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静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临床针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2702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医临床针灸装置,降低发生误触的可能性,降低使用局限性;包括理疗仪本体,理疗仪本体包括控制箱,控制箱顶部设置有显示屏和多组旋钮;还包括前固定块、后固定块、前转轴、后转轴、遮挡板、锁紧块、支撑块、扇形板、过渡杆、第一弹簧和连接板,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底端分别与控制箱顶侧壁左端的前端和后端连接,前固定块后侧壁和后固定块前侧壁分别设置有前旋转槽和后旋转槽,前转轴和后转轴一端分别插入前旋转槽和后旋转槽内部,支撑块底端与控制箱顶侧壁右端的中央区域连接,支撑块左侧壁设置有锁紧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临床针灸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医临床针灸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中医临床针灸装置是一种在传统中医针灸和电针基础上,结合医学电子工程技术研制成的一种集电针、热灸、捻针手法为一体的治疗仪器,其在医疗器械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中医临床针灸装置包括理疗仪本体,理疗仪本体包括控制箱,控制箱顶部设置有显示屏和多组旋钮;现有的中医临床针灸装置使用时,控制箱输出端设置有针灸理疗片,将针灸理疗片贴在身体上,通过控制箱上的多组旋钮控制理疗片,显示屏上显示相关数据;现有的中医临床针灸装置使用中发现,显示屏和多组旋钮没有防护装置,容易造成人员误触,使用局限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降低发生误触的可能性,降低使用局限性的中医临床针灸装置。本技术的一种中医临床针灸装置,包括理疗仪本体,理疗仪本体包括控制箱,控制箱顶部设置有显示屏和多组旋钮;还包括前固定块、后固定块、前转轴、后转轴、遮挡板、锁紧块、支撑块、扇形板、过渡杆、第一弹簧和连接板,所述前固定块和后固定块底端分别与控制箱顶侧壁左端的前端和后端连接,前固定块后侧壁和后固定块前侧壁分别设置有前旋转槽和后旋转槽,所述前转轴和后转轴一端分别插入前旋转槽和后旋转槽内部,前转轴和后转轴另一端分别与遮挡板前侧壁和后侧壁左端连接,所述锁紧块左端与遮挡板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支撑块底端与控制箱顶侧壁右端的中央区域连接,支撑块左侧壁设置有锁紧槽,并且锁紧槽与支撑块顶侧壁连通,锁紧块右侧壁设置有卡槽,锁紧槽内右侧壁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右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过渡槽,过渡槽与支撑块右侧壁连通,所述过渡杆左端穿过过渡槽和第一弹簧然后与扇形板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一弹簧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扇形板右侧壁和放置槽内右侧壁接触,过渡杆右端与连接板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连接板左侧壁与支撑块右侧壁接触,扇形板左端和右端分别插入卡槽和放置槽内部。本技术的一种中医临床针灸装置,还包括前安装块、后安装块、前旋转杆、后旋转杆和U型杆,所述前安装块和后安装块顶端分别与控制箱底侧壁左半区域的前端和后端连接,前安装块和后安装块的底侧壁右半区域分别设置有前转动槽和后转动槽,并且前转动槽和后转动槽分别与前安装块和后安装块右侧壁连通,U型杆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前旋转孔和后旋转孔,前旋转杆穿过前旋转孔并且前旋转杆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转动槽内前侧壁和内后侧壁连接,后旋转杆穿过后旋转孔并且后旋转杆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转动槽内前侧壁和内后侧壁连接。