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角钢塔安全带双后背保护绳卡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861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锁式角钢塔安全带双后背保护绳卡扣,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自锁式角钢塔安全带双后背保护绳卡扣。它包括操作把手,安装座,旋转轴,压紧块,回转弹簧及连接轴;所述安装座包括矩形管状的套体部,以及设置于套体部一开口端、呈L形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一边位于套体部该侧开口的前方,卡接部的该边称为挡边;所述卡接部的挡边与套体该侧开口端构成卡入铁塔角钢的卡槽;所述旋转轴通过连接轴转动安装于套体部内;所述压紧块设置于旋转轴外缘上、且接近卡接部;所述操作把手设置于旋转轴外缘上、且与压紧块相对布置;所述压紧块及操作把手分别从套体部的两侧开口伸出;所述回转弹簧设置于旋转轴一侧,用于复位旋转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式角钢塔安全带双后背保护绳卡扣
本技术涉及输电线路角钢塔攀登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锁式角钢塔安全带双后背保护绳卡扣。
技术介绍
我局管辖的输电线路杆塔中角钢塔占比达80%以上,现使用的安全带已满足水泥杆及钢管塔的使用需求。在输电线路的检修、大修、技改、验收、故障巡视等工作都需要作业人员攀登杆塔进行作业,在输电线路杆塔检修等作业的过程中,作业人员在进行高处作业时需穿戴全身式安全带,全身式安全带通过切换腰绳与背绳进行上下杆塔及在杆塔上进行转位作业,频繁的切换腰绳与背绳导致作业效率极低。如何能够使得安全带保护绳方便切换,上下杆塔及在杆塔上转位简单可行,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提高攀登效率的自锁式角钢塔安全带双后背保护绳卡扣。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锁式角钢塔安全带双后背保护绳卡扣,包括操作把手,安装座,旋转轴,压紧块,回转弹簧及连接轴;所述安装座包括矩形管状的套体部,以及设置于套体部一开口端、呈L形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一边位于套体部该侧开口的前方,卡接部的该边称为挡边;所述卡接部的挡边与套体该侧开口端构成卡入铁塔角钢的卡槽;所述旋转轴通过连接轴转动安装于套体部内;所述压紧块设置于旋转轴外缘上、且接近卡接部;所述操作把手设置于旋转轴外缘上、且与压紧块相对布置;所述压紧块及操作把手分别从套体部的两侧开口伸出;所述回转弹簧设置于旋转轴一侧,用于复位旋转轴;当旋转轴处于复位位置时,所述压紧块端部接近卡接部的挡边;当旋转轴受外力离开复位位置时,所述压紧块端部远离卡接部的挡边。优选的是,所述压紧块的端部设置防滑纹。优选的是,所述套体部上设置供连接轴穿设安装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呈腰子形的调节孔。优选的是,所述操作把手上设置供保护绳连接的连接环。优选的是,所述压紧块与旋转轴为一体件。优选的是,所述操作把手与旋转轴为一体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采用机械压紧的方式对安全带的卡扣与铁塔主材进行固定,作业人员在攀登杆塔及转位过程中,双手各持一个后背保护绳卡扣,通过切换卡扣在铁塔主材上的固定点即可完成上下杆塔及转位作业。本技术能提高作业人员上下杆塔及转位的工作效率,降低高处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在保障高处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缩短作业时间,降低人工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的剖视放大图。图3为沿图2中B-B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技术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以附图为基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图1-3所示自锁式角钢塔安全带双后背保护绳卡扣(以下简称卡扣),包括操作把手1,安装座2,旋转轴3,压紧块4,回转弹簧5及连接轴6;所述安装座2包括矩形管状的套体部21,以及设置于套体部21一开口端、呈L形的卡接部22;所述卡接部22的一边位于套体部21该侧开口的前方,卡接部22的该边称为挡边;所述卡接部22的挡边与套体该侧开口端构成卡入铁塔角钢的卡槽;所述旋转轴3通过连接轴6转动安装于套体部21内;所述压紧块4设置于旋转轴3外缘上、且接近卡接部22;所述操作把手1设置于旋转轴3外缘上、且与压紧块4相对布置;所述压紧块4及操作把手1分别从套体部21的两侧开口伸出;所述回转弹簧5设置于旋转轴3一侧,用于复位旋转轴3;当旋转轴3处于复位位置时,所述压紧块4端部接近卡接部22的挡边,实现卡扣对铁塔塔材的锁紧;当旋转轴3受外力离开复位位置时,所述压紧块4端部远离卡接部22的挡边,此时卡扣与铁塔塔材脱开,可轻松沿铁塔塔材移动或取下卡扣。