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由分隔式柔性分区消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9227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由分隔式柔性分区消防系统,涉及消防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建筑内部的若干个火灾探测器和若干个气囊组件构成/形成一个自由分隔式柔性分区消防空间,其中火灾探测器通过导线或控制装置与气囊组件连接;气囊组件包括:壳体;放置在壳体内部的耐高温材料制成的气囊;接受火灾探测器或控制装置的信号使气囊快速膨胀的膨胀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由分隔式柔性分区消防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自由分隔式柔性分区消防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内部的消防设置主要通过安全门、防火卷帘门等对对建筑物较大洞口处进行防火、隔热,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隔断区,能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是现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防火设施。刚性防火安全门具有防爆功能,但通常比较笨重,成本高,且容易因关闭时机掌握不好而影响效果。目前有一种柔性防火卷帘,火情发生时,卷帘片在重力作用下下垂形成隔离,成本低,安装方便,隔断烟气的时机较容易掌握,但缺点是密封效果差,对烟气和助燃空气的隔断效果不理想。卷帘门等设置无法对建筑内空间进行细小分割,也只能设置在特点的位置,一旦发生火灾启动室内消火栓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或干粉灭火系统后,整个火灾区域内的物品即会受损无法继续使用。并且目前的防火卷帘门等设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放下的速度慢,还往往留有缝隙,导致卷帘门顶部密封性较差,无法完全隔绝火灾产生的浓烟。这些设施也不能对初步发生的火情自动的进行扑灭、隔离火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由分隔式柔性分区消防系统,当建筑内发生火险时,及时对起火点小空间范围形成防火隔离墙,防止火苗四窜,减少损失。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柔性分区消防系统,包括:安装在建筑内部的若干个火灾探测器和若干个气囊组件构成/形成一个自由分隔式柔性分区消防空间,其中火灾探测器通过导线或控制装置与气囊组件连接;气囊组件包括:壳体,壳体至少有一个活动开口;放置在壳体内部的耐高温材料制成的气囊;接受火灾探测器或控制装置的信号使气囊快速膨胀的膨胀装置。其中火灾探测器能够探测到建筑中发生火灾,火灾探测器通过导线或控制装置与气囊组件连接,在火灾探测器探测到起火后直接控制该火灾探测器周围的气囊组件打开壳体,通过膨胀装置使气囊快速膨胀,快速隔离起火点,起到防火门的效果。火灾探测器也可以将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信号经过控制装置处理后再发送到气囊组件。气囊在膨胀后能够隔绝空气,防止起火点快速蔓延。与防火门相比,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消防火系统响应速度更快,可以对空间更细的进行分隔,可靠性更高,维护方便,发生火灾时能够减少损失。并且人员可以从气囊与墙体或气囊与气囊之间挤过,在人员通过之后气囊能够通过定位磁块回复至原位置,继续对起火点进行隔离,不会破坏气囊对起火点的封闭。气囊通过内部的气压产生对外的挤压力能够提高密封性。的其中火灾探测器可以为: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特殊气体探测器;离子型探测器、光电型探测器;线性探测器、点式探测器、缆式探测器、红外光束探测器,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举例。火灾探测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多种。火灾现场温度约为400度,气囊可以由耐高温材料制成,其中耐高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耐火纤维、耐火硅胶布。通过现场堆放的材料对气囊材料进行旋转,使气囊在火灾现场能够长时间工作。其中耐火纤维包括但不限于硅酸铝质耐火纤维、高纯硅酸铝耐火纤维、含铬硅酸铝耐火纤维、高铝耐火纤维、莫来石质耐火纤维、氧化铝耐火纤维、氧化锆耐火纤维。也可以在其柔性气囊外表部分包覆或涂覆耐火涂料,使气囊能达到能够直接与起火点接触的安全要求,其中耐火涂料包括但不限于酚醛基防火涂料、乳胶防火涂料、聚醋酸乙烯乳基防火涂料、室温自干型水溶性膨胀型防火涂料、聚烯烃防火绝缘涂料、改性高氯聚乙烯防火涂料、氯化橡胶膨胀防火涂料、防火墙涂料、发泡型防火涂料、电线电缆阻燃涂料。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气囊与相应位置的建筑表面之间或气囊与气囊之间可安装用于保持两者相对位置并密封固定的定位磁块。气囊膨胀后体积较大,可能会产生位置的偏移导致无法对起火点进行有效的隔离。定位磁块可以分别安装在建筑表面、气囊表面或气囊内部,在气囊膨胀后通过定位磁块之间的相互吸引使气囊之间保持相对位置的固定以及气囊与建筑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其中当气囊上需要安装多个定位磁块时可能在壳体中相互吸引导致气囊无法顺利膨胀,这时可以通过在气囊中安装能被磁铁吸引的材料作为定位块,在其它气囊或建筑表面安装定位磁块与之配合来进行定位,也能达到气囊与气囊之间以及气囊与建筑之间位置的相对固定。