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有机肥制备用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2884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有机肥制备用发酵装置,包括发酵池,发酵池内设置有翻转搅拌组件,发酵池顶部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置有用于喷淋发酵剂的喷淋组件,喷淋组件包括送料管,送料管通过收纳组件伸缩连接在密封盖底面上,送料管顶端穿出密封盖,送料管底端连接有雾化喷头,雾化喷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块,驱动块与发酵池内壁上下滑动连接,驱动块上螺纹连接有升降丝杆,升降丝杆底端穿过发酵池底面并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发酵池底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均匀地将发酵剂喷淋到发酵秸秆碎料上,同时还能充分地进行发酵秸秆有机肥料的发酵工艺,大大提升了秸秆有机分料的发酵制备效率以及制备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有机肥制备用发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秸秆有机肥制备用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秸秆制备的有机肥具有良好的肥效。在秸秆发酵过程中需要秸秆发酵剂,秸秆发酵剂是由多种微生物组成,应用中各类微生物都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只要施用恰当,它们就会迅速落户并与周围良性力量迅速结合,产生抗氧化物质,清除氧化物质,消除腐败和恶臭,预防和抑制病原菌,形成适于动植物生长的良好环境。但是现有的秸秆有机肥制备用发酵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秸秆发酵剂喷洒不均匀,导致发酵秸秆碎料发酵不完全,大大影响了秸秆的发酵效率以及发酵质量,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秸秆有机肥制备用发酵装置,能够有效均匀地将发酵剂喷淋到发酵秸秆碎料上,同时还能充分地进行发酵秸秆有机肥料的发酵工艺,提升秸秆有机分料的发酵制备效率以及制备质量。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秸秆有机肥制备用发酵装置,包括发酵池,所述发酵池内设置有翻转搅拌组件,所述发酵池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置有用于喷淋发酵剂的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送料管,所述送料管通过收纳组件伸缩连接在所述密封盖底面上,所述送料管顶端穿出所述密封盖,所述送料管底端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上固定安装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与所述发酵池内壁上下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块上螺纹连接有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底端穿过所述发酵池底面并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发酵池底面上。优选地,上述秸秆有机肥制备用发酵装置中,所述收纳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盖底面上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所述送料管的吊环,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滑槽内壁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优选地,上述秸秆有机肥制备用发酵装置中,所述吊环剖面设置成圆形。优选地,上述秸秆有机肥制备用发酵装置中,所述升降丝杆采用往复丝杆。优选地,上述秸秆有机肥制备用发酵装置中,所述翻转搅拌组件包括活动安装在所述发酵池内底面的搅拌块,所述搅拌块与所述升降丝杆传动连接,所述搅拌块设置呈圆锥状,所述搅拌块锥面上设置有螺旋状的翻转槽。优选地,上述秸秆有机肥制备用发酵装置中,所述发酵池前侧面设置有观察窗。优选地,上述秸秆有机肥制备用发酵装置中,所述发酵池侧面上可拆卸安装有卸料门,且所述卸料门设置在所述发酵池底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通过翻转搅拌组件与喷淋组件的配合,能够有效均匀地将发酵剂喷淋到发酵秸秆碎料上,同时还能充分地进行发酵秸秆有机肥料的发酵工艺,大大提升了秸秆有机分料的发酵制备效率以及制备质量。