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慧路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37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慧路灯,其具有环境监测功能,具有LED灯支架及氛围灯。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将布线隐藏在内部,通过在金属件的表面开口然后安装灯罩,在内部进行光线照射,使得实现城市亮化的效果。其包括有第一灯杆、第一灯罩、第二灯杆、第二灯罩、第三灯杆、第三灯罩、第一氛围灯、第一组件、第二组件、面板、一键呼叫视频通话终端、散热风扇、第一喇叭、第二喇叭、连接管、支架组件及氛围灯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模块化设计,容易生产,容易拆装,方便维修,使用寿命长,具有照明和城市亮化功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慧路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智慧路灯

技术介绍
传统的智慧路灯的支架一般都是与灯杆直接焊接,不容易拆解,不容易更换维修,需要的生产场地的要求也是比较大的。同时一般支架上只是安装一个LED发光模组,不能够很好的做好城市亮化功能,城市亮化功能需要额外设计一个灯笼,而且不是每一个国家都采用灯笼文化,因此在产品的多样化设计方面也是有可以继续发展的。同时又必须少开模具,以适用于多个款式的智慧路灯,结构需要简单,成本需要低,使用寿命需要长的特点。传统的智慧路灯一般是不具备环境监测功能的,而个别具备环境监测功能的智慧路灯存在以下问题:每一款产品都需要定制一个结构来适应,那么开发的款式越多就需要越多的结构,没有做模块化设计来节约开发成本,结构也比较复杂,不容易生产,不容易拆装,特别是使用过程的维修是比较方便的,而且布线也是外露型的布线方式,对城市美观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其。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智慧路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灯杆,其内部设有第一内部空间,其侧壁设于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一内部空间相连通,第一开口自上端往下端延伸;第一灯罩,其安装在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一灯罩为透光的第一灯罩;第一灯罩与第一灯杆配合形成第一立柱,第一立柱的上端设有第一入光口;第二灯杆,其内部设有第二内部空间,其侧壁设于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二内部空间相连通,第二开口自上端往下端延伸;第二灯罩,其安装在第二开口处,所述第二灯罩为透光的第二灯罩;第二灯罩与第二灯杆配合形成第二立柱,第二立柱的上端设有第二入光口;第三灯杆,其内部设有第三内部空间,其侧壁设于第三开口,第三开口与第三内部空间相连通,第三开口自上端往下端延伸;第三灯罩,其安装在第三开口处,所述第三灯罩为透光的第三灯罩;第三灯罩与第三灯杆配合形成第三立柱,第三立柱的上端设有第三入光口;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及第三立柱相互紧挨形成整体灯柱;第一氛围灯,其固定安装在第一空间内部;第一组件,其固定安装在第二入光口处;第二组件,其固定安装在第三入光口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均包括垫块、设于垫块上方的灯套、设于灯套内部的氛围灯、设于灯套上端的盖板、设于盖板与灯套之间的第一密封圈及设于灯套与垫块之间的密封圈;垫块中央位置设有第一穿孔,灯套内部设有第二穿孔;第一立柱上端、第二立柱上端及第三立柱上端均安装有支架,支架内部空心且与对应的立柱内部相连通,每一个支架均包括架体和安装在架体上的灯盖,架体上设有第四开口,灯盖安装在第四开口处,每一个支架内部均设有第五氛围灯;每一个灯套内部均安装有一个第二氛围灯;面板,其设于第五开口处,其一侧壁与灯杆的第五开口处通过铰链连接;其上端设有第一穿孔;其上端且设于第一穿孔下方设有第一栅格;其中间位置设有第二穿孔,其下端设有第二栅格;一键呼叫视频通话终端,其安装在第一穿孔位置;散热风扇,其设于内部空间,且其设于第一栅格旁,其与面板固定连接;第一喇叭,其设于内部空间,且其设于第一栅格旁,其与面板固定连接;电子锁,其安装在第六开口处;第二喇叭,其设于内部空间,且其设于第二栅格旁,其与面板固定连接;灯杆侧壁设有开口一;开口一与第一内部空间相互连通;连接管,其一端焊接在开口一处,其内部设有内部空间二;支架组件,其包括支架、灯罩、固定盖及LED发光模组;支架设有内部空间三,支架上端设有开口三;开口与内部空间三相互连通;灯罩固定安装在开口三处,灯罩与支架配合形成支架主体,支架主体的一端套设在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盖安装在支架主体的另一端;支架的另一端的下端面设有开口四;LED发光模组安装在开口四处;空间三、空间二及空间一配合形成布线通道一;氛围灯一,其固定安装在空间三内部。在第一组件位置,第二穿孔、第一穿孔及第二入光口相连通;在第二组件位置,第二穿孔、第一穿孔及第三入光口相连通。