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的颈椎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31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颈椎枕,包括包覆层和填充密度为10%~90%的填充体,所述填充体位于包覆层内,且所述包覆层与填充体一体成形,所述填充体为以下任意一种或组合:1)线性填充体;2)波浪式填充体;3)圆形填充体;4)椭圆填充体;5)蜂窝状填充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调整填充体的填充密度及选择适当类型的填充体来调整软硬度,从而满足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的颈椎枕
本技术涉及颈椎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颈椎枕。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枕头是非常重要的床上用品,用于睡眠中支撑颈椎和头部,枕头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市面上枕头的主要材质有荞麦枕、羽绒枕、记忆棉枕、乳胶枕等,绝大部分都是批量化生产,形状相对固定;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颈椎曲度,而且在仰卧和侧卧方向上颈椎曲度也不同,枕头太高、太低或者形状不匹配个体的颈椎曲度,都不利于睡眠及颈椎健康;而且传统的荞麦枕、羽绒枕、记忆棉枕、乳胶枕的枕芯都难以清洗,使用时间长了容易滋生细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软硬可调,与颈椎贴合度高的基于3D打印的颈椎枕。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基于3D打印的颈椎枕,包括包覆层和填充密度为10%~90%的填充体,所述填充体位于包覆层内,且所述包覆层与填充体一体成形,所述填充体为以下任意一种或组合:1)线性填充体;2)波浪式填充体;3)圆形填充体;4)椭圆填充体;5)蜂窝状填充体。优选的,所述颈椎枕包含仰卧区和侧卧区,所述仰卧区和侧卧区之间通过过渡区连接;在与颈椎枕的轴线平行的同一截面中,所述仰卧区的高度小于侧卧区的高度。优选的,所述颈椎枕包含仰卧区和侧卧区;在与颈椎枕的轴线平行的同一截面中,所述仰卧区的高度与侧卧区的高度相等。优选的,当所述颈椎枕的上部填充体和下部填充体相同时,上部填充体的填充密度小于下部填充体的填充密度。优选的,当所述颈椎枕的上部和下部的填充密度相等时,所述颈椎枕的上部填充体为线性填充体或波浪式填充体,所述颈椎枕的下部填充体为圆形填充体或椭圆填充体或蜂窝填充体。优选的,所述颈椎枕的上部硬度小于下部硬度。优选的,所述颈椎枕采用柔性材料或半刚性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柔性材料为硬度小于或等于邵氏硬度92A的弹性材料;所述半刚性材料为硬度大于邵氏硬度92A的弹性体材料或尼龙11或尼龙12材料。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1、本技术的基于3D打印的颈椎枕可通过调整填充体的填充密度及选择适当类型的填充体来调整软硬度,从而满足使用的需求。2、本技术的基于3D打印的颈椎枕中将包覆层和填充体一体成形,方便颈椎枕的加工制作。3、本技术的基于3D打印的颈椎枕为基于3D打印技术制成,可根据使用者的颈椎曲度个性化定制,提高了颈椎枕与颈椎的贴合度,利于睡眠及颈椎健康。4、本技术的基于3D打印的颈椎枕采用不亲水的弹性和半刚性高分子材料制成,方便清洗,减少细菌滋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基于3D打印的颈椎枕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基于3D打印的颈椎枕的正视图。图3是图2中B-B剖面处第N打印层的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A-A剖面处第N打印层的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C-C剖面处第N打印层的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B-B剖面处第N+1打印层的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中A-A剖面处第N+1打印层的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2中C-C剖面处第N+1打印层的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2中B-B剖面处第N与第N+1打印层叠加后的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2中A-A剖面处第N与第N+1打印层叠加后的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2中C-C剖面处第N与第N+1打印层叠加后的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2其中一个侧卧区第N打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2仰卧区处第N打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2另一个侧卧区处第N打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3其中一个侧卧区处第N打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实施例3仰卧区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技术实施例3另一个侧卧区处第N打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技术实施例4其中一个侧卧区处第N打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技术实施例4仰卧区处第N打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本技术实施例4另一个侧卧区处第N打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技术实施例6的基于3D打印的颈椎枕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本技术实施例6的基于3D打印的颈椎枕的正视图。图23是图22中E-E剖面处第N打印层叠加后的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4是图22中D-D剖面处第N打印层叠加后的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5是图22中F-F剖面处第N打印层叠加后的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6是本技术实施例7其中一个侧卧区处第N打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7是本技术实施例7仰卧区处第N打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8是本技术实施例7另一个侧卧区处第N打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9是本技术实施例8其中一个侧卧区处第N打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0是本技术实施例8仰卧区处第N打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1是本技术实施例8另一个侧卧区处第N打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2是本技术实施例9另一个侧卧区处第N打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3是本技术实施例9仰卧区处第N打印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4是本技术实施例9另一个侧卧区处第N打印层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仰卧区,2为侧卧区,3为过渡区,4为包覆层,5为填充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至图11所示的基于3D打印的颈椎枕,在功能上,所述颈椎枕分为仰卧区和侧卧区,所述仰卧区和侧卧区之间通过过渡区连接;在与颈椎枕的轴线(此轴线为颈椎枕的长度方向的轴线)平行的同一截面中,所述仰卧区的高度小于侧卧区的高度。颈椎枕的仰卧区的截面曲线形状贴合使用者仰卧时颈部和头部的生理曲线,颈椎枕侧卧区的截面曲线形状贴合使用者侧卧时颈部和头部的生理曲线。颈椎枕由3D打印而成,使用的3D打印技术类型为FDM(熔融层积技术),使用硬度为邵氏90A的TPU(热塑性聚氨酯)材料制成。在结构上,颈椎枕包括包覆层和填充密度为10%~90%的填充体,所述填充体位于包覆层内,且所述包覆层与填充体一体成形。本实施例中填充体采用线性填充体,如图3至图11所示,填充直线与颈椎枕的高度方向呈45°夹角,且第N层与第N+1层填充直线的夹角为90°,相交呈网格状结构,即交叉的线性填充体,仰卧区和侧卧区的填充密度比例均为30%。填充直线与颈椎枕的高度方向呈45°夹角,此设计有利于在使用时可产生压缩形变,而第N层与第N+1层填充直线的夹角为90°的网格状结构,则可避免单向形变,并且有利于压力释放后的形变恢复。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颈椎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覆层和填充密度为10%~90%的填充体,所述填充体位于包覆层内,且所述包覆层与填充体一体成形,所述填充体为以下任意一种或组合:/n1)线性填充体;/n2)波浪式填充体;/n3)圆形填充体;/n4)椭圆填充体;/n5)蜂窝状填充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颈椎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覆层和填充密度为10%~90%的填充体,所述填充体位于包覆层内,且所述包覆层与填充体一体成形,所述填充体为以下任意一种或组合:
1)线性填充体;
2)波浪式填充体;
3)圆形填充体;
4)椭圆填充体;
5)蜂窝状填充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枕包含仰卧区和侧卧区,所述仰卧区和侧卧区之间通过过渡区连接;在与颈椎枕的轴线平行的同一截面中,所述仰卧区的高度小于侧卧区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颈椎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枕包含仰卧区和侧卧区;在与颈椎枕的轴线平行的同一截面中,所述仰卧区的高度与侧卧区的高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的颈椎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玲玲余金文
申请(专利权)人:华越广州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