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发酵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收纳组件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发酵池外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发酵池;2、翻转搅拌组件;3、密封盖;4、喷淋组件;5、送料管;6、收纳组件;7、雾化喷头;8、驱动块;9、升降丝杆;10、驱动电机;11、滑槽;12、连接块;13、吊环;14、伸缩弹簧;15、搅拌块;16、翻转槽;17、观察窗;18、卸料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秸秆有机肥制备用发酵装置,包括发酵池1,所述发酵池1前侧面设置有观察窗17,所述发酵池1侧面上可拆卸安装有卸料门18,且所述卸料门18设置在所述发酵池1底部,所述发酵池1内设置有翻转搅拌组件2,所述发酵池1顶部设置有密封盖3,所述密封盖3上设置有用于喷淋发酵剂的喷淋组件4,所述喷淋组件4包括送料管5,所述送料管5通过收纳组件6伸缩连接在所述密封盖3底面上,所述收纳组件6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盖3底面上的滑槽11,所述滑槽11内滑动设置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所述送料管5的吊环13,所述连接块12与所述滑槽11内壁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14,所述吊环13剖面设置成圆形,所述送料管5顶端穿出所述密封盖3,所述送料管5底端连接有雾化喷头7,所述雾化喷头7上固定安装有驱动块8,所述驱动块8与所述发酵池1内壁上下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块8上螺纹连接有升降丝杆9,所述升降丝杆9采用往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9底端穿过所述发酵池1底面并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固定安装在所述发酵池1底面上,所述翻转搅拌组件2包括活动安装在所述发酵池1内底面的搅拌块15,所述搅拌块15与所述升降丝杆9传动连接,所述搅拌块15设置呈圆锥状,所述搅拌块15锥面上设置有螺旋状的翻转槽16。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在驱动电机10的驱动下,螺纹连接在升降丝杆9上的驱动块8上下往复运动,此时雾化喷头7的高度得到调节,喷出的雾化发酵剂能够覆盖发酵秸秆整个上表面,与此同时,搅拌块15转动,发酵的秸秆碎料在翻转槽16的驱动下不断向上运动,实现了发酵秸秆碎料的翻转搅拌,二者相配合,能够有效均匀地将发酵剂喷洒到发酵秸秆碎料上,提升了秸秆有机肥料的发酵制备效率以及制备质量。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通过翻转搅拌组件2与喷淋组件4的配合,能够有效均匀地将发酵剂喷淋到发酵秸秆碎料上,能够充分地进行发酵秸秆有机肥料的发酵工艺,大大提升了秸秆有机分料的发酵制备效率以及制备质量。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有机肥制备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池(1),所述发酵池(1)内设置有翻转搅拌组件(2),所述发酵池(1)顶部设置有密封盖(3),所述密封盖(3)上设置有用于喷淋发酵剂的喷淋组件(4),所述喷淋组件(4)包括送料管(5),所述送料管(5)通过收纳组件(6)伸缩连接在所述密封盖(3)底面上,所述送料管(5)顶端穿出所述密封盖(3),所述送料管(5)底端连接有雾化喷头(7),所述雾化喷头(7)上固定安装有驱动块(8),所述驱动块(8)与所述发酵池(1)内壁上下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块(8)上螺纹连接有升降丝杆(9),所述升降丝杆(9)底端穿过所述发酵池(1)底面并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固定安装在所述发酵池(1)底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有机肥制备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池(1),所述发酵池(1)内设置有翻转搅拌组件(2),所述发酵池(1)顶部设置有密封盖(3),所述密封盖(3)上设置有用于喷淋发酵剂的喷淋组件(4),所述喷淋组件(4)包括送料管(5),所述送料管(5)通过收纳组件(6)伸缩连接在所述密封盖(3)底面上,所述送料管(5)顶端穿出所述密封盖(3),所述送料管(5)底端连接有雾化喷头(7),所述雾化喷头(7)上固定安装有驱动块(8),所述驱动块(8)与所述发酵池(1)内壁上下滑动连接,所述驱动块(8)上螺纹连接有升降丝杆(9),所述升降丝杆(9)底端穿过所述发酵池(1)底面并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10),所述驱动电机(10)固定安装在所述发酵池(1)底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有机肥制备用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组件(6)包括设置在所述密封盖(3)底面上的滑槽(11),所述滑槽(11)内滑动设置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底面上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所述送料管(5)的吊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万征李孝良李忠芳谢越肖新汪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