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明槽式雨水发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具体是一种明槽式雨水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在我国,雨水利用还主要停留在山区水库这个层面,大量的城市降水被浪费掉,即便实施了部分城市雨水利用的措施,但始终未能做到雨污排水系统分离,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仍然经历先污染再净化的过程,这样不仅造成雨水利用成本偏高,而且不能有效发挥雨水作为清洁能源的优势。总而言之,目前国内外对雨水资源的利用大部分只是停留在水资源的天然职能上,与水力发电结合起来的综合利用需要引起更多关注。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381240U)公布了一种明槽式雨水发电系统,引水明渠与蜗壳具有投资低廉和施工便利等优点,产生的蜗壳效应提高了水流流速,进而提升了发电。但是其存在一定的缺陷,单一的在底部设置发电轮进行发电处理,不能有效的利用势能,以至于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明槽式雨水发电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明槽式雨水发电系统,包括接雨顶架(11)和蓄水槽(2),所述接雨顶架(11)的底部设置导水斗(12),所述导水斗(12)的底部设置有引流管道(13),所述引流管道(13)的管道底部设置出水槽(14),所述蓄水槽(2)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23),所述进水口(23)的槽口处安装有导流斜槽(2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斜槽(21)与出水槽(14)相对接,所述进水口(23)的斜下方设置有水力轮(24),所述水力轮(24)的主体为转盘(31),所述转盘(31)侧边盘沿处等弧度设置有若干道侧沿固定座(32),所述侧沿固定座(32)上均安装有侧支杆(33),所述侧支杆(33)的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明槽式雨水发电系统,包括接雨顶架(11)和蓄水槽(2),所述接雨顶架(11)的底部设置导水斗(12),所述导水斗(12)的底部设置有引流管道(13),所述引流管道(13)的管道底部设置出水槽(14),所述蓄水槽(2)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23),所述进水口(23)的槽口处安装有导流斜槽(2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斜槽(21)与出水槽(14)相对接,所述进水口(23)的斜下方设置有水力轮(24),所述水力轮(24)的主体为转盘(31),所述转盘(31)侧边盘沿处等弧度设置有若干道侧沿固定座(32),所述侧沿固定座(32)上均安装有侧支杆(33),所述侧支杆(33)的外杆端均安装有外置阻水板(34),所述转盘(31)的盘面上设置有转动座(35),所述转动座(35)上安装有传动轴(36),所述蓄水槽(2)的外区域设置有发电机(4),所述发电机(4)的外圈区域设置有电磁外区域(41),所述电磁外区域(41)上设置有外置磁场机体(42),所述发电机(4)内腔设置有转子机架(44),所述转子机架(44)外置安装有动力输入轴(43),所述动力输入轴(43)与传动轴(36)之间通过联轴器(37)相连接,所述转子机架(44)的切线机板上设置有电连接点(45),所述发电机(4)的外圈设置有整流调节器(46),所述整流调节器(46)电能输送端设置有输电管道(47),所述输电管道(47)外接蓄电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槽式雨水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阻水板(34)呈铲状结构并且沿着外框线开设有浅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槽式雨水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斜槽(21)内置安装有导流板(22),所述导流板(22)的末端位于进水口(23)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槽式雨水发电...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