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筋式健身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24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拉筋式健身器结构,其基本由:一底座、一曲板、一传动板、一震动模组及一调整杆所组成,其中底座的前方是供与曲板枢结,而令曲板可立起或躺下,而中段处与传动板结合,传动板的传动杆与结合锁螺并由下方穿组,另底座后方设有若干调整孔与结合震动模组,调整孔可供调整杆插结于其一使用,该调整杆的结合位置供调整震动模组的倾斜角度者;藉由上述结构,可提供由脚踝部或由背部拉拔全身筋路使用,且拉筋的同时还可产生震动,令震动的功效可随拔全身的筋路到达全身,使用效果更佳。(*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筋式健身器结构
本技术有关一种用于由脚踝或背部拉拔全身的筋路,并于使用的同时还能产生震动,令使用者兼具有气血循环作用的拉筋式健身器结构创新设计。
技术介绍
按目前的气血循环机与拉筋健身器,分别为二种结构,而气血循环机均是以站姿或坐姿针对身体部分做震动,达到气血循环的目的,然而该种气血循环机的使用仅单纯或站或坐于上,当使用者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有受震动部位发麻的情况,该是因受身体震动的部位仅限于小腿或屁股的一小段处,而血液的循环无法有效到达全身,故可知该种气血循环机的使用效果有限,且使用过久会有不适的情况发生。而一般的拉筋健身器结构又仅能单纯对背部作拉筋,或脚踝部作拉筋,使用的功能性受限,且使用效果上亦有非常大的改进空间。另现今虽有一种将气血循环机与拉筋健身器结合为一使用的拉脚筋健身器结构,使用的气血循环较佳,但使用性上仍具有相当大的改良空间,如图7、8所示,其主要是在一座体10前方装设一握把11,并于座体10上一高度处枢设一平衡踏板12,平衡踏板12中央的枢结部处并设有一震动装置13,另于座体10上的平衡踏板12前竖设有一定位板14;藉此当使用者踩踏于平衡踏板12上欲拉脚筋时,震动装置13还可同时提供按摩增加气血循环的功效;然,该种平衡踏板12的结构设计,是靠使用者自行以脚部及平衡感来踩踏控制倾斜角度,该种方式的控制极为不便,因此更遑论还需利用手再抓住握把11,来令脚部保持固定倾斜一角度来使用,该结构的设计使用上并不实际,且无法确实调整拉脚筋的角度使用者。所以,针对上述各种已知拉脚筋健身器结构及气血循环机结构,在使用上仍存在有诸多的问题点,而如何研发出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新型结构,实为业界所-->需改良突破。
技术实现思路
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已知的拉脚筋健身器与气血循环机结构,其均具有使用的功能性与功效上需改进的问题点,且甚有设计的结构使用上不方便等情形,此乃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拉筋式健身器结构,其基本是由:一底座、一曲板、一传动板、一震动模组及一调整杆所组成,其中底座的前方供与曲板枢结,而令曲板可立起或躺下,躺下并能利用本身的曲度翘起,中段处设有若干调整孔,可供调整杆插结于其一使用,而后方则供枢结震动模组,使该震动模组可调整倾斜角度,曲板为弧曲状,中段处设有若干具消震块的穿孔与透孔,传动板结合于曲板的中段处,其底部延伸有数与穿孔相对应的传动杆,及相对透孔处结合有一可由上方锁设的结合锁螺,该传动板即是以传动杆与结合锁螺分别穿过穿孔与透孔后固结于曲板上,藉由上述结构俾组成拉筋式健身器结构。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本技术提供的拉筋式健身器结构,其拉筋健身器结构可供使用者由脚踝部拉拔全身筋路使用,并可于拉拔筋路的同时,以震动模组产生震动,或可调整曲板,使曲板上的传动板供与震动模组结合连动,令使用者可由背部拉拔全身筋路使用,同时亦可产生震动的功效;该用于拉拔全身经络的同时使用产生震动模组产生震动,可使震动随拉拔全身经络彻底到达全身,令全身均能产生震动,该拉拔全身经络与震动两者相加的功效使用性更佳,同时可供给脚踝与背部的使用,使用范围亦更宽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使用于脚踝拉筋的使用动作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使用于背部拉筋的使用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使用于背部拉筋的使用动作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于使用于曲板上增设有一调整板的示意图。图7是已知的主要结构图。