二部分的温度调节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保证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部分达到设定的除霜目标。通过这样的设置,在保证通过顶部的第一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热泵系统包括通过冷媒管路连接的至少一个室外换热器和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所述冷媒管路包括:/n主路,所述室内换热器经所述主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所述主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室内换热器配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以及/n旁通支路,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旁通支路,所述旁通支路的第一侧连接至所述主路位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之间的位置,所述旁通支路的第二侧连接至室外换热器的集气管;/n其中,所述旁通支路在第二部分靠近所述第一侧的位置设置有阀,所述旁通支路在第二部分靠近所述第二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电子膨胀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热泵系统包括通过冷媒管路连接的至少一个室外换热器和至少一个室内换热器,所述冷媒管路包括:
主路,所述室内换热器经所述主路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所述主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室内换热器配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以及
旁通支路,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旁通支路,所述旁通支路的第一侧连接至所述主路位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之间的位置,所述旁通支路的第二侧连接至室外换热器的集气管;
其中,所述旁通支路在第二部分靠近所述第一侧的位置设置有阀,所述旁通支路在第二部分靠近所述第二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三电子膨胀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散热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散热面积。


3.一种空调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热泵系统的运行模式;
根据所述运行模式,选择性地开启所述阀以及调节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
其中,所述空调热泵系统为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热泵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所述运行模式,选择性地开启所述阀以及调节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具体包括:
在所述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时,关闭所述阀和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关闭所述阀和所述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第二部分的温度;
在所述第二部分的温度小于第一设定值的情形下,开启所述阀并调节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便使来自所述主路的中温冷媒流入所述第二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热泵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开启所述阀并调节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伯庆毛守博徐艳荣远义忠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