固定盖与支架主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固定盖与支架主体之间通过第一螺丝固定连接;灯罩与支架之间通过第二螺丝固定连接,灯罩与支架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支架与连接管之间通过第三螺丝固定连接。支架主体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固定盖呈三角形;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呈三角形。将支架组件设计呈三角形,第一是为了美观,第二是为了防水,同时设计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具有密封作用,在灯杆与支架主体之间设计连接管,起到合理布线的同时具有防水的作用,同时方便将LED发光膜组的热量往灯杆内部进行驱散,避免太阳直晒不能够及时散热的问题。LED发光模组的下端面安装有透光罩。进一步,连接管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智慧路灯的LED灯顶支架组件,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容易生产,模块化设计,容易拆解维修,布线合理,更加美观,具有照明功能的同时可以实现城市亮化功能的优点。检测头内部就是传统的环境监测的传感器,电缆从套管中引入至连接管内部,最后接入杆体的内部空间。通过防水罩来做进一步的防水功能,避免雨水从套管中进入,当然本来的检测头已经阻挡了雨水。防水罩呈管状,也能够防止动物进入,例如老鼠和小鸟。将螺母在外螺牙上拧紧,使得环形箍越来越抱紧套管,反向旋转就可以起到松开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方案,使得可以适用于更多款式的产品中,采用隐藏的布线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耐用,容易拆装,方便维修及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氛围灯的设计相当于是在立柱内部设计呈空心,然后再侧壁上设计透光的灯罩,在支架上设计成空心,同时在之间上端设计灯盖,灯盖也是用于透光,在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上安装氛围灯组件,主要是通过第二氛围灯将灯光照射到整个对应的立柱内部,通过灯罩将光传递出来,每一个立柱上的氛围灯的颜色可以不一样,使得更加有灯光氛围。任意一个支架上均可以安装LED发光模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也容易安装和拆解,方便维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助于城市亮化工程,提高城市的灯光氛围,结构整洁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容易生产,容易拆装,方便维修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模块化设计,容易生产,容易拆装,方便维修,使用寿命长,具有照明和城市亮化功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LED灯顶支架组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LED灯顶支架组件的结构原理示意图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LED灯顶支架组件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三;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LED灯顶支架组件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四;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LED灯顶支架组件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五;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LED灯顶支架组件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六;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LED灯顶支架组件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七;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LED灯顶支架组件的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八;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LED灯顶支架组件的的结构原理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智慧路灯,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灯杆,其