图8是已知结构的使用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附图详述如后:请先参阅图1及图2所示,其基本是由:一底座20、一曲板30、一传动板40、一震动模组50及一调整杆60所组成:其中底座20的前方是供与曲板30枢结,而令曲板30可立起或躺下,躺下并能利用本身的曲度翘起,中段处设有若干调整孔21,可供调整杆60插结于其一使用,而后方则供枢结震动模组50,使该震动模组50可调整倾斜角度,曲板30为弧曲状,中段处设有若干具消震块32的穿孔31与透孔33,传动板40结合于曲板30的中段处,其底部延伸有数与穿孔31相对应的传动杆41及相对透孔33处结合有一可由上方锁设的结合锁螺42该传动板40即以传动杆41与结合锁螺42分别穿过穿孔31与透孔33后固结于曲板30上,震动模组50是在一震动装置51上方以若干连杆结合有一震动座52,而震动模组50上并设有一控制钮53可控制震动装置51的震动频率,另位于震动座52的后方处并设有靠垫54,中央穿设有锁孔55,调整杆60的下方处配合底座20的调整孔21设有插结柱61。其当震动模组50组合于底座20上时,下方可藉由调整杆60以插结柱61在前后不一的调整孔21处插结,达到将震动模组50翘起的仰角改变。而本技术结构可使用于背部及脚踝等的拉筋使用,当设定为脚踝等的拉筋使用时,先由图3观之,曲板30是由底座20上掀开而立起,调整杆60再设定于所需位置,调整震动模组50平放或翘起和角度,使用者即可直接站-->立震动模组50上,而手部更可扶握于曲板30上端,藉此达到拉拔脚筋的同时具震动的气血循环功效;另设定为背部的拉筋使用时,则由图4、5观之,曲板30盖合上,而将底座20与震动模组50整个包覆,同时结合于曲板30上的传动板40会以底部的传动杆41插置入震动模组50的震动座52上,该再将结合锁螺42直接锁设于震动模组50的锁孔55上,藉此当震动模组50启动时可再连动传动板40产生震动,使用者即是弯躺于曲板30上,使背部拉筋的同时具震动的气血循环功效。另,如图6所示,曲板30于上方(即曲板30放置平躺的后方处),设有一可活动掀起后供定位的调整板34,当使用者躺于曲板30上时,可依最习惯、舒适的头躺角度调整调整板34的倾斜角度,供使用者躺下时托高头颈部。藉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其拉筋健身器结构可供使用者由脚踝部拉拔全身筋路使用,并可于拉拔筋路的同时,以震动模组50产生震动,或可调整曲板30,使曲板30上传动板40供与震动模组50结合连动,令使用者可由背部拉拔全身筋路使用,同时亦可产生震动的功效;该用于拉拔全身经络的同时使用产生震动模组50产生震动,可使震动随拉拔全身经络彻底到达全身,令全身均能产生震动,该拉拔全身经络与震动两者相加的功效使用性更佳,同时可供给脚踝与背部的使用,使用范围亦更宽广。综上所述,本技术确实已经达于突破性的结构,而具有改良的创作内容,同时又能够达到产业上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技术未见的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之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筋式健身器结构,其基本由:一底座、一曲板、一传动板、一震动模组及一调整杆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底座的前方供与曲板枢结,底座的中段供调整杆插结结合,并能供调整插结的前、后位置,而底座后方则供枢结震动模组,震动模组藉由调整杆调整 倾斜角度,曲板的中段处设有若干穿孔与透孔,传动板结合于曲板的中段处,底部延伸有数传动杆及结合锁螺,并以传动杆与结合锁螺分别穿过曲板的穿孔与透孔后固结于曲板上,震动模组是在一震动装置上方以若干连杆结合有一震动座,另位于震动座的后方处并设有靠垫,中央穿设有锁孔;藉由上述结构,曲板可于底座上立起使用或躺下使用,躺下时并能利用本身的曲度翘起,且传动杆插置入震动模组上,结合锁螺锁设于震动模组的锁孔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筋式健身器结构,其基本由:一底座、一曲板、一传动板、一震动模组及一调整杆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底座的前方供与曲板枢结,底座的中段供调整杆插结结合,并能供调整插结的前、后位置,而底座后方则供枢结震动模组,震动模组藉由调整杆调整倾斜角度,曲板的中段处设有若干穿孔与透孔,传动板结合于曲板的中段处,底部延伸有数传动杆及结合锁螺,并以传动杆与结合锁螺分别穿过曲板的穿孔与透孔后固结于曲板上,震动模组是在一震动装置上方以若干连杆结合有一震动座,另位于震动座的后方处并设有靠垫,中央穿设有锁孔;藉由上述结构,曲板可于底座上立起使用或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泉
申请(专利权)人:信豪健康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