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伤口放射性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2452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伤口放射性探测装置,包括屏蔽壳体和手持筒,屏蔽壳体和手持筒通过鹅颈管连接,屏蔽壳体内固定安装有PIPS探测器,屏蔽壳体远离鹅颈管的一端为敞口结构,PIPS探测器的探测端面朝向屏蔽壳体敞口端并裸露在外,手持筒上设置有指示灯和电源开关,手持筒内设置有电子线路板和供电电源,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电荷灵敏前置放大电路和主放大器,PIPS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荷灵敏前置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鹅颈管套设在导线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PIPS探测器,探测效率高且体型小,便于存放与携带,采用鹅颈管连接屏蔽壳体和手持筒,可以多角度调节PIPS探测器位置,探测普通探伤探头无法探测的位置,单手操作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伤口放射性探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伤口放射性探测
,具体涉及一种伤口放射性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伤口放射性测量本质上是表面污染测量,而现有的表面污染测量装置,探测面积较大,导致伤口放射性探测装置体积大,重量大,便携性比较差,且不适合单人操作;探头大多为圆柱型直筒,若管道已安装使用,有些特殊弯折区域可能无法使用,导致现有伤口放射性探测装置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对人体伤口的探测上,常见探头一般只能探测裸露皮肤上的伤口,如若探测人的鼻腔、耳道、口腔内等存在伤口地方,普通探头则无法对其进行探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伤口放射性探测装置,其设计新颖合理,采用PIPS探测器,探测效率高且体型小,便于存放与携带,采用鹅颈管连接屏蔽壳体和手持筒,可以多角度调节PIPS探测器位置,探测普通探伤探头无法探测的位置,单手操作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伤口放射性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壳体和手持筒,屏蔽壳体和手持筒通过鹅颈管连接,屏蔽壳体内固定安装有PIPS探测器,屏蔽壳体远离鹅颈管的一端为敞口结构,PIPS探测器的探测端面朝向屏蔽壳体敞口端并裸露在外,手持筒上设置有指示灯和电源开关,手持筒内设置有电子线路板和供电电源,所述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和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器且用于处理PIPS探测器探测信号的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荷灵敏前置放大电路和主放大器,PIPS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荷灵敏前置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主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指示灯与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源开关串联在供电电源给微控制器供电的供电回路中;所述导线的一端与PIPS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穿过鹅颈管且伸入至手持筒内与电荷灵敏前置放大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上述的一种伤口放射性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IPS探测器的探头端面的面积为1cm2~2cm2,PIPS探测器的长度为20mm。上述的一种伤口放射性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鹅颈管的外径为2.5mm~6mm。上述的一种伤口放射性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灵敏前置放大电路包括电阻R11,所述电阻R11的一端与PIPS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分五路,一路与并联的电阻R16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并联的电阻R16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并联的电阻R19和电容C3,并联的电阻R19和电容C3通过并联的电阻R23和电容C4与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第二路与结型场效应管D1的栅极连接,第三路与结型场效应管D2的栅极连接,第四路与结型场效应管D3的栅极连接,第五路与结型场效应管D4的栅极连接,结型场效应管D1、结型场效应管D2、结型场效应管D3和结型场效应管D4的源极均通过电阻R24接地,结型场效应管D1、结型场效应管D2、结型场效应管D3和结型场效应管D4的漏极均与NPN三极管D5的基极连接,结型场效应管D1的漏极依次通过电阻R4、电阻R2和电阻R1与12V电源连接,NPN三极管D5的集电极经电阻R3与电阻R4和电阻R2的连接端连接,NPN三极管D5的发射极与PNP三极管D6的发射极连接,PNP三极管D6的基极分两路,一路经并联的电阻R5和电容C5与电阻R4和电阻R2的连接端连接,另一路经电阻R12与NPN三极管D7的基极连接,PNP三极管D6的集电极和NPN三极管D7的集电极连接,NPN三极管D7的基极经并联的电阻R21和电容C6与-12V电源连接,NPN三极管D7的发射极经电阻R22与-12V电源连接,PNP三极管D6的集电极和NPN三极管D7的集电极的连接端与电阻R13的一端连接。上述的一种伤口放射性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放大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反相积分放大器和同相积分放大器,所述反相积分放大器包括运算放大器U1B,所述运算放大器U1B的反相输入端经电容C7与电阻R13的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B的同相输入端分两路,一路经电阻R9与电阻R2和电阻R1的连接端连接,另一路经电阻R20与-12V电源连接,运算放大器U1B的输出端分两路,一路通过并联的电阻R7和电容C9与运算放大器U1B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另一路与电阻R15的一端连接;所述同相积分放大器包括运算放大器U1A,所述运算放大器U1A的同相输入端与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A的反相输入端通过依次连接的电阻R17和电容C13接地,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分两路,一路通过并联的电阻R8和电容C14与运算放大器U1A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另一路经电阻R14的输出信号与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上述的一种伤口放射性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为ARM微控制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采用PIPS探测器,探测效率高且体型小,便于存放与携带,采用鹅颈管连接屏蔽壳体和手持筒,可以多角度调节PIPS探测器位置,鹅颈管经弯折后形状固定,定型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2、本技术通过设置信号处理电路,且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电荷灵敏前置放大电路、反相积分放大器和同相积分放大器,电荷灵敏前置放大电路、反相积分放大器和同相积分放大器共同作用将PIPS探测器传输回来的电荷信号转换成相位相反且幅度增大的电压信号,便于控制器数据采,可靠稳定,使用效果好。