本技术的一种中医临床针灸装置,还包括第二弹簧,锁紧槽内底侧壁设置有搁置槽,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搁置槽内部,第二弹簧底端与搁置槽内底侧壁连接,第二弹簧顶端与锁紧块底侧壁接触。本技术的一种中医临床针灸装置,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底端与过渡杆顶端连接,过渡槽内顶侧壁设置有左右向连通的滑动槽,限位杆插入滑动槽内部。本技术的一种中医临床针灸装置,所述遮挡板顶侧壁右端的中央区域设置有软垫。本技术的一种中医临床针灸装置,所述遮挡板前侧壁设置有把手。本技术的一种中医临床针灸装置,还包括连接环和拉环,所述连接环与连接板连接,所述拉环穿过连接环。本技术的一种中医临床针灸装置,第一弹簧外侧壁与放置槽内侧壁接触。本技术的一种中医临床针灸装置,所述遮挡板中央区域设置有观察孔,观察孔处设置有透明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控制箱输出端设置有针灸理疗片,将针灸理疗片贴在身体上,通过控制箱上的多组旋钮控制理疗片,显示屏上显示相关数据,在前固定块、后固定块、前转轴和后转轴的相互配合下,遮挡板可转动,扇形板纵向截面形状为扇形,并且扇形板纵向截面积由左往右逐渐增加,使用完毕后,使遮挡板以前转轴和后转轴为轴转动,支撑块旋转插入锁紧槽内部,支撑块插入锁紧槽内部过程中,扇形板插入放置槽的长度逐渐增加,当支撑块底侧壁与锁紧槽内底侧壁接触时,在第一弹簧弹力下,扇形板前端插入卡槽内部,遮挡板将显示屏和多组旋钮遮挡住,起到防误触的作用,需使用时,向右移动连接板,在过渡杆的连接下,扇形板向右移动与卡槽脱离,然后使遮挡板以前转轴和后转轴为轴转动,从而显示屏和多组旋钮露出,降低发生误触的可能性,降低使用局限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前转轴、后转轴和遮挡板的立体图;图3是锁紧块、支撑块、扇形板、过渡杆、第一弹簧、连接板、第二弹簧、限位杆和滑动槽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前安装块、后安装块、前旋转杆、后旋转杆、U型杆和控制箱的连接示意仰视图;图5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附图中标记:1、控制箱;2、显示屏;3、旋钮;4、前固定块;5、后固定块;6、前转轴;7、后转轴;8、遮挡板;9、锁紧块;10、支撑块;11、扇形板;12、过渡杆;13、第一弹簧;14、连接板;15、前安装块;16、后安装块;17、前旋转杆;18、后旋转杆;19、U型杆;20、第二弹簧;21、限位杆;22、软垫;23、把手;24、连接环;25、拉环;26、透明板;27、滑动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中医临床针灸装置,包括理疗仪本体,理疗仪本体包括控制箱1,控制箱1顶部设置有显示屏2和多组旋钮3;还包括前固定块4、后固定块5、前转轴6、后转轴7、遮挡板8、锁紧块9、支撑块10、扇形板11、过渡杆12、第一弹簧13和连接板14,前固定块4和后固定块5底端分别与控制箱1顶侧壁左端的前端和后端连接,前固定块4后侧壁和后固定块5前侧壁分别设置有前旋转槽和后旋转槽,前转轴6和后转轴7一端分别插入前旋转槽和后旋转槽内部,前转轴6和后转轴7另一端分别与遮挡板8前侧壁和后侧壁左端连接,锁紧块9左端与遮挡板8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支撑块10底端与控制箱1顶侧壁右端的中央区域连接,支撑块10左侧壁设置有锁紧槽,并且锁紧槽与支撑块10顶侧壁连通,锁紧块9右侧壁设置有卡槽,锁紧槽内右侧壁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右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过渡槽,过渡槽与支撑块10右侧壁连通,过渡杆12左端穿过过渡槽和第一弹簧13然后与扇形板11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一弹簧13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扇形板11右侧壁和放置槽内右侧壁接触,过渡杆12右端与连接板14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连接板14左侧壁与支撑块10右侧壁接触,扇形板11左端和右端分别插入卡槽和放置槽内部;控制箱输出端设置有针灸理疗片,将针灸理疗片贴在身体上,通过控制箱上的多组旋钮控制理疗片,显示屏上显示相关数据,在前固定块、后固定块、前转轴和后转轴的相互配合下,遮挡板可转动,扇形板纵向截面形状为扇形,并且扇形板纵向截面积由左往右逐渐增加,使用完毕后,使遮挡板以前转轴和后转轴为轴转动,支撑块旋转