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发泡制品注塑方法及注塑机技术

技术编号:2492564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发泡制品注塑方法及注塑机,涉及塑料注塑成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普通注塑机难于获得高精度发泡制品的技术问题,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注塑机合模后得到模具型腔;步骤2、发泡改性原料与发泡剂按比例混合均匀,通过料斗注入到注塑机料筒内,并熔融塑化得到可发泡的熔融聚合物、把可发泡的熔融聚合物注射到模具型腔内;步骤3、注射完毕后,通过开模距离调整装置预先设定一个微开模距离,聚合物熔体发泡充满模具型腔,得到发泡制品;步骤4、冷却定型后,注塑机进行开模及顶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开模距离调整装置能够设定一个精确的微开模距离,使普通的注塑机达到精度较高的微开模距离,这种方式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发泡制品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发泡制品注塑方法及注塑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注塑成型
,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高精度发泡制品注塑方法及注塑机。
技术介绍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目前,高精度发泡制品主要通过全电动三板式注塑机或者两板式液压注塑机进行制备。由于全电动三板式注塑机或者两板式液压注塑机价格相对于普通的液压三板式注塑机价格高很多,造成了高精度发泡制品的总体成本大幅上升,导致高精度发泡制品的竞争力下降。国内外专利主要是通过限位机构对微开模过程进行锁住来实现的,由于微开模过程的压力大及运动冲量大,限位机构的使用寿命短且限位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普通注塑机难于获得高精度发泡制品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精度发泡制品注塑方法及注塑机。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发泡制品注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注塑机合模后得到模具型腔;步骤2、发泡改性原料与发泡剂按比例混合均匀,通过料斗注入到注塑机料筒内,并熔融塑化得到可发泡的熔融聚合物;步骤3、把可发泡的熔融聚合物注射并填充满模具型腔,注射完毕后,通过开模距离调整装置预先设定一个微开模距离,模具型腔体积扩大,可发泡的熔融聚合物瞬间发泡并充满扩大后的模具型腔;步骤4、发泡制品冷却定型后,注塑机进行开模及顶出发泡制品。更优的,步骤3中,开模距离调整装置为设置在注塑机尾板上的调模机构,注射完毕后,注塑机即刻进行微开模动作,微开模的距离为X0,然后调模机构进行调模后退,调模后退到设定值X1,此时,模具动模和模具定模之间的距离为X0+X1,注塑机进行第二次合模,合模距离为X0,使得模具动模和模具定模之间得到设定的微开模距离X1。更优的,步骤3中,开模距离调整装置为设置在注塑机动模板和注塑机定模板之间的限位装置,注射完毕后,注塑机即刻进行微开模动作,微开模的距离为X0,此时限位装置的内部间距为X0,调整限位装置内部间距为X0-X1,微开模距离X0大于限位装置运动距离X1,注塑机进行第二次合模,合模距离为X0-X1;使得模具动模和模具定模之间得到设定的微开模距离X1。一种实施高精度发泡制品注塑方法的注塑机,包括注塑机拉杆和依次设置在注塑机拉杆上的注塑机尾板、注塑机动模板和注塑机定模板,注塑机动模板和注塑机定模板之间设置有模具动模和模具定模,模具动模固定在注塑机动模板上,模具定板固定在注塑机定模板上,所述的模具动模和模具定模合模后构成模具型腔,所述的注塑机尾板上设置有带动注塑机动模板沿注塑机拉杆往复运动的伸缩驱动机构,还包括可以调整微开模设定距离的调整装置,限位装置也可以安装在模具上。更优的,所述开模距离调整装置为可以调整注塑机尾板在注塑机拉杆上位置的调模机构,所述的调模机构固定设置在注塑机尾板上远离注塑机动模板一侧,且调模机构通过螺纹方式套设在注塑机拉杆上。更优的,开模距离调整装置为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注塑机动模板和注塑机定模板顶部的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安装座一上固定设置有限位杆一,所述安装座二活动设置有限位杆二,限位杆一和限位杆二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安装座二上设置有可以带动限位杆二水平往复运动的限位装置驱动机构。更优的,所述限位装置上安装有提高限位装置的使用寿命与限位精度的压力检测元件,注塑机控制系统根据压力检测元件反馈的信号,闭环控制注塑机第二次合模的速度和压力,极大提高注塑机限位装置和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更优的,所述的伸缩驱动机构为注塑机合模油缸或电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普通的注塑机上设置开模距离调整装置,开模距离调整装置能够设定一个精确的微开模距离,使普通的注塑机达到精度较高的微开模距离,不用使用昂贵的全电动三板式注塑机或者两板式液压注塑机,这种方式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发泡制品的竞争力。2、本专利技术的开模距离调整装置公开了两种辅助机构,一种是设置在注塑机尾板上的调模机构,通过调模机构后退来设置精确的微开模距离,本方案中调模机构是通过螺纹方式来调节精确的微开模距离;第二种是在注塑机定/动模板上设置限位装置,通过限位装置驱动机构调整限位装置的限位距离,这两种方式的辅助机构都是结构较简单、并且能达到较高的精度,同时生产制造成本低。