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水溶肥的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040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水溶肥的发酵装置,属于发酵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罐体和输送管道,所述搅拌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罐体内部,所述搅拌轴的一端突出于罐体表面并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空气过滤器的输出端通过输氧管与罐体连通,所述输氧管的端部设有浮力球,所述破碎装置的顶部安装有投料器,所述破碎装置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连接轴传动连接,所述破碎装置的一侧安装有电磁阀,所述输送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电磁阀、进料口连通,所述输送管道上安装有输液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复杂的发酵过程和设备集约化、程序化、简单化,降低生产成本,最大程度的发挥菌肥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水溶肥的发酵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酵装置
,具体为一种有机水溶肥的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农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阶段。一方面,种出更好的农产品需要优质高效的液体肥料来满足种植需求,增产增效;另一方面,降低投入成本也时迫在眉睫,许多农村和农场都已经有自己沤制肥料的习惯。目前,农场自己沤制液体肥,一般都是用豆粕、过期牛奶、变质鸡蛋等原料,加上红糖、EM菌等密闭发酵沤制。而常见的自用液体肥发酵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受环境条件限制,且发酵条件简陋、卫生条件差,水质、温度、光线的影响较大;容易造成:发酵过程难以控制、腐败菌污染严重、发酵效果差、原料分解转化率低、发酵产物成分复杂等现象。发酵代价高,资源浪费大,且结果不尽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水溶肥的发酵装置,将复杂的发酵过程和设备集约化、程序化、简单化,降低生产成本,最大程度的发挥菌肥的功效。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水溶肥的发酵装置,包括罐体、搅拌轴、破碎装置和输送管道,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四个第一支架,所述罐体的顶部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开合盖,所述罐体的顶部表面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罐体的底部安装有排渣阀,所述罐体的一侧底部安装有出料阀,所述搅拌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罐体内部,所述搅拌轴的表面依次均匀焊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轴的一端突出于罐体表面并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罐体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的输出端通过输氧管与罐体连通,所述输氧管的端部设有浮力球;所述破碎装置的顶部安装有投料器,所述破碎装置的底部设有四个第二支架,所述破碎装置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连接轴传动连接,所述连接轴通过轴承穿过破碎装置底部并通过键与切刀键连接,所述破碎装置的一侧安装有电磁阀,所述输送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电磁阀、进料口连通,所述输送管道上安装有输液泵。优选的,所述罐体、搅拌轴和搅拌叶均为304不锈钢材质制成的一体化结构。优选的,所述输氧管在浮力球上方的5~10cm处开设有出气孔。优选的,所述罐体内壁的一侧焊接有限位环,所述输氧管穿插在限位环内,且所述限位环的口径大于浮力球的直径3~5cm。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相对于平面呈30~60°的倾斜角。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外部均装配有钢结构材料制成的防护框架。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将复杂的发酵过程和设备集约化、程序化、简单化,便于农场直接利用发酵装置在家自己投料生产出优质高效的有机水溶肥料,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流通费用,并且可以做到随做随用,最大程度的发挥菌肥的功效。2、利用空气过滤器对罐体内部进行持续供氧,且配合浮力球能够使得输氧管的排气孔始终位于罐体内的空气位置,且距离液面距离固定,使得供氧效果更好,使得液体肥能够更好的进行发酵。3、罐体及主要机构均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制成的一体化结构。具有耐酸、耐腐蚀的效果,隔离紫外线以免影响发酵菌活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承重和承载压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罐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破碎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罐体;2、第一支架;3、开合盖;4、第一电机;5、搅拌轴;6、搅拌叶;7、进料口;8、出料阀;9、排渣阀;10、空气过滤器;11、输氧管;12、浮力球;13、限位环;14、破碎装置;15、第二支架;16、第二电机;17、连接轴;18、切刀;19、投料器;20、电磁阀;21、输液泵;22、输送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有机水溶肥的发酵装置,包括罐体1、搅拌轴5、破碎装置14和输送管道22,罐体1的底部设有四个第一支架2,罐体1的顶部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开合盖3,罐体1的顶部表面开设有进料口7,罐体1的底部安装有排渣阀9,罐体1的一侧底部安装有出料阀8,搅拌轴5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罐体1内部,搅拌轴5的表面依次均匀焊接有搅拌叶6,搅拌叶6相对于平面呈30~60°的倾斜角,在搅拌时能够产生一定的向下作用力,从而带动发酵液作旋转运动和上下翻滚,达到最好的搅拌效果。