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改性高吸附性TiO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332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56
一种PDA改性高吸附性T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DA改性高吸附性TiO2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聚多巴胺(PDA)与二氧化钛(TiO2)纤维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
技术背景砷在水体中以有机砷和无机砷两种形态存在,主要包括一甲基胂、二甲基胂(生物砷化合物)和As(Ⅴ)、As(Ⅲ)的形式,其中以无机态砷居多。目前,对于污染水体中砷的去除方法有很多,比如离子交换法,膜过滤,光催化氧化法,吸附法等。其中,离子交换法会产生大量废液且周期较长;膜过滤法的成本较高,且膜过滤法通常对其去除效果较差;膜过滤法与混凝法,产生含砷污泥,造成二次污染。光催化氧化法兼具吸附及催化氧化去除的能力,且无副产物产生,去除周期短,采用光催化氧化法去除地下水中的砷污染物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锐钛型二氧化钛(TiO2)由于其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光催化性且廉价易得,使其成为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剂材料。TiO2粉末存在回收困难问题,使其在水处理中难以实现工业化应用。TiO2纤维的出现解决了回收难的问题,且拥有优异光催化活性。但TiO2纤维比表面积小,吸附富集能力较弱,且光催化过程中,光生电子空穴对易复合,严重限制了实际应用。为此,利用TiO2作为光催化剂处理水体中砷污染物,还需优化TiO2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TiO2纤维在处理水体中砷污染物方面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吸附性能强,有利于在光催化过程中光生电子分离的PDA改性高吸附性TiO2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同时提供该PDA改性高吸附性TiO2纤维催化剂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PDA改性高吸附性TiO2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以四氢呋喃为溶剂,以乙酰乙酸乙酯作为螯合剂,获得纺丝液,离心纺丝得到TiO2纤维前驱体(也可经热处理继续得到TiO2纤维),最后将不同质量的DA(多巴胺)自聚到TiO2纤维前驱体表面((或TiO2纤维表面))。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TiO2纤维前驱体:①将四氢呋喃、钛酸四丁酯及乙酰乙酸乙酯按照20-30∶15-25∶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通过加热回流制得溶液A;②将去离子水与四氢呋喃按照1∶100-11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得溶液B;③将B溶液与A溶液混合,制得溶液C,其中B溶液中四氢呋喃的体积为A溶液与的体积的7-11倍;④将溶液C旋转蒸发,溶液粘度达到5Pa·S~10Pa·S后,冷却,离心甩丝得到TiO2纤维前驱体;(2)将步骤(1)得到的TiO2纤维前驱体与多巴胺(DA)以质量比20∶1~3∶1的比例加入到浓度200~1000mg/L的缓冲溶液中,调节缓冲溶液的pH至7.5-8.5,室温下振荡24~48小时,使多巴胺(DA)自聚到TiO2纤维前驱体表面,离心分离获得PDA/TiO2纤维前驱体;(3)通过煅烧对PDA/TiO2纤维前驱体进行热处理,煅烧温度为400~800℃煅烧时长为10小时~15小时,获得PDA/TiO2纤维;即PDA改性高吸附性TiO2纤维催化剂。所述步骤(1)的①中加热回流的温度为100-120℃。所述步骤(1)的②中B溶液与A溶液混合制得溶液C的过程是:将溶液B以每秒2-4滴的速度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到溶液A中,滴加完毕,氮气氛围下加热回流,温度设为100℃-120℃,45-75分钟后停止加热,制得溶液C,将溶液C冷却至室温。所述步骤(1)的④中的旋转蒸发是在水浴温度为40℃-60℃、转速100转/分钟-120转/分钟、真空度0.08MPa-0.1MPa以及全封闭条件下进行。所述步骤(2)中的缓冲溶液是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碱)水溶液。所述步骤(2)中的缓冲溶液中每100ml加入TiO20.45g-3g。