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建筑内具有门型结构,其门型结构位置安装至少一个或多个气囊组件,当气囊膨胀后能将门型结构位置进行封闭,构成/形成一个自由分隔式柔性分区消防空间,人员能够从膨胀后的气囊对接处挤过。定位磁块分别安装在气囊底部及对应位置的建筑地面上,气囊和气囊之间也安装一组或多组定位磁块进行定位。在建筑内具有门型结构的位置一般安装消防卷帘门来对火灾进行隔离,在发生火灾放下消防卷帘门之前需要确定人员全部撤离,并且无法隔绝空气对起火点进行阻燃。在后续消防人员进入建筑内部进行灭火时,往往还需要暴力破坏消防卷帘门。本实施方式通过柔性的气囊结构能够在发现火情时就对建筑进行隔离,人员能够从气囊之间挤过,气囊还能通过内部气压以及定位磁块能够恢复到原位置继续对火情进行隔离。气囊上还可以印制人员疏散的标识符号,方便人员疏散。通过气囊来隔离起火点,其密封性较消防卷帘门更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隔绝空气,防止火灾快速发展。在消防人员进入进行灭火时,可以从气囊之间穿过,也可以对将气囊中的气体放出,更加轻松的进入火灾范围内进行灭火。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四面空旷的建筑内大空间处,若干个火灾探测器和若干个气囊组件点阵式交替排布在建筑内天花板上,每个火灾探测器与围绕它的若干个气囊组件通过导线或控制装置连接。气囊膨胀后为与天花板及地板接触的块状物,每个火灾探测器周围的若干个气囊组件的气囊膨胀后能将火灾探测器所在四面空旷的建筑空间与其他空间进行分隔,构成/形成一个柔性分区消防空间。气囊膨胀后为与天花板及地板接触的块状物,每个火灾探测器周围的若干个气囊组件的气囊膨胀后能将火灾探测器所在的空间与其他空间进行分隔。其中每个火灾探测器周围的气囊组件可以为3个、4个、6个,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举例,也可以根据建筑内地面物品的布局来对火灾探测器和气囊组件进行设置。气囊膨胀后为与天花板及地板接触的块状物,能够防止火焰及烟雾从天花板或地板的间隙中扩散,围绕火灾探测器周围的多个气囊之间紧密接触挤压呈面接触减少期间缝隙。气囊完成膨胀后能够将火灾探测器所在的空间与其他空间进行分隔,防止起火点的快速扩散,起到防火门的效果,气囊的柔性特征能够降低建筑内的内容物对隔离效果的影响。也不会像防火门一样需要占用空间进行安装和设置,以及受到内容物影响无法及时关闭。当发生火情时火灾探测器直接或通过控住装置控制气囊组件,气囊组件将壳体打开释放气囊,再对气囊进行充气,膨胀后的若干个气囊将起火点围绕其中,气囊之间以及气囊与地面之间通过定位磁块固定位置,并通过气囊内的气压使气囊之间以及气囊与地面之间没有间隙,起到较好的密封性,隔绝了起火点周围的空气,防止起火点进一步燃烧。当起火点在某个气囊的膨胀范围时,该气囊膨胀后可能将起火点压灭,在这种情况下附近的火灾探测器也能够探测到该起火点,从而进一步控制周围的气囊装置对起火点进行隔离,防止起火点蔓延,这时膨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由分隔式柔性分区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建筑内部的若干个火灾探测器(2)和若干个气囊组件(3)构成/形成一个自由分隔式柔性分区消防空间,其中火灾探测器(2)通过导线或控制装置与所述气囊组件(3)连接;/n所述气囊组件(3)包括:壳体(31),壳体(31)至少有一个活动开口;放置在所述壳体(31)内部的耐高温材料制成的气囊(32);接受所述火灾探测器(2)或控制装置的信号使所述气囊(32)快速膨胀的膨胀装置(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由分隔式柔性分区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建筑内部的若干个火灾探测器(2)和若干个气囊组件(3)构成/形成一个自由分隔式柔性分区消防空间,其中火灾探测器(2)通过导线或控制装置与所述气囊组件(3)连接;
所述气囊组件(3)包括:壳体(31),壳体(31)至少有一个活动开口;放置在所述壳体(31)内部的耐高温材料制成的气囊(32);接受所述火灾探测器(2)或控制装置的信号使所述气囊(32)快速膨胀的膨胀装置(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分隔式柔性分区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32)与相应位置的建筑表面之间或所述气囊(32)与气囊之间可安装用于保持两者相对位置并密封固定的定位磁块(3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由分隔式柔性分区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建筑内具有门型结构,其门型结构位置安装至少一个或多个气囊组件(3),当气囊(32)膨胀后能将所述门型结构位置进行封闭,构成/形成一个自由分隔式柔性分区消防空间,人员能够从所述膨胀后的气囊(32)对接处挤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由分隔式柔性分区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四面空旷的建筑内大空间处,若干个火灾探测器(2)和若干个气囊组件(3)点阵式交替排布在建筑内天花板上,每个所述火灾探测器(2)与围绕它的若干个所述气囊组件(3)通过导线或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气囊(32)膨胀后为与所述天花板(1)及地板(5)接触的块状物,每个所述火灾探测器(2)周围的若干个所述气囊组件(3)的气囊(32)膨胀后能将所述火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么洪坤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瑞建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