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升式平台及潮间带风机安装平台吸力式桩靴、其试验装置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自升式平台、潮间带风机安装平台基础
,尤其涉及一种自升式平台及潮间带风机安装平台吸力式桩靴与安装过程及其试验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海洋自升式平台是海上石油资源开发过程中常用的生产设备,具有安装工期短、投产快、可自行起升降落的优点,使其成为海上石油生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升式平台通过桩腿插入海床获取其工作需要的承载力。为减小对海底土层的压强,一般在桩腿底部安装一个相对面积较大的碟式桩靴;桩靴是保证自升式平台稳定的重要结构,其承载力主要依赖于桩靴底部的垂向正压力。海上的风、浪、流常使自升式平台承受较大的横向荷载,而普通的桩靴横向承载力较弱;尤其当桩靴入泥深度较浅时,容易在风、浪、流作用下发生滑桩。同时,桩靴底部的土体长时间固结后,在拔桩时会产生较大的吸力,使桩靴难以从泥沙中拔出。此外,复杂荷载作用下桩靴-海床土体相互作用机理尚不明确。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可同时承受较大横向和竖向荷载的桩靴且插桩、拔桩便利的新型桩靴,以及研究桩靴-海洋土相互作用机理的试验装置与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普通桩靴横向承载能力较弱,容易发生滑桩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升式平台及潮间带风机安装平台新型吸力式桩靴,通过碟式圆盘上安装的可竖向自由活动的筒壁与碟式圆盘共同形成吸力式桩靴,综合吸力式筒形基础和传统桩靴的优点,有效增大了自升式平台及潮间带风机安装平台基础的横向和竖向承载能力,抑制滑桩现象的发生。可自由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升式平台及潮间带风机安装平台吸力式桩靴,其特征在于,该自升式平台及潮间带风机安装平台吸力式桩靴包括桩腿(1)、碟式圆盘上部盖板(2)、碟式圆盘下部盖板(3)、贯入锥头(4)、密封装置(5)、万向转环(6)、喷头(7)、吸力筒壁(8)和动力装置(9);碟式圆盘上部盖板(2)、碟式圆盘下部盖板(3)和贯入锥头(4)共同组成碟式圆盘;吸力筒壁(8)设置在碟式圆盘和桩腿(1)外部,可在动力装置作用下竖向自由活动,在打桩和拔桩时位于碟式圆盘的上部,承担荷载时位于碟式圆盘的下部;/n所述的桩腿(1),固定连接在碟式圆盘上部盖板(2)上;/n所述的贯入锥头(4),固定连接在蝶园圆盘下部盖板3上;/n所述的密封装置(5),设置在碟式圆盘上部盖板(2)和碟式圆盘下部盖板(3)的连接处,与吸力筒壁(8)和碟式圆盘密切联系起到密封作用;/n所述的万向转环(6),设置在碟式圆盘下部盖板(3)上;/n所述的喷头(7),设置在万向转环(6)上,可随万向转环(6)自由转动;喷头(7)在打桩时喷出高压水流,冲开碟式圆盘底部的泥土利于桩靴的贯入,在拔桩时喷水减小桩靴底部的吸力利于拔桩;/n所述的吸力筒壁(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升式平台及潮间带风机安装平台吸力式桩靴,其特征在于,该自升式平台及潮间带风机安装平台吸力式桩靴包括桩腿(1)、碟式圆盘上部盖板(2)、碟式圆盘下部盖板(3)、贯入锥头(4)、密封装置(5)、万向转环(6)、喷头(7)、吸力筒壁(8)和动力装置(9);碟式圆盘上部盖板(2)、碟式圆盘下部盖板(3)和贯入锥头(4)共同组成碟式圆盘;吸力筒壁(8)设置在碟式圆盘和桩腿(1)外部,可在动力装置作用下竖向自由活动,在打桩和拔桩时位于碟式圆盘的上部,承担荷载时位于碟式圆盘的下部;
所述的桩腿(1),固定连接在碟式圆盘上部盖板(2)上;
所述的贯入锥头(4),固定连接在蝶园圆盘下部盖板3上;
所述的密封装置(5),设置在碟式圆盘上部盖板(2)和碟式圆盘下部盖板(3)的连接处,与吸力筒壁(8)和碟式圆盘密切联系起到密封作用;
所述的万向转环(6),设置在碟式圆盘下部盖板(3)上;
所述的喷头(7),设置在万向转环(6)上,可随万向转环(6)自由转动;喷头(7)在打桩时喷出高压水流,冲开碟式圆盘底部的泥土利于桩靴的贯入,在拔桩时喷水减小桩靴底部的吸力利于拔桩;
所述的吸力筒壁(8),设置在碟式圆盘和桩腿(1)外部,可上下自由活动,与动力装置(9)连接;吸力筒壁(8)在打桩前位于碟式圆盘的上部,打桩完成后位于碟式圆盘的下部;
所述的动力装置(9),安装在桩腿(1)上,为吸力筒壁(8)上下自由活动提供动力,可在桩腿(1)上上下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平台及潮间带风机安装平台吸力式桩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碟式圆盘上部盖板(2),主要由圆环状钢板和小弧度壳体组成;
所述的碟式圆盘下部盖板(3),主要由圆环状钢板和大弧度壳体组成。
3.一种基于透明土材料和土工鼓式离心机的吸力式桩靴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力式桩靴试验装置包括土工鼓式离心机、模型槽(13)、透明土(10)、吸力式桩靴、CCD相机、激光器、加载架(12)和加载装置(11);所述的模型槽(13)为透明有机玻璃;所述的透明土,由熔融石英砂颗粒或无定形二氧化硅粉末、15#白油和正十二烷的混合矿物油混合而成,用于模拟天然砂土或黏土;所述的加载架(12)为固定在模型槽(13)底部平面上的反力架;所述的加载装置(11)安装在加载架(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孔纲强,李辉,彭贵胜,王忠涛,于龙,裴华富,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