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面积3D打印光源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2577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面积3D打印光源散热系统,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嵌设有光源本体,所述光源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排列设置的导热板,所述外壳的背面嵌设安装有至少三个散热扇,所述外壳的底面固定设有散热水管,且散热水管弯曲设置在若干个导热板之间;利用导热板和散热片进行自然散热,当热量积蓄较高时,利用散热扇排风,将外壳内部的热空气通过散热孔吹出,同时利用循环水泵抽取冷却水并经过散热水管,从而对光源本体进行风冷和水冷双重散热,提高光源本体在工作时的散热效果,有效保障了光源本体的使用寿命,同时避免温度过高引起的材料融化,提高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面积3D打印光源散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3D打印
,具体涉及一种大面积3D打印光源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目前,在进行3D打印过程中,需要利用光源本体固化打印时的可粘合材料,但光源本体在长时间的工作后,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积蓄在光源本体内部容易降低光源本体的使用寿命,同时容易引发固化后材料的再次融化,对打印成品具有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面积3D打印光源散热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面积3D打印光源散热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嵌设有光源本体,所述光源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排列设置的导热板,所述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面积3D打印光源散热系统,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嵌设有光源本体(2),所述光源本体(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排列设置的导热板(3),所述外壳(1)的背面嵌设安装有至少三个散热扇(5),所述外壳(1)的底面固定设有散热水管(6),且散热水管(6)弯曲设置在若干个导热板(3)之间,所述散热水管(6)的一端穿过外壳(1)并与冷却水箱(8)上安装的循环水泵(7)相连通,所述循环水泵(7)通过抽水管与冷却水箱(8)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冷却水箱(8)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背面,所述散热水管(6)的另一端与冷却水箱(8)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光源本体(2)的内部通过连通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面积3D打印光源散热系统,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嵌设有光源本体(2),所述光源本体(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排列设置的导热板(3),所述外壳(1)的背面嵌设安装有至少三个散热扇(5),所述外壳(1)的底面固定设有散热水管(6),且散热水管(6)弯曲设置在若干个导热板(3)之间,所述散热水管(6)的一端穿过外壳(1)并与冷却水箱(8)上安装的循环水泵(7)相连通,所述循环水泵(7)通过抽水管与冷却水箱(8)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冷却水箱(8)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背面,所述散热水管(6)的另一端与冷却水箱(8)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光源本体(2)的内部通过连通管(10)与密封筒(1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密封筒(11)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所述光源本体(2)内部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9),所述外壳(1)内部位于密封筒(11)的下方固定设有电路板(18),且电路板(18)上分别设有单片机(20)、计时器(21)和预警模块(22),所述温度传感器(19)的输出端与单片机(2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20)的输出端与计时器(2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计时器(21)的输出端与预警模块(2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散热扇(5)、循环水泵(7)、温度传感器(19)和电路板(18)分别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面积3D打印光源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杨李根吴涛林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丰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