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工消能结构以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工消能结构以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泄水建筑物中,泄水建筑物受地形、高差及枢纽其它建筑物总体布置等因素限制,末端下泄水流与下游天然河道相衔接时很难解决水流消能防冲问题。采用单一常规的底流消能、挑流消能或者面流消能往往消能效果不好。因此采用怎样的消能方法才能避免下泄水流不冲刷河床、不损害其它建筑物是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工消能结构以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工消能结构,其包括:差动式挑流鼻坎、消力塘、八字进水口、陡槽段、台阶式陡坡、消力池和泄洪渠;所述差动式挑流鼻坎设置于泄水建筑物的下游端;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工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差动式挑流鼻坎、消力塘、八字进水口、陡槽段、台阶式陡坡、消力池和泄洪渠;/n所述差动式挑流鼻坎设置于泄水建筑物的下游端;/n所述消力塘设置于所述差动式挑流鼻坎的下游端,所述消力塘与所述八字进水口、陡槽段、台阶式陡坡、消力池和泄洪渠依次连接;/n所述泄洪渠与天然河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工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差动式挑流鼻坎、消力塘、八字进水口、陡槽段、台阶式陡坡、消力池和泄洪渠;
所述差动式挑流鼻坎设置于泄水建筑物的下游端;
所述消力塘设置于所述差动式挑流鼻坎的下游端,所述消力塘与所述八字进水口、陡槽段、台阶式陡坡、消力池和泄洪渠依次连接;
所述泄洪渠与天然河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差动式挑流鼻坎的底部前后分别设置有深入于基岩的齿墙;
所述差动式挑流鼻坎的底部固结有浆体填充物;
所述浆体填充物设置在齿墙与基岩之间的空间;
所述浆体填充物的底部设置有砂浆锚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力塘的侧向设置有溢流坝;
所述溢流坝与所述八字进水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八字进水口自上游端向下游端逐渐由宽变窄;
所述八字进水口自上游端向下游端采用斜坡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工消能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八字进水口呈水平转弯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工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林,申慧,王明学,常春霞,刘建军,于新艳,牛世珍,李彦军,李斌,郑旭,李帅,向远,耿婷婷,孙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