搅拌轴5的一端突出于罐体1表面并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罐体1、搅拌轴5和搅拌叶6均为304不锈钢材质制成的一体化结构,具有耐酸、耐腐蚀的效果,隔离紫外线以免影响发酵菌活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承重和承载压力。罐体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空气过滤器10,空气过滤器10的输出端通过输氧管11与罐体1连通,输氧管11的端部设有浮力球12。输氧管11在浮力球12上方的5~10cm处开设有出气孔,能够使得浮力球12在随着液面上升的情况下,出气孔部分也随之上升,使得出气孔能够持续对罐体1内的空气部分进行供氧。罐体1内壁的一侧焊接有限位环13,输氧管11穿插在限位环13内,且限位环13的口径大于浮力球12的直径3~5cm,通过限位环13对输氧管11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搅拌时将输氧管11卷入,同时不干扰浮力球12的正常浮动。其中限位环13也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破碎装置14的顶部安装有投料器19,破碎装置14的底部设有四个第二支架15,破碎装置14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电机16,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连接轴17传动连接,连接轴17通过轴承穿过破碎装置14底部并通过键与切刀18键连接,破碎装置14的一侧安装有电磁阀20,输送管道22的两端分别与电磁阀20、进料口7连通,输送管道22上安装有输液泵21。第一电机4与第二电机16的外部均装配有钢结构材料制成的防护框架,能够对电机进行一定的防护,同时便于进行拆装。工作原理:通过打开开合盖3来向罐体1内填入预处理后的肥料原料,如干海带、豆粕等物品,或者将一些主要成粉为液体的肥料原料连同清水一同通过投料器19加入破碎装置14中。由第二电机16带动连接轴17与切刀18,对破碎装置14中存在的一些固体打碎分离,再开启电磁阀20与输液泵21,使处理后的溶液通过输送管道22与进料口7流入罐体1内部,与其他原料与发酵菌混为一体。而随着液面的上升,浮力球12也随之向上漂浮,带动输氧管11向上移动,使得输氧管11上的排气孔能够始终处于与液面固定距离的位置,以确保供氧效果,使得液体肥能够更好的进行发酵。由第一电机4带动搅拌轴5连同搅拌叶6旋转对罐体1内的溶液进行充分搅拌混合。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发酵时间,且每隔固定时间段进行依次搅拌工作。出料时可打开出料阀8将废料溶液排出。而后通过排渣阀9将无法混合的废渣排出即可。最后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水溶肥的发酵装置,包括罐体(1)、搅拌轴(5)、破碎装置(14)和输送管道(2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有四个第一支架(2),所述罐体(1)的顶部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开合盖(3),所述罐体(1)的顶部表面开设有进料口(7),所述罐体(1)的底部安装有排渣阀(9),所述罐体(1)的一侧底部安装有出料阀(8),所述搅拌轴(5)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罐体(1)内部,所述搅拌轴(5)的表面依次均匀焊接有搅拌叶(6),所述搅拌轴(5)的一端突出于罐体(1)表面并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罐体(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空气过滤器(10),所述空气过滤器(10)的输出端通过输氧管(11)与罐体(1)连通,所述输氧管(11)的端部设有浮力球(12);/n所述破碎装置(14)的顶部安装有投料器(19),所述破碎装置(14)的底部设有四个第二支架(15),所述破碎装置(14)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连接轴(17)传动连接,所述连接轴(17)通过轴承穿过破碎装置(14)底部并通过键与切刀(18)键连接,所述破碎装置(14)的一侧安装有电磁阀(20),所述输送管道(22)的两端分别与电磁阀(20)、进料口(7)连通,所述输送管道(22)上安装有输液泵(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水溶肥的发酵装置,包括罐体(1)、搅拌轴(5)、破碎装置(14)和输送管道(22),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有四个第一支架(2),所述罐体(1)的顶部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开合盖(3),所述罐体(1)的顶部表面开设有进料口(7),所述罐体(1)的底部安装有排渣阀(9),所述罐体(1)的一侧底部安装有出料阀(8),所述搅拌轴(5)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罐体(1)内部,所述搅拌轴(5)的表面依次均匀焊接有搅拌叶(6),所述搅拌轴(5)的一端突出于罐体(1)表面并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罐体(1)的一侧表面安装有空气过滤器(10),所述空气过滤器(10)的输出端通过输氧管(11)与罐体(1)连通,所述输氧管(11)的端部设有浮力球(12);
所述破碎装置(14)的顶部安装有投料器(19),所述破碎装置(14)的底部设有四个第二支架(15),所述破碎装置(14)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1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连接轴(17)传动连接,所述连接轴(17)通过轴承穿过破碎装置(14)底部并通过键与切刀(18)键连接,所述破碎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高德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旺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