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体能提升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体能提升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天枢穴和哑门穴的刺激装置和刺激方法。
技术介绍
在中医中素来讲究通过对身体的穴位进行按摩,来起到养生防病的目的。其中,腹部便是人体的中心和重点部位,经常对其进行按揉能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增强新陈代谢的速度,这也是维护身体健康的主要方法。在肚脐的部位有一个重要的养生穴位——天枢穴,经常对其进行按摩能很好的起到促进肠胃蠕动的目的,加快腹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肠胃中平滑肌的收缩,帮助清理肠道中的毒素,这是防止结肠癌产生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人体体能一种有效手段;哑门穴是治疗舌强不语,暴音,癫痫,癔症,头痛项强首选穴,可按摩,可针灸,能对头重、头痛、顽固性头痛、失眠、精神烦躁、鼻出血、呕吐不止、癫痫、瘫痪等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对这二个穴位的长期刺激、按摩可以调理人体的脾胃肠功能,提高大脑记忆效果,治疗头疼等一系列疾病。现有的按摩装置分为二种,一种为机械式按摩器,一种为电子脉冲按摩器,哑门穴在头顶部后正中线上,第一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后发际凹陷处),传 ...
【技术保护点】
1.佩戴架(1)、固定架(2)、固定带(3)、底座(4)、固定片(5)、调整臂(6)、电极头(7)、脉冲装置(8)、控制器(9)、电池(10)、控制开关(11)、副电极贴片(12)、输出孔(13),固定架(2)上端与佩戴架(1)通过螺丝相连接,固定架(2)下端通过螺丝与底座(4)相连接,固定带(3)两端与佩戴架(1)两侧通过螺丝相连接,固定片(5)与调整臂(6)相连接,调整臂(6)与底座(4)相连接,电极头(7)设置于底座(4)中心位置,所述的电极头(7)为半圆形凸起结构,脉冲装置(8)、控制器(9)、电池(10)均设置于底座(4)内部,控制开关(11)设置于底座(4)侧面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佩戴架(1)、固定架(2)、固定带(3)、底座(4)、固定片(5)、调整臂(6)、电极头(7)、脉冲装置(8)、控制器(9)、电池(10)、控制开关(11)、副电极贴片(12)、输出孔(13),固定架(2)上端与佩戴架(1)通过螺丝相连接,固定架(2)下端通过螺丝与底座(4)相连接,固定带(3)两端与佩戴架(1)两侧通过螺丝相连接,固定片(5)与调整臂(6)相连接,调整臂(6)与底座(4)相连接,电极头(7)设置于底座(4)中心位置,所述的电极头(7)为半圆形凸起结构,脉冲装置(8)、控制器(9)、电池(10)均设置于底座(4)内部,控制开关(11)设置于底座(4)侧面,输出孔(13)设置于底座(4)底部中心位置,副电极贴片(12)通过带插头的导线插入输出孔(13)与底座(4)相连,所述的副电极贴片(12)包含硅胶粘连层(121)、副电极头(122)、电极扣(123)、固定板(124),硅胶粘连层(121)为中空环形结构固定于固定板(124),副电极头(122)为半圆凸起结构,副电极头(122)穿过硅胶粘连层(121)固定于固定板(124),固定板(124)为与副电极头(122)连接部为导电金属,固定板(124)外侧中心设置有内凹卡槽,电极扣(123)中心设置有凸起卡扣,电极扣(123)通过卡扣与固定板(124)上的卡槽相连接,所述固定架(2)为镂空结构,所述的固定片(5)左右对称设置有二组,所述的调整臂(6)左右对称设置有二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能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带(3)包含第一固定带(31)、第二固定带(32)、调节旋钮(33)、调节槽(34)、通气孔(35),第一固定带(31)与第二固定带(32)连接部设置有螺孔,第二固定带(32)与第一固定带(31)连接部设置有调节槽(34),调节旋钮(33)分别贯穿调节槽(34)与螺孔与第一固定带(31)、第二固定带(32)相连接,第一固定带(31)、第二固定带(3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通气孔(35)。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傲,王欣瑶,王海军,赵月琦,周英,刘贡怡,王妍,吴士伟,王宁,赵越,高晨旭,王海玉,张晨熹,
申请(专利权)人:王玉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