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倾躺连动的椅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304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倾躺连动的椅具结构,其由着地坐框、椅座框架、椅背框架及腿部框架所构成,该椅座框架与椅背框架固组,且该椅座框架与着地坐框可同步斜倾;藉由该椅背框架与腿部框架间所设具卡挡部的连动杆构件,以及枢组于椅座框架所设穿架部具一切换片的控杆构件,可使其椅背框架与椅座框架达到可切换其同步、单独斜倾作动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功能选择性强,适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椅具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其椅背框架、椅座框架可呈同步斜倾动作,且其斜倾状态具有同步或仅椅背框架单独斜倾切换功能的新式可倾躺连动的椅具结构。公知的按摩椅结构,当其椅背10部位往后侧呈斜倾状态时(如图1所示),其椅座11部位仍旧维持原来的结构设置状态,而这样所造成的缺点是坐躺者在这种倾躺状态时,因其腰背呈往后斜置状态(即其脊椎部位与大腿互成大于90)时,其腰部反而有自然用力紧绷的情况,加上按摩椅的椅背10部位设有按摩机构,会对人体的背部及腰部施力,而人体在受到这样的按摩施力作用时,往往有时无法承受,而自然地会藉由其腰部用力,作往前的反射动作,而此时因其腰背与大腿部位的夹角过大,显然使得腰部的动作将更加费力,因此,不符合按摩椅舒适、松弛紧张的功能需求。于是,如何研发一种确实具有理想的、实用的椅具结构,为使用者所企盼,亦是相关行业人士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利用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的经验,针对上述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于研制出确实具有实用性的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倾躺连动的椅具结构,其藉由椅座框架与椅背框架呈一固组状态的结构型式,使椅背框架可与椅座框架同步斜倾动作,且其动作时,藉由驱动装置带动椅座框架与着地坐框间所设伸缩构件,使椅背、椅座框架可同步藉由滑轮与滑轨的设置达到斜倾作动目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藉由该椅背框架与腿部框架间所设具卡挡部的连动杆构件,以及枢组于椅座框架所设穿架部具一切换片的控杆构件,该切换片并藉一复位弹簧使其具有一往上恢复力,而抵靠于连动杆的卡挡部,藉此结构、组成,可使其椅背框架与椅座框架达到可切换其同步、单独斜倾作动状态,使其的功能性、变化性更佳,且具有实用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倾躺连动的椅具结构,其由一着地坐框、一椅座框架、一椅背框架及腿部框架所构组成,该椅背框架枢组可倾斜,椅座框架与着地坐框之间则设有一驱动装置及一伸缩构件,其中该椅座框架与椅背框架呈预设角度地固定组合,且该椅座框架与着地坐框相组合处设有相互配合的滑轮与滑轨,椅座框架可连同椅背框架枢组于着地坐框上,滑轮可滑走于滑轨的预设路径,使椅座框架、椅背框架可同步斜倾;一连动杆,其一端枢组于椅背框架底部,另一端则枢组于腿部框架,椅座框架底部设一穿架部,该连动杆杆身穿设其中,该穿架部枢组有一控杆,该控杆一端延伸至椅座框架上适当位置并利用一限位件予以限位,控杆于穿架部位置设有一切换片,该切换片与椅座框架间连结有一可使其抵靠于连动杆底面的复位弹簧,该连动杆底面则设有数个卡挡部可与切换片卡抵;切换片可往上卡抵于该卡挡部,构成椅背框架与椅座框架呈卡固而同步斜倾作动状态;而扳动控杆连动切换片旋下脱离卡挡部时,该连动杆将可枢动而构成椅背框架可独自斜倾同时连动腿部框架旋动。该椅座框架在其二侧架杆后端侧以及二侧架杆杆身朝下延伸的支架板端侧分别枢组一滑轮,着地坐框两侧对应所述滑轮设有一横置的滑轨以及一斜置的滑轨。该驱动装置可由一被传动组件带动的螺杆以及组设于着地坐框上的螺管所组成,该螺杆螺组于螺管内,马达传动传动组件,螺杆可于螺管内旋转而伸缩动作。该连动杆的杆身预设位置可设有数个间隔贯穿孔,一定位销可选择穿置其中,该定位销可在椅背框架单独斜倾时随着连动杆的位移而挡止于穿架部,限位椅背框架的最大仰角,并籍由该定位销所插置贯穿孔的不同而能选择该椅背框架的最大斜仰角度。该连动杆朝腿部框架的一端可组设一活轮,该活轮承座在腿部框架设置的一框架槽内。该限位件上可设有具有使卡定缘的限位槽,所述控杆扳动时可藉卡合于卡定缘而能保持定位状态。