上述方法制备的PDA/TiO2纤维作为催化剂,用于去除水体中的砷污染物:按0.1~0.5g与100mL的比例将PDA/TiO2纤维加入到含砷污染物的水体中,水体中砷污染物的浓度为2mg/L-3mg/L,当污染物达到吸附平衡后,进行光催化,将砷污染物最终氧化为As(Ⅴ),降低污染物毒性,实现对砷污染物的处理。本专利技术将多巴胺(DA)与TiO2纤维结合,通过自聚作用在TiO2纤维表面形成聚多巴胺(PDA)薄层,主要实现将DA有效的聚合在TiO2纤维表面,形成PDA涂层。因为PDA丰富的羟基和氨基官能团,既提高了TiO2纤维的吸附性能,又有利于在光催化过程中光生电子的分离,最终实现对砷污染物的吸附,使其以低毒性的形态被去除。因为PDA上存在的羟基官能团和氨基官能团可与金属物质、非金属物质及有机物形成共价和非共价结合。在处理过程中,改性后得到的PDA/TiO2纤维因PDA丰富的官能团而显著增强了其对于砷污染的吸附作用,实现对As(Ⅲ)的吸附富集。在光催化过程中,PDA因捕获电子而抑制光生电子的复合提高了光催化氧化效率,光催化作用将水体中As(Ⅲ)氧化为As(Ⅴ),最终将砷污染物以低毒性的形态从水体中去除。本专利技术通过将DA自聚到TiO2纤维表面,改善了TiO2纤维对污染物吸附性差的问题,PDA/TiO2纤维相对于单纯TiO2纤维对于砷的去除率提高了30%左右。PDA改性后的催化剂稳定无毒,成本低,更有利于光催化过程中光生电子的分离;对不同形态的砷污染物进行吸附,进一步进行光催化氧化处理,对于砷的氧化能力有一定提高;以TiO2纤维作为基体材料聚合DA,易于回收。附图说明图1是TiO2纤维与DA聚合前后的FTIR图。其中DA为多巴胺,PDA为聚多巴胺,TiO2为二氧化钛纤维。图2是TiO2纤维与DA聚合前后的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比图。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1)量取25mL四氢呋喃、20mL钛酸四丁酯和1mL乙酰乙酸乙酯依次加入500mL的四口烧瓶中,摇匀。在100℃下,加热回流1小时,制得溶液A。(2)量取200mL四氢呋喃,置于分液漏斗中,将2mL的去离子水加到四氢呋喃中,充分摇匀,制得溶液B。(3)将溶液B以每秒2滴的速度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到溶液A中。滴加完毕,氮气氛围下加热回流,温度设为100℃,60分钟后停止加热,制得溶液C,将溶液C冷却至室温。(4)将溶液C中的上清液旋转蒸发,水浴温度为50℃,转速100r/min,真空度0.095MPa,全封闭,达到8Pa·S粘度后,将其放入水中冷却,再经过离心甩丝得到TiO2纤维前驱体。(5)将500mgTris碱(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加水溶解,配置成浓度500mg/L,再利用盐酸调节溶液pH值为8.5,得到缓冲溶液。(6)将DA自聚到TiO2纤维前驱体表面。取200mL缓冲液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2.25gTiO2和150mgDA(两者质量比为15:1),在室温下振荡40小时。(7)通过抽滤除去缓冲液及未聚合到TiO2纤维前驱体表面的PDA溶液,离心分离得到PDA/TiO2纤维前驱体,用超纯水清洗,在105℃的烘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DA改性高吸附性Ti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DA改性高吸附性TiO2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TiO2纤维前驱体:
①将四氢呋喃、钛酸四丁酯及乙酰乙酸乙酯按照20-30∶15-25∶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通过加热回流制得溶液A;
②将去离子水与四氢呋喃按照1∶100-11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得溶液B;
③将B溶液与A溶液混合,制得溶液C;其中B溶液中四氢呋喃的体积为A溶液与的体积的7-11倍;
④将溶液C旋转蒸发,溶液粘度达到5Pa·S~10Pa·S后,冷却,离心甩丝得到TiO2纤维前驱体;
(2)将步骤(1)得到的TiO2纤维前驱体与多巴胺(DA)以质量比20∶1~3∶1的比例加入到浓度200~1000mg/L的缓冲溶液中,调节缓冲溶液的pH至7.5-8.5,室温下振荡24~48小时,使多巴胺(DA)自聚到TiO2纤维前驱体表面,离心分离获得者PDA/TiO2纤维前驱体;
(3)通过煅烧对PDA/TiO2纤维前驱体进行热处理,煅烧温度为400~800℃煅烧时长为10小时~15小时,获得PDA/TiO2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DA改性高吸附性TiO2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的①中加热回流的温度为100-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翔宋娟梅刘学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淄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