3、本技术设计新颖合理,提升伤口放射性探测装置的便携性的同时增强它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鹅颈管可任意弯折,便于收整,且可以实现单手操作,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设计新颖合理,采用PIPS探测器,探测效率高且体型小,便于存放与携带,采用鹅颈管连接屏蔽壳体和手持筒,可以多角度调节PIPS探测器位置,探测普通探伤探头无法探测的位置,单手操作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图4为本技术信号处理电路的电路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屏蔽壳体;2—鹅颈管;3—手持筒;4—指示灯;5—电源开关;6—PIPS探测器;7—电荷灵敏前置放大电路;8—主放大器;9—微控制器;10—供电电源。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屏蔽壳体1和手持筒3,屏蔽壳体1和手持筒3通过鹅颈管2连接,屏蔽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PIPS探测器6,屏蔽壳体1远离鹅颈管2的一端为敞口结构,PIPS探测器6的探测端面朝向屏蔽壳体1敞口端并裸露在外,手持筒3上设置有指示灯4和电源开关5,手持筒3内设置有电子线路板和供电电源10,所述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9和与所述微控制器9连接器且用于处理PIPS探测器6探测信号的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伤口放射性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壳体(1)和手持筒(3),屏蔽壳体(1)和手持筒(3)通过鹅颈管(2)连接,屏蔽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PIPS探测器(6),屏蔽壳体(1)远离鹅颈管(2)的一端为敞口结构,PIPS探测器(6)的探测端面朝向屏蔽壳体(1)敞口端并裸露在外,手持筒(3)上设置有指示灯(4)和电源开关(5),手持筒(3)内设置有电子线路板和供电电源(10),所述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9)和与所述微控制器(9)连接器且用于处理PIPS探测器(6)探测信号的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荷灵敏前置放大电路(7)和主放大器(8),PIPS探测器(6)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荷灵敏前置放大电路(7)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主放大器(8)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控制器(9)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指示灯(4)与微控制器(9)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源开关(5)串联在供电电源(10)给微控制器(9)供电的供电回路中;所述导线的一端与PIPS探测器(6)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穿过鹅颈管(2)且伸入至手持筒(3)内与电荷灵敏前置放大电路(7)的信号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伤口放射性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壳体(1)和手持筒(3),屏蔽壳体(1)和手持筒(3)通过鹅颈管(2)连接,屏蔽壳体(1)内固定安装有PIPS探测器(6),屏蔽壳体(1)远离鹅颈管(2)的一端为敞口结构,PIPS探测器(6)的探测端面朝向屏蔽壳体(1)敞口端并裸露在外,手持筒(3)上设置有指示灯(4)和电源开关(5),手持筒(3)内设置有电子线路板和供电电源(10),所述电子线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9)和与所述微控制器(9)连接器且用于处理PIPS探测器(6)探测信号的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荷灵敏前置放大电路(7)和主放大器(8),PIPS探测器(6)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电荷灵敏前置放大电路(7)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主放大器(8)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控制器(9)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指示灯(4)与微控制器(9)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源开关(5)串联在供电电源(10)给微控制器(9)供电的供电回路中;所述导线的一端与PIPS探测器(6)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穿过鹅颈管(2)且伸入至手持筒(3)内与电荷灵敏前置放大电路(7)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放射性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IPS探测器(6)的探头端面的面积为1cm2~2cm2,PIPS探测器(6)的长度为20mm。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放射性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鹅颈管(2)的外径为2.5mm~6m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伤口放射性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灵敏前置放大电路(7)包括电阻R11,所述电阻R11的一端与PIPS探测器(6)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分五路,一路与并联的电阻R16和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并联的电阻R16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并联的电阻R19和电容C3,并联的电阻R19和电容C3通过并联的电阻R23和电容C4与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第二路与结型场效应管D1的栅极连接,第三路与结型场效应管D2的栅极连接,第四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旭黄浩坤李鹏刘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中核核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