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娜专利>正文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穿戴式护理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840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穿戴式护理带,包括环状带和防护层,所述环状带上下侧均向外延伸形成凸沿,所述防护层为一环状结构,该防护层套设于所述环状带外侧,且防护层底部与所述环状带底部凸沿相接,所述防护层与所述环状带之间形成置药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护理带内设置多个独立分隔的药包容纳腔,且在护理带上设置拉链结构以选择开启对应所需更换药包位置的容纳腔,改善现有设备通过沿环状带长度方向拉动药包使其取出更换的繁琐性,设备结构简单,生产成本更低,药包更换更加便捷,护理带平整性更好,降低穿戴不适感,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穿戴式护理带
本技术涉及心血管疾病护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血管内科用穿戴式护理带。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经济建设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在延长,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脑卒中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率较30年前有明显升高。心血管疾病治疗时,除了常用的内服药物,在体外设置的护理带也逐渐受到重视。通过护理带对患者进行体外给药,对于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治疗有着积极促进作用。目前所使用的护理带为便于对内置的药包进行更换,通常设置为类似于中国专利“一种心血管内科用护理带”专利号(CN201820692346.6)的结构,该专利包含护理带本体,其中护理带本体一端固定设置有环扣,护理带本体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魔术贴毛面,护理带本体设置有魔术贴毛面一端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魔术贴刺面。该专利通过拉动两侧拉绳以带动药袋在护理带内移动,从而实现不取下护理带的情况下更换其中的药包。该结构由于人员穿戴护理带后,护理带内部处于拉紧状态,药包在护理带内难以移动,拉动过程会对患者带来不适感,且在拉动护理带内药包时容易将药袋牵拉变形,影响药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血管内科用穿戴式护理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带(1)和防护层(2),所述环状带(1)上下侧均向外延伸形成凸沿,所述防护层(2)为一环状结构,该防护层(2)套设于所述环状带(1)外侧,且防护层(2)底部与所述环状带(1)底部凸沿相接,所述防护层(2)与所述环状带(1)之间形成置药腔;/n所述防护层(2)内侧设置有多组竖向延伸的缝线(201),该缝线(201)背部与所述护理带相接,且通过多组缝线(201)将所述置药腔均匀分隔,相邻所述缝线(201)之间均设置有药包(6),所述防护层(2)上方的所述环状带(1)外侧设置有定位层(3),该定位层(3)与防护层(2)之间通过拉链结构(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血管内科用穿戴式护理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带(1)和防护层(2),所述环状带(1)上下侧均向外延伸形成凸沿,所述防护层(2)为一环状结构,该防护层(2)套设于所述环状带(1)外侧,且防护层(2)底部与所述环状带(1)底部凸沿相接,所述防护层(2)与所述环状带(1)之间形成置药腔;
所述防护层(2)内侧设置有多组竖向延伸的缝线(201),该缝线(201)背部与所述护理带相接,且通过多组缝线(201)将所述置药腔均匀分隔,相邻所述缝线(201)之间均设置有药包(6),所述防护层(2)上方的所述环状带(1)外侧设置有定位层(3),该定位层(3)与防护层(2)之间通过拉链结构(4)相连;
所述环状带(1)顶部两侧均设置有肩带(5),且该肩带(5)两端分别与所述环状带(1)正反两侧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心血管内科用穿戴式护理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带(1)包括环状带体(101),该带体(101)顶部向外侧伸出形成上凸沿(102),且所述带体(101)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娜罗波王国波沈志云郭满陈倩潘茜罗琼徐婷周露韩兰胡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陈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