内部设有第一内部空间,其侧壁设于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一内部空间相连通,第一开口自上端往下端延伸;/n第一灯罩,其安装在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一灯罩为透光的第一灯罩;第一灯罩与第一灯杆配合形成第一立柱,第一立柱的上端设有第一入光口;/n第二灯杆,其内部设有第二内部空间,其侧壁设于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二内部空间相连通,第二开口自上端往下端延伸;/n第二灯罩,其安装在第二开口处,所述第二灯罩为透光的第二灯罩;第二灯罩与第二灯杆配合形成第二立柱,第二立柱的上端设有第二入光口;/n第三灯杆,其内部设有第三内部空间,其侧壁设于第三开口,第三开口与第三内部空间相连通,第三开口自上端往下端延伸;/n第三灯罩,其安装在第三开口处,所述第三灯罩为透光的第三灯罩;第三灯罩与第三灯杆配合形成第三立柱,第三立柱的上端设有第三入光口;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及第三立柱相互紧挨形成整体灯柱;/n第一氛围灯,其固定安装在第一空间内部;/n第一组件,其固定安装在第二入光口处;/n第二组件,其固定安装在第三入光口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均包括垫块、设于垫块上方的灯套、设于灯套内部的氛围灯、设于灯套上端的盖板、设于盖板与灯套之间的第一密封圈及设于灯套与垫块之间的密封圈;垫块中央位置设有第一穿孔,灯套内部设有第二穿孔;第一立柱上端、第二立柱上端及第三立柱上端均安装有支架,支架内部空心且与对应的立柱内部相连通,每一个支架均包括架体和安装在架体上的灯盖,架体上设有第四开口,灯盖安装在第四开口处,每一个支架内部均设有第五氛围灯;每一个灯套内部均安装有一个第二氛围灯;/n面板,其设于第五开口处,其一侧壁与灯杆的第五开口处通过铰链连接;其上端设有第一穿孔;其上端且设于第一穿孔下方设有第一栅格;其中间位置设有第二穿孔,其下端设有第二栅格;/n一键呼叫视频通话终端,其安装在第一穿孔位置;/n散热风扇,其设于内部空间,且其设于第一栅格旁,其与面板固定连接;/n第一喇叭,其设于内部空间,且其设于第一栅格旁,其与面板固定连接;/n电子锁,其安装在第六开口处;/n第二喇叭,其设于内部空间,且其设于第二栅格旁,其与面板固定连接;灯杆侧壁设有开口一;开口一与第一内部空间相互连通;/n连接管,其一端焊接在开口一处,其内部设有内部空间二;/n支架组件,其包括支架、灯罩、固定盖及LED发光模组;支架设有内部空间三,支架上端设有开口三;开口与内部空间三相互连通;灯罩固定安装在开口三处,灯罩与支架配合形成支架主体,支架主体的一端套设在连接管的另一端;固定盖安装在支架主体的另一端;支架的另一端的下端面设有开口四;LED发光模组安装在开口四处;空间三、空间二及空间一配合形成布线通道一;/n氛围灯一,其固定安装在空间三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慧路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灯杆,其内部设有第一内部空间,其侧壁设于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一内部空间相连通,第一开口自上端往下端延伸;
第一灯罩,其安装在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一灯罩为透光的第一灯罩;第一灯罩与第一灯杆配合形成第一立柱,第一立柱的上端设有第一入光口;
第二灯杆,其内部设有第二内部空间,其侧壁设于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二内部空间相连通,第二开口自上端往下端延伸;
第二灯罩,其安装在第二开口处,所述第二灯罩为透光的第二灯罩;第二灯罩与第二灯杆配合形成第二立柱,第二立柱的上端设有第二入光口;
第三灯杆,其内部设有第三内部空间,其侧壁设于第三开口,第三开口与第三内部空间相连通,第三开口自上端往下端延伸;
第三灯罩,其安装在第三开口处,所述第三灯罩为透光的第三灯罩;第三灯罩与第三灯杆配合形成第三立柱,第三立柱的上端设有第三入光口;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及第三立柱相互紧挨形成整体灯柱;
第一氛围灯,其固定安装在第一空间内部;
第一组件,其固定安装在第二入光口处;
第二组件,其固定安装在第三入光口处;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均包括垫块、设于垫块上方的灯套、设于灯套内部的氛围灯、设于灯套上端的盖板、设于盖板与灯套之间的第一密封圈及设于灯套与垫块之间的密封圈;垫块中央位置设有第一穿孔,灯套内部设有第二穿孔;第一立柱上端、第二立柱上端及第三立柱上端均安装有支架,支架内部空心且与对应的立柱内部相连通,每一个支架均包括架体和安装在架体上的灯盖,架体上设有第四开口,灯盖安装在第四开口处,每一个支架内部均设有第五氛围灯;每一个灯套内部均安装有一个第二氛围灯;
面板,其设于第五开口处,其一侧壁与灯杆的第五开口处通过铰链连接;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薛继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联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