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压紧块4的端部设置防滑纹(图中未示出),以提高压紧块4与铁塔角钢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连接的可靠性。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套体部21上设置供连接轴6穿设安装的安装孔23,所述安装孔呈腰子形的调节孔,连接轴6可在调节孔内进行移动调节,其安装方式与现有方式相同,如自行车后轴以及张紧轮的调节结构等,满足不同铁塔不同厚度角钢的夹持要求。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操作把手1上设置供保护绳连接的连接环7,以便于保护绳的连接,显然保护绳也可连接于操作把手1的握持孔内,或者在操作把手上设置连接孔等常见的保护绳连接结构。本实施中,所述压紧块4、操作把手1与旋转轴3为一体件,可采用注塑一体成型,显然也可分体制作后组装成一体件。使用方式如下,将卡扣的卡槽卡入铁塔角钢的一边,下压操作把手1,操作把手1带动旋转轴3及压紧块4转动,压紧块4与铁塔角钢一边紧密咬合,此时回转弹簧5处于复位状态,防止操作把手1回弹,压紧块4配合卡槽将卡扣固定于铁塔角钢上。将操作把手1向上提起克服回转弹簧5的作用力,压紧块4与卡槽空隙增大,可轻松取下卡扣。同时,针对不同厚度的塔材,可通过调节孔进行调节压紧块4与挡边的距离,适应不同型号的铁塔。操作把手1下方有封闭式连接环7,连接环7与普通全身式安全带保护绳相连接,在攀登铁塔过程中,作业人员左右手各持一个卡扣,交替使用攀登铁塔,上塔后取下卡扣,此时安全带与普通全身式安全带无异,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作业操作,本卡扣仅使用于铁塔上下杆塔时使用,提高作业人员上下杆塔的效率,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锁式角钢塔安全带双后背保护绳卡扣,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把手,安装座,旋转轴,压紧块,回转弹簧及连接轴;所述安装座包括矩形管状的套体部,以及设置于套体部一开口端、呈L形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一边位于套体部该侧开口的前方,卡接部的该边称为挡边;所述卡接部的挡边与套体该侧开口端构成卡入铁塔角钢的卡槽;所述旋转轴通过连接轴转动安装于套体部内;所述压紧块设置于旋转轴外缘上、且接近卡接部;所述操作把手设置于旋转轴外缘上、且与压紧块相对布置;所述压紧块及操作把手分别从套体部的两侧开口伸出;所述回转弹簧设置于旋转轴一侧,用于复位旋转轴;当旋转轴处于复位位置时,所述压紧块端部接近卡接部的挡边;当旋转轴受外力离开复位位置时,所述压紧块端部远离卡接部的挡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式角钢塔安全带双后背保护绳卡扣,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把手,安装座,旋转轴,压紧块,回转弹簧及连接轴;所述安装座包括矩形管状的套体部,以及设置于套体部一开口端、呈L形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的一边位于套体部该侧开口的前方,卡接部的该边称为挡边;所述卡接部的挡边与套体该侧开口端构成卡入铁塔角钢的卡槽;所述旋转轴通过连接轴转动安装于套体部内;所述压紧块设置于旋转轴外缘上、且接近卡接部;所述操作把手设置于旋转轴外缘上、且与压紧块相对布置;所述压紧块及操作把手分别从套体部的两侧开口伸出;所述回转弹簧设置于旋转轴一侧,用于复位旋转轴;当旋转轴处于复位位置时,所述压紧块端部接近卡接部的挡边;当旋转轴受外力离开复位位置时,所述压紧块端部远离卡接部的挡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胡留方石利荣翟雄谷彩连李远赵志鹤王刚尤志鹏黄俞搏郭德明高锋王璋凌维周刘泽灿李文达赵歆曹森尹倩晏凯梁益伟何春波周利奎陈浩严光强李鹏祥赵思远刘春作赵跃红刘宏基刘艳娇刘成江茹雁峰王成鑫李侯王强王屏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