本技术的特点及优点是所述可倾躺连动的椅具结构,由着地坐框、椅座框架、椅背框架及腿部框架所构成,藉由椅座框架与椅背框架呈一固组状态的结构型式,使椅背框架可与椅座框架同步斜倾动作,其动作时,藉由驱动装置带动椅座框架与着地坐框间所设伸缩构件,椅背、椅座框架可同步藉由滑轮与滑轨的设置斜倾动作。本技术利用椅背框架与腿部框架间设具卡挡部的连动杆构件,以及枢组于椅座框架所设穿架部具一切换片的控杆构件,该切换片在常态时藉由复位弹簧的拉掣,使其具有一往上恢复力而抵止于连动杆底面的卡挡部,藉此可构成该连动杆与椅座框架的穿架部呈卡合状态,故此时当椅座框架斜倾时将同步连动椅背框架斜倾。而当使用者扳动控杆连动切换片旋下脱离卡挡部时,该连动杆将脱离切换片而可枢动,构成该椅背框架可独自斜倾,且籍由连动杆同步推顶腿部框架旋动。据此,使用者将可根据各人坐躺时的需要,选择让椅背框架与椅座框架同步斜倾,或是椅背框架独自斜倾动作的模式。因此,本技术的功能选择性强,适用范围广。为使贵审查员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兹配合如下列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图1公知的结构及其实施状态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组合立体图;图3本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图4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剖示图;图5本技术的组合平面侧视图; 图6本技术的第一实施动作示意图;图7本技术的第二实施动作示意图;图8本技术的第三实施动作示意图;图9本技术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公知部份10、椅背11、椅座本技术部份20、着地坐框 21、210、滑轨 30、椅座框架 31、310、滑轮32、穿架部33、控杆 34、限位件35、切换片36、复位弹簧 37、卡定缘 38、限位槽39、侧架杆391、支架板 40、椅背框架 50、腿部框架 51、枢架槽60、驱动装置 61、伸缩构件 62、马达 63、传动组件64、螺杆 65、螺管 70、连动杆71、卡挡部72、贯穿孔73、定位销 74、活轮首先,请配合参阅图2、3、4、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可倾躺连动的椅具结构,其由一着地坐框20、一椅座框架30、一椅背框架40及腿部框架50所组成,该椅背框架40呈一枢组可倾斜状态。椅座框架30与着地坐框20之间则组装有一驱动装置60及一伸缩构件61,其中,该椅座框架30与椅背框架40呈一预设角度的固定组合状态,且该椅座框架30与着地坐框20相组合处设有相互配合的滑轮31、310和滑轨21、210,以使椅座框架30可连同椅背框架40枢组于着地坐框20上,并可使滑轮31、310滑走于滑轨21、210的预设路径,促使椅座框架30、椅背框架40可呈同步斜倾状态。又藉一连动杆70,其一端枢组于椅背框架40底部,另一端则枢组于腿部框架50,所述椅座框架30底部设一穿架部32,供该连动杆70杆身穿设,该穿架部32枢组有一控杆33,该控杆33一端延伸至椅座框架30上适当位置,并利用一限位件34予以限位,控杆33于穿架部32位置设有一切换片35,该切换片35与椅座框架30间连结有一复位弹簧36,使其具有一往上恢复力而抵靠于连动杆70底面,该连动杆70底面则设有数个卡挡部71可与切换片35卡抵。藉此,当切换片35往上卡抵于该卡挡部71时,可构成椅背框架40与椅座框架30呈卡固而同步斜倾动作状态。而当使用者扳动控杆33,连动切换片35旋下脱离卡挡部71时,该连动杆70将可枢动,而构成椅背框架40呈可独自斜倾,同时连动腿部框架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倾躺连动的椅具结构,其由一着地坐框、一椅座框架、一椅背框架及腿部框架所构组成,该椅背框架枢组可倾斜,椅座框架与着地坐框之间则设有一驱动装置及一伸缩构件,其特征在于:该椅座框架与椅背框架呈预设角度地固定组合,且该椅座框架与着地坐框相 组合处设有相互配合的滑轮与滑轨,椅座框架可连同椅背框架枢组于着地坐框上,滑轮可滑走于滑轨的预设路径,使椅座框架、椅背框架可同步斜倾;一连动杆,其一端枢组于椅背框架底部,另一端则枢组于腿部框架,椅座框架底部设一穿架部,该连动杆杆身穿设其中,该穿架部枢组有一控杆,该控杆一端延伸至椅座框架上适当位置并利用一限位件予以限位,控杆于穿架部位置设有一切换片,该切换片与椅座框架间连结有一可使其抵靠于连动杆底面的复位弹簧,该连动杆底面则设有数个卡挡部可与切换片卡抵;切换片可往上卡抵于该卡挡部,椅背框架与椅座框架呈卡固而同步斜倾作动状态;而扳动控杆连动切换片旋下脱离卡挡部时,该连动杆可枢动而使椅背框架可独自斜倾同时连动腿部框架旋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泉
申请(专利权)人:信豪健康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