插入锁紧槽内部,支撑块插入锁紧槽内部过程中,扇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临床针灸装置,包括理疗仪本体,理疗仪本体包括控制箱(1),控制箱(1)顶部设置有显示屏(2)和多组旋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固定块(4)、后固定块(5)、前转轴(6)、后转轴(7)、遮挡板(8)、锁紧块(9)、支撑块(10)、扇形板(11)、过渡杆(12)、第一弹簧(13)和连接板(14),所述前固定块(4)和后固定块(5)底端分别与控制箱(1)顶侧壁左端的前端和后端连接,前固定块(4)后侧壁和后固定块(5)前侧壁分别设置有前旋转槽和后旋转槽,所述前转轴(6)和后转轴(7)一端分别插入前旋转槽和后旋转槽内部,前转轴(6)和后转轴(7)另一端分别与遮挡板(8)前侧壁和后侧壁左端连接,所述锁紧块(9)左端与遮挡板(8)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支撑块(10)底端与控制箱(1)顶侧壁右端的中央区域连接,支撑块(10)左侧壁设置有锁紧槽,并且锁紧槽与支撑块(10)顶侧壁连通,锁紧块(9)右侧壁设置有卡槽,锁紧槽内右侧壁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右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过渡槽,过渡槽与支撑块(10)右侧壁连通,所述过渡杆(12)左端穿过过渡槽和第一弹簧(13)然后与扇形板(11)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一弹簧(13)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扇形板(11)右侧壁和放置槽内右侧壁接触,过渡杆(12)右端与连接板(14)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连接板(14)左侧壁与支撑块(10)右侧壁接触,扇形板(11)左端和右端分别插入卡槽和放置槽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临床针灸装置,包括理疗仪本体,理疗仪本体包括控制箱(1),控制箱(1)顶部设置有显示屏(2)和多组旋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固定块(4)、后固定块(5)、前转轴(6)、后转轴(7)、遮挡板(8)、锁紧块(9)、支撑块(10)、扇形板(11)、过渡杆(12)、第一弹簧(13)和连接板(14),所述前固定块(4)和后固定块(5)底端分别与控制箱(1)顶侧壁左端的前端和后端连接,前固定块(4)后侧壁和后固定块(5)前侧壁分别设置有前旋转槽和后旋转槽,所述前转轴(6)和后转轴(7)一端分别插入前旋转槽和后旋转槽内部,前转轴(6)和后转轴(7)另一端分别与遮挡板(8)前侧壁和后侧壁左端连接,所述锁紧块(9)左端与遮挡板(8)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所述支撑块(10)底端与控制箱(1)顶侧壁右端的中央区域连接,支撑块(10)左侧壁设置有锁紧槽,并且锁紧槽与支撑块(10)顶侧壁连通,锁紧块(9)右侧壁设置有卡槽,锁紧槽内右侧壁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右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过渡槽,过渡槽与支撑块(10)右侧壁连通,所述过渡杆(12)左端穿过过渡槽和第一弹簧(13)然后与扇形板(11)右侧壁中央区域连接,第一弹簧(13)左端和右端分别与扇形板(11)右侧壁和放置槽内右侧壁接触,过渡杆(12)右端与连接板(14)左侧壁中央区域连接,连接板(14)左侧壁与支撑块(10)右侧壁接触,扇形板(11)左端和右端分别插入卡槽和放置槽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临床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安装块(15)、后安装块(16)、前旋转杆(17)、后旋转杆(18)和U型杆(19),所述前安装块(15)和后安装块(16)顶端分别与控制箱(1)底侧壁左半区域的前端和后端连接,前安装块(15)和后安装块(16)的底侧壁右半区域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静冯斯峰梁清熊尤龙李靖
申请(专利权)人:施静冯斯峰梁清熊尤龙李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