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吸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76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视吸痰器,包括集液试管,集液试管开口处插接有可拆卸的连接头;连接头上设有输入管和负压管;输入管一端延伸至集液试管内部,另一端连接有吸痰管;负压管一端延伸至集液试管内部,另一端连接有负压发生装置;吸痰管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靠近连接头的一端设有光源和微型摄像头;微型摄像头与光导纤维配合设置;能够在直视下有效控制吸痰管插入病人气道的部位与深度,同时有效控制吸痰时负压吸引力大小,以保证定位准确,吸痰干净,还避免损伤气道粘膜、减轻病人痛苦;使用方便、设计合理,易于操作等特点,其结构小巧且易于携带,只需手握手柄打开开关即可实现直视下负压吸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吸痰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吸痰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家庭病房越来越普及,一些年老体弱的慢性病和认知障碍病人及长期卧床的脑血管病后遗症病人,常在家中或养老机构护理治疗,他们的吞咽反射及咳嗽反射功能不同程度下降甚至消失,痰液或食物阻塞呼吸道的情况时有发生,需要护理人员尤其非医学专业的看护人员熟练掌握吸痰技术,及时吸出痰液或食物,畅通气道,防止窒息及吸入性肺炎,以挽救生命。因此,吸痰器成为家庭护理必备医疗器械。现有吸痰器以吸痰管盲插盲吸为主,由于操作者经验不一,在使用吸痰器吸痰时容易出现下述问题:1、盲吸无法直视阻塞气道的痰液或食物,抽吸不彻底甚至失败;2、盲吸定位不准确,刺激咽喉部气道致剧烈呛咳或恶心,造成病人痛苦,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3、盲吸及负压较大易造成气道粘膜损伤,甚至呼吸道出血。另外,现有传统吸痰器多采用交流电电动吸痰,这种吸痰器体积相对笨重、携带不方便,而且出现停电时无法继续使用,操作繁琐,不便于家庭病房的日常护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视吸痰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盲吸无法直视阻塞气道的痰液或食物,抽吸不彻底甚至失败;盲吸定位不准确,刺激咽喉部气道致剧烈呛咳或恶心,造成病人痛苦,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盲吸及负压较大易造成气道粘膜损伤,甚至呼吸道出血。另外,现有传统吸痰器多采用交流电电动吸痰,这种吸痰器体积相对笨重、携带不方便,而且出现停电时无法继续使用,操作繁琐,不便于家庭病房的日常护理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视吸痰器,包括集液试管,所述集液试管开口处插接有可拆卸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有输入管和负压管;所述输入管一端延伸至所述集液试管内部,另一端连接有吸痰管;所述负压管一端延伸至所述集液试管内部,另一端连接有负压发生装置;所述吸痰管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光导纤维;所述光导纤维靠近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设有光源;所述光导纤维靠近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设有微型摄像头;所述微型摄像头与所述光导纤维配合设置;所述微型摄像头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屏。进一步的,所述负压发生装置包括手柄和连接于所述手柄上的基体;所述手柄内部设有充电电池;所述手柄外部设有控制开关;所述基体与所述连接头连接;所述基体内部设有与所述充电电池和控制开关电连接的负压泵;所述负压泵上设有负压支管,所述负压支管一端与所述负压泵输出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负压管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负压支管上连接有压力表。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和所述连接头分别连接于所述基体两端底部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手柄呈圆柱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输入管延伸至所述集液试管内部的一端靠近所述集液试管底部位置;所述负压管延伸至所述集液试管内部的一端靠近所述集液试管顶部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基体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基体内部连接有消音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消音装置包括填充于空腔内部的消音棉和缓冲垫。进一步的,所述集液试管和吸痰管上分别设有刻度。进一步的,所述光导纤维远离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为圆顶结构。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吸痰管光导纤维、冷光源与微型摄像头、显示屏及负压表,能够在直视下有效控制吸痰管插入病人气道的部位与深度,同时有效控制吸痰时负压吸引力大小,以保证定位准确,吸痰干净,还避免损伤气道粘膜、减轻病人痛苦;2、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计合理,易于操作等特点,其结构小巧且易于携带,只需手握手柄打开开关即可实现直视下负压吸痰。3、本技术积液试管标有刻度,能够清晰观察吸出痰液的颜色、质地及量化,便于初步了解肺部感染情况;4、本技术各部件拆卸方便,便于消毒处理,收集的痰液不被污染,可进行痰培养及药敏实验,以协助制定治疗方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可视吸痰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集液试管10、连接头9、输入管11、负压管16、吸痰管12、光导纤维13、光源14、微型摄像头15、手柄1、基体4、充电电池2、控制开关3、负压泵5、负压支管8、压力表7、消音装置6、显示屏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视吸痰器,请参阅图1所示,包括集液试管10,集液试管10开口处插接有可拆卸的连接头9;连接头9上设有输入管11和负压管16;输入管11一端延伸至集液试管10内部,另一端连接有吸痰管12;负压管16一端延伸至集液试管10内部,另一端连接有负压发生装置;吸痰管12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光导纤维13;光导纤维13靠近连接头9的一端设有光源14;所述光导纤维13靠近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设有微型摄像头15;微型摄像头15与光导纤维13配合设置;所述微型摄像头15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屏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视吸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液试管,所述集液试管开口处插接有可拆卸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有输入管和负压管;所述输入管一端延伸至所述集液试管内部,另一端连接有吸痰管;所述负压管一端延伸至所述集液试管内部,另一端连接有负压发生装置;/n所述吸痰管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光导纤维;所述光导纤维靠近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设有光源;所述光导纤维靠近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设有微型摄像头;所述微型摄像头与所述光导纤维配合设置;所述微型摄像头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吸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液试管,所述集液试管开口处插接有可拆卸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有输入管和负压管;所述输入管一端延伸至所述集液试管内部,另一端连接有吸痰管;所述负压管一端延伸至所述集液试管内部,另一端连接有负压发生装置;
所述吸痰管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光导纤维;所述光导纤维靠近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设有光源;所述光导纤维靠近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设有微型摄像头;所述微型摄像头与所述光导纤维配合设置;所述微型摄像头信号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发生装置包括手柄和连接于所述手柄上的基体;所述手柄内部设有充电电池;所述手柄外部设有控制开关;所述基体与所述连接头连接;所述基体内部设有与所述充电电池和控制开关电连接的负压泵;所述负压泵上设有负压支管,所述负压支管一端与所述负压泵输出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负压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视吸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支管上连接有压力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霞王卉刘艳琴刘琰李云霞王芳李少艳沈晓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门诊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