3、限位装置上安装有压力检测元件,可以提高限位装置的使用寿命与限位精度,运动距离依据制品减重幅度调整。附图说明图1是带调模机构的注塑机的合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带调模机构的注塑机的微开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带调模机构的注塑机的调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带调模机构的注塑机的达到微开模设定距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带调模机构的注塑机的开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带限位装置的注塑机的合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带限位装置的注塑机的微开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带限位装置的注塑机的调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带限位装置的注塑机的达到微开模设定距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带限位装置的注塑机的开模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注塑机定模板,2-模具定模,3-模具动模,4-注塑机动模板,5-注塑机拉杆,6-伸缩驱动机构,7-注塑机尾板,8-调模机构,9-限位装置驱动机构,10-限位杆二,11-限位杆一,S-为锁模完成后,尾板面到拉杆端面的距离。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实施例1如图1到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精度发泡制品注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注塑机合模后得到模具型腔;步骤2、发泡改性原料与发泡剂按比例混合均匀,通过料斗注入到注塑机料筒内,并熔融塑化得到可发泡的熔融聚合物;步骤3、把可发泡的熔融聚合物注射并填充满模具型腔;注射完毕后,通过开模距离调整装置预先设定一个微开模距离,开模距离调整装置为设置在注塑机尾板7上的调模机构8,注塑机即刻进行微开模动作,微开模的距离为X0,然后调模机构8进行调模后退,调模后退到设定值X1,此时,模具动模3和模具定板2之间的距离为X0+X1,注塑机在进行合模,合模距离为X0,使得模具动模3和模具定板2之间得到设定的微开模距离X1,聚合物熔体发泡充满模具型腔,得到发泡制品;步骤4、发泡制品冷却定型后,注塑机进行开模及顶出发泡制品,调模机构8复位,下一个循环周期开始。实施例2如图6到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发泡制品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1、注塑机合模后得到模具型腔;/n步骤2、发泡改性原料与发泡剂按比例混合均匀,通过料斗注入到注塑机料筒内,并熔融塑化得到可发泡的熔融聚合物;/n步骤3、把可发泡的熔融聚合物注射到模具型腔内;注射完毕后,通过开模距离调整装置设定一个微开模距离,可发泡的熔融聚合物发泡充满模具型腔,得到发泡制品;/n步骤4、发泡制品冷却定型后,注塑机进行开模及顶出发泡制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发泡制品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注塑机合模后得到模具型腔;
步骤2、发泡改性原料与发泡剂按比例混合均匀,通过料斗注入到注塑机料筒内,并熔融塑化得到可发泡的熔融聚合物;
步骤3、把可发泡的熔融聚合物注射到模具型腔内;注射完毕后,通过开模距离调整装置设定一个微开模距离,可发泡的熔融聚合物发泡充满模具型腔,得到发泡制品;
步骤4、发泡制品冷却定型后,注塑机进行开模及顶出发泡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发泡制品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开模距离调整装置为设置在注塑机尾板(7)上的调模机构(8),注射完毕后,注塑机即刻进行微开模动作,微开模的距离为X0,然后调模机构(8)进行调模后退,调模后退到设定值X1,此时,模具动模(3)和模具定板(2)之间的距离为X0+X1,注塑机进行第二次合模,合模距离为X0,使得模具动模(3)和模具定模(2)之间得到设定的微开模距离X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发泡制品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开模距离调整装置为设置在注塑机动模板(4)和注塑机定模板(1)之间的限位装置,注射完毕后,注塑机即刻进行微开模动作,微开模的距离为X0,此时限位装置的内部间距为X0,调整限位装置内部间距为X0-X1,微开模距离X0大于限位装置运动距离,注塑机进行第二次合模,合模距离为X0-X1;使得模具动模(3)和模具定模(2)之间得到设定的微开模距离X1。


4.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精度发泡制品注塑方法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机拉杆(5)和依次设置在注塑机拉杆(5)上的注塑机尾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团辉曾祥补李胜男朱能贵沈超何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