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侧接触式的包装后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2710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侧接触式的包装后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及使用方法,包括机架、传输组件、挡停组件、等离子体发生器及驱动组件;传输组件设置在机架上方,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挡停组件均设置在传输组件上方;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正电极板、负电极板、正极绝缘盒及负极绝缘盒;正极绝缘盒内设置有正电极板,负极绝缘盒内设置有负电极板;正极绝缘盒和负极绝缘盒相对设置;该使用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适用性强;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包装后产品灭菌消毒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包装膜与电极的紧密接触,同时保证在包装内部放电,对包装内部的气体无要求,避免假象放电,保证处理效果;同时设备紧凑,使用方便,寿命长、处理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侧接触式的包装后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等离子体处理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双侧接触式的包装后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行业发展迅速,食品的灭菌消毒问题提到了紧要位置。传统的灭菌消毒存在很多弊病,如灭菌温度高、时间长、存在化学残留物、污染环境等。等离子体是不同于固体、液体和气体,等离子体具有化学反应性,也称为物质的第4态。等离子体的产生主要采用电场、光、高能射线或高温的作用方法,通过加速电子、离子,或高能中性粒子的碰撞作用而产生气体电离。目前,大部分均采用对食品直接处理,及在包装前处理,包装前灭菌处理的缺点: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处理效率低;对于包装后处理,多将包装物置于DBD放电场中,包装与电极之间存在空隙,这种处理的前提必须要保证包装内的气体比外部气体放电容易,否则会造成假象放电,即包装外部在放电,内部没有放电,起不到处理的效果。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包装后等离子体处理设备,以实现包装膜与电极的紧密接触,同时保证在包装内部放电,对包装内部的气体无要求,避免假象放电,保证处理效果;同时设备紧凑,使用方便,寿命长、处理效率高,灭菌品质好,无环境污染,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侧接触式的包装后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以实现包装膜与电极的紧密接触,同时保证在包装内部放电,对包装内部的气体无要求,避免假象放电,保证处理效果;同时设备紧凑,使用方便,寿命长、处理效率高,灭菌品质好,无环境污染。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侧接触式的包装后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包括机架、传输组件、挡停组件、等离子体发生器及驱动组件;所述传输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方,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挡停组件均设置在所述传输组件上方。优选地,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包括正电极板、负电极板、正极绝缘盒及负极绝缘盒;所述正极绝缘盒内设置有正电极板,所述负极绝缘盒内设置有负电极板;所述正极绝缘盒和负极绝缘盒相对设置。优选地,所述正极绝缘盒/负极绝缘盒上连接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正极绝缘盒/负极绝缘盒移动。优选地,所述正极绝缘盒和负极绝缘盒上均连接有第一驱动组件,一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分别带动所述正极绝缘盒和负极绝缘盒相对移动。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伸缩杆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伸缩杆一端通过连接架与所述正极绝缘盒/负极绝缘盒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相配合。优选地,所述正极绝缘盒包括第一正极绝缘盒和第二正极绝缘盒,所述负极绝缘盒包括第一负极绝缘盒和第二负极绝缘盒;第一正极绝缘盒和第二正极绝缘盒之间、第一负极绝缘盒和第二负极绝缘盒之间均设置有吸附组件。优选地,所述挡停组件包括挡停板、连接板、第二驱动组件,所述挡停板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连接。优选地,所述传输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传输皮带、主动轴、从动轴;所述机架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优选地,所述机架上方设置有机箱,所述机箱上设置有报警灯、触摸显示屏、开关;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物料监测器,所述物料监测器用于监测袋装物料传输位置。上述双侧接触式的包装后等离子体处理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开关启动,袋装物料经传输组件传输,即袋装物料在传输皮带上传输;S2、物料监测器监测到袋装物料,挡停组件向下移动,通过挡停板将袋装物料挡停;S3、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正极绝缘盒/负极绝缘盒移动,向袋装物料靠近,使正极绝缘盒和负极绝缘盒均与袋装物料接触,实现包装袋内放电,对物料进行等离子体处理;S4、步骤S3后,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正极绝缘盒/负极绝缘盒移动归位,挡停组件向上移动,袋装物料继续传输。本专利技术所获得的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包装后产品灭菌消毒所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包装膜与电极的紧密接触,同时保证在包装内部放电,对包装内部的气体无要求,避免假象放电,保证处理效果;同时设备紧凑,使用方便,寿命长、处理效率高;2)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室温条件下,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包装后产品的灭菌消毒,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灭菌品质好,无环境污染;3)本专利技术中等离子体发生器通过正极绝缘盒和负极绝缘盒中的正电极板、负电极板实现放电,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带动正极绝缘盒和/或负极绝缘盒移动,靠近袋装物料,实现包装袋内放电,进而对物料进行等离子体处理;4)本专利技术中设置吸附组件,通过吸附组件实现对袋装物料的夹紧固定,使包装袋与正极绝缘盒和/或负极绝缘盒紧密贴合;通过挡停组件实现对袋装物料的挡停和释放。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从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双侧接触式包装后等离子体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双侧接触式包装后等离子体处理设备的内部结构图一;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双侧接触式包装后等离子体处理设备的内部结构图二;图4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正极绝缘盒和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负极绝缘盒和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公开另一种实施例中正极绝缘盒和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以上附图中:1、等离子体发生器;101、正极绝缘盒;102、正电极板;103、负极绝缘盒;104、负电极板;105、连接架;2、机架;201、第一支架;202、第二支架;3、传输组件;301、传输皮带;302、主动轴;303、从动轴;4、第一驱动组件;401、第一伸缩杆;402、第一气缸;403、支撑座;5、挡停组件;501、挡停板;502、连接板;503、第二伸缩杆;504、第二气缸;6、吸附组件;601、吸板;602、真空吸嘴;7、机箱;8、报警灯;9、立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侧接触式的包装后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传输组件(3)、挡停组件(5)、等离子体发生器(1)及驱动组件;/n所述传输组件(3)设置在所述机架(2)上方,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1)、挡停组件(5)均设置在所述传输组件(3)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侧接触式的包装后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2)、传输组件(3)、挡停组件(5)、等离子体发生器(1)及驱动组件;
所述传输组件(3)设置在所述机架(2)上方,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1)、挡停组件(5)均设置在所述传输组件(3)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侧接触式的包装后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1)包括正电极板(102)、负电极板(104)、正极绝缘盒(101)及负极绝缘盒(103);
所述正极绝缘盒(101)内设置有正电极板(102),所述负极绝缘盒(103)内设置有负电极板(104);所述正极绝缘盒(101)和负极绝缘盒(103)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侧接触式的包装后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绝缘盒(101)/负极绝缘盒(103)上连接有第一驱动组件(4),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带动所述正极绝缘盒(101)/负极绝缘盒(103)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侧接触式的包装后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绝缘盒(101)和负极绝缘盒(103)上均连接有第一驱动组件(4),一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分别带动所述正极绝缘盒(101)和负极绝缘盒(103)相对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双侧接触式的包装后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4)包括第一伸缩杆(401)和第一气缸(402),所述第一伸缩杆(401)一端通过连接架(105)与所述正极绝缘盒(101)/负极绝缘盒(10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402)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侧接触式的包装后等离子体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绝缘盒(101)包括第一正极绝缘盒和第二正极绝缘盒,所述负极绝缘盒(103)包括第一负极绝缘盒和第二负极绝缘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卫徐良刘鑫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丰源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