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踝足矫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57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踝足矫形器,包括固定架单元,固定架单元包括用于包裹人体脚掌的第一固定件以及连接在第一固定件上的用于包裹人体腿部的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固定带,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凹口,该弧形凹口使得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夹角可以在预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以及两个夹角调节单元,用于对夹角的大小进行调节,其中,夹角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螺杆,第一连接件固定在第一固定件上,第二连接件固定在第二固定件上,螺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螺栓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踝足矫形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踝足矫形器。
技术介绍
踝足功能障碍通常是由于交通事故、先天残疾、疾病以及意外伤害等原因造成的踝足功能障碍,给患者的正常行走带来困难和痛苦。针对踝足功能障碍问题,有时通过手术治疗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或者保证维持手术效果困难,往往治疗过程痛苦,经济负担较重等等问题。而通过非手术方法常用石膏加以矫正,但是石膏不透气,自重很重,观察不变,随着治疗的进程没法及时调整角度,耗时耗力,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矫形效果较为明显、使用方法简便、功能更全同时在矫形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还能适度移动的踝足矫形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踝足矫形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踝足矫形器,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固定架单元,包括用于包裹人体脚掌的第一固定件以及连接在第一固定件上的用于包裹人体腿部的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固定带,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凹口,该弧形凹口使得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夹角可以在预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以及两个夹角调节单元,用于对夹角的大小进行调节,其中,夹角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螺杆,第一连接件固定在第一固定件上,第二连接件固定在第二固定件上,螺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螺栓连接。在本技术提供的踝足矫形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固定带为魔术贴,并且魔术贴上固定有可透气性垫片。在本技术提供的踝足矫形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魔术贴固定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连接部位的外侧,并且魔术贴上固定有固定环。在本技术提供的踝足矫形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内连接处固定有垫片,用于调节不同人的脚型和固定架的配合。在本技术提供的踝足矫形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一体成型。在本技术提供的踝足矫形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预定范围为60°~120°。在本技术提供的踝足矫形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第一连接件固定在远离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连接处的第一固定件的端部处,第二连接件固定在远离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连接处的第二固定件的端部处。在本技术提供的踝足矫形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螺杆上分为不同颜色区域。在本技术提供的踝足矫形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固定架单元通过热塑法或3D打印制成。技术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技术所涉及的踝足矫形器,因为包括固定架单元,固定架单元包括用于包裹人体脚掌的第一固定件以及连接在第一固定件上的用于包裹人体腿部的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固定带,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凹口,该弧形凹口使得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夹角可以在预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以及两个夹角调节单元,用于对夹角的大小进行调节,其中,夹角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螺杆,第一连接件固定在第一固定件上,第二连接件固定在第二固定件上,螺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螺栓连接。所以,本技术通过夹角调节单元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沿着螺杆进行调节,将踝足逐步调至正常的功能角度,而且矫正效果非常明显同时在矫形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还能适度移动,同时也可以应临床需要方便拆卸或打开用于清创、换药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踝足矫形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踝足矫形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踝足矫形器作具体阐述。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踝足矫形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踝足矫形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踝足矫形器100包括固定架单元10和夹角调节单元20,固定架单元10包括用于包裹人体脚掌的第一固定件11以及连接在第一固定件11上的用于包裹人体腿部的第二固定件12。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为一体成型,在拐角部位设置有弧形凹口13。第一魔术贴14固定在远离拐角部位的第二固定件12的端部处,第二魔术贴15固定在拐角部位的外侧,第一魔术贴14和第二魔术贴15上均固定有固定环16,并且第二魔术贴15上套设有可透气性垫片。第一魔术贴14和第二魔术贴15均包括子面和母面,将子面穿过固定环16,然后对折压紧在母面上进行固定。拐角部位的内侧还放置有垫片,用于调节不同人的脚型和拐角部位的配合。夹角调节单元20用于对弧形凹口13夹角的大小进行调节,并且具有相互平行的两个夹角调节单元20,由于两个夹角调节单元20的结构完全相同,此处只对一个夹角调节单元20进行说明。夹角调节单元20包括第一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2以及螺杆23,第一连接件21和第二连接件22的结构完全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连接件21固定在远离拐角的第一固定件11的端部处,第二连接件22固定在远离拐角的第二固定件12的端部处,此处只对第一连接件21进行说明。第一连接件21包括铆钉、L形片、六角螺母以及蝴蝶螺母。L形片包括第一片体211和第二片体212。铆钉将第一片体211和远离拐角的第一固定件11的端部处进行固定连接。第一片体211的棱边和第二片体212的棱边垂直连接。第二片体212的中间部位具有圆形通孔,螺杆23穿设在圆形通孔中,蝴蝶螺母和六角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和螺杆23相固定,并且分别固定在第二片体212的两侧。第一连接件21的蝴蝶螺母和六角螺母与第二连接件22的蝴蝶螺母和六角螺母相互调整能够使得弧形凹口13在60°~120°范围内进行调整。螺杆23上分为不同颜色区域,便于识别不同区域及数值距离,从而调节螺杆23距离,进而调节弧形凹口13的夹角大小。在本实施例中的踝足矫形器的使用方法:打开魔术贴的子母面,将夹角调节单元20调整至最大角度处,将患者的踝足放入踝足矫正器中,根据患者的足跟处适当调整垫片位置,紧扣魔术贴,根据踝足扭曲角度适当调整蝴蝶螺母和六角螺母,使得第一固定件11的第二片体212和第二固定件12的第二片体212距离进行改变,进而调整第一固定件11和第二固定件12之间弧形凹口13的夹角大小,锁死蝴蝶螺母和六角螺母,将所固定位置紧密贴合在支撑单元上,以后根据踝关节活动情况及时进行相应调整,直至患者的踝足恢复至正常的功能角度。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根据本技术所涉及的踝足矫形器,因为包括固定架单元,固定架单元包括用于包裹人体脚掌的第一固定件以及连接在第一固定件上的用于包裹人体腿部的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固定带,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凹口,该弧形凹口使得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夹角可以在预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以及两个夹角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架单元,包括用于包裹人体脚掌的第一固定件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的用于包裹人体腿部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凹口,该弧形凹口使得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夹角可以在预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以及/n两个夹角调节单元,用于对所述夹角的大小进行调节,/n其中,所述夹角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螺杆,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螺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架单元,包括用于包裹人体脚掌的第一固定件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的用于包裹人体腿部的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凹口,该弧形凹口使得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夹角可以在预定范围内进行调整;以及
两个夹角调节单元,用于对所述夹角的大小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夹角调节单元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螺杆,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件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件上,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螺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固定带为魔术贴,并且魔术贴上固定有可透气性垫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踝足矫形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魔术贴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的连接部位的外侧,并且所述魔术贴上固定有固定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蓉孙凯利陈杰张敏敏杨骅路小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海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