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桩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坑基支护工程施工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钢板桩支护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钢板桩支护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钢板桩支护结构具有承载力强、水密性好、施工简便、作业高效、材料可回收利用等优点,满足结构安全和节能环保等要求,在建设工程各领域的支护结构中得到广泛使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钢板桩支护,主要适用于淤泥质土、粉土、粉质黏土等软弱地层中,若遇砾石层等坚硬地层,将影响钢板桩打入。而支护工程完工后,钢板桩拔除时,亦会对周围土体造成扰动。因此,现有技术无法有效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克服砾石层等坚硬地层钢板桩难以打入问题,减少钢板桩拔除对周围土体造成的扰动,提高钢板桩作业效率的钢板桩支护结构。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钢板桩支护结构,包括钢板桩,钢板桩上设置能够穿透钢板桩的腹腔,钻杆活动安装在腹腔内,钻杆上端与电机连接,钻杆下端安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板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桩(1),钢板桩(1)上设置能够穿透钢板桩(1)的腹腔(2),钻杆(3)活动安装在腹腔(2)内,钻杆(3)上端与电机连接,钻杆(3)下端安装钻头(4),钻头(4)为倒锥形体结构,钻杆(3)内部设置中空结构的输送管道(5),钻头(4)内部设置喷头(6),喷头(6)与输送通道(5)连通,钻头(5)上还设置多个连通喷头(6)和钻头(4)外部的喷孔(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桩(1),钢板桩(1)上设置能够穿透钢板桩(1)的腹腔(2),钻杆(3)活动安装在腹腔(2)内,钻杆(3)上端与电机连接,钻杆(3)下端安装钻头(4),钻头(4)为倒锥形体结构,钻杆(3)内部设置中空结构的输送管道(5),钻头(4)内部设置喷头(6),喷头(6)与输送通道(5)连通,钻头(5)上还设置多个连通喷头(6)和钻头(4)外部的喷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板桩(1)包括腹腔(2)和腹板(8),腹板(8)位于钢板桩(1)上端,腹板(8)一侧设置插头(9),腹板(8)另一侧设置承槽(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板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钻杆(3)上靠近上端位置设置丝套(11),腹腔(2)靠近上端位置设置丝孔(12),钻杆(3)通过丝套(11)拧装穿过丝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板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9)设置为凸出的结构,承槽(10)设置为凹进的结构,插头(9)设置为呈T字形结构,承槽(10)设置为呈T字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板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腹腔(2)为圆筒状结构,腹腔(2)和腹板(8)为弧线过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小明,孔繁锋,吕正东,汪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