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装置及其起搏电极导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226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52
一种固定装置及其起搏电极导线,其中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主体和翼状结构,所述固定主体安装在电极导线的头端,所述翼状结构设置于所述固定主体上,且所述翼状结构为可降解材料,固定装置用于起搏电极导线植入后的固定。翼状结构和固定主体分别采用可降解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在植入初期,翼状结构可以牢靠的固定在心脏内部,在6‑12个月的降解周期后,翼状结构降解被人体吸收,电极导线头端只剩下圆滑的圆柱状的固定主体,方便电极导线的拔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装置及其起搏电极导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搏电极导线的固定装置及其起搏电极导线。
技术介绍
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是目前为止较为可靠的治疗心动过缓的有效方法。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心脏起搏技术在心血管病防治领域的重要作用及疗效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同。起搏电极导线和起搏器一起构成了起搏系统,植入心脏,刺激心肌细胞,恢复心脏正常功能。起搏器由于电池寿命的限制,在6-10年电池耗尽后需要进行更替,而电极导线如无破损、断裂、移位等情况,则可长期植于心脏中。在现实中,随着起搏器的广泛应用,患者寿命的延长,电极长期承受人体和心脏运动引起的弯曲、摩擦、拉伸和挤压,电极会出现起搏阈值升高、导线断裂、绝缘层破损情况,更会因为感染原因,需要将原导线拔除并更换新的电极导线。对于被动起搏电极导线,其头端固定结构一般为翼状的整体结构,在植入初期会钩挂住心脏内部的肌小梁等组织,使得固定更为牢靠。但在植入后期,固定部分的赘生物和增生纤维组织会缠绕在翼上,造成导线更换时的拔除困难问题。因此,针对以上缺陷,需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有效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装置,该起搏电极导线中的固定主体和翼状结构分体设置,且翼状结构采用可降解材料,植入早期不会影响电极的固定,植入后期翼状结构会逐渐降解被人体吸收,不影响电极导线的拆除和更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主体和翼状结构,所述翼状结构设置于所述固定主体上,且所述翼状结构为可降解材料,固定装置用于起搏电极导线植入后的固定;相应的,所述可降解材料包括聚乳酸、聚乙交酯、聚己内酯或聚碳酸酯;相应的,所述翼状结构距离所述固定主体端部距离为2-5mm;相应的,所述翼状结构的数量设置有3-5个,每个所述翼状结构的长度为2-10mm;相应的,所述翼状结构倾斜设置于所述固定主体侧面,且所述翼状结构与所述固定主体间的角度为30-60°。一种起搏电极导线,包括连接器端、电极体、环电极、头电极和前述的固定装置,所述连接器端一端连接起搏器,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极体,所述电极体、环电极和头电极依次连接成连续的导线,并于所述环电极和所述头电极间的所述电极体上设置所述固定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翼状结构和固定主体分别采用可降解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在植入初期,翼状结构可以牢靠的固定在心脏内部,在6-12个月的降解周期后,翼状结构降解被人体吸收,电极导线头端只剩下圆滑的圆柱状的固定主体,方便电极导线的拔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起搏电极导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主体;2、翼状结构;3、连接器端;4、电极体;5、环电极;6、头电极。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主体1和翼状结构2,固定主体1安装在电极导线的头端,固定主体1通常采用高分子材料,翼状结构2设置于固定主体1上,且翼状结构2为可降解材料,可降解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乳酸、聚乙交酯、聚己内酯或聚碳酸酯中任意一种或两种及其以上的共聚/共混物,鉴于固定主体1和翼状结构2所用材料不同,通常是采用二次注塑成型的方法,固定主体1注塑成型后,将其作为镶件,进行二次注塑翼状结构2,翼状结构2距离固定主体1端部距离为2-5mm,翼状结构2的数量设置有3-5个,每个翼状结构2的长度为2-10mm,翼状结构2倾斜设置于固定主体1侧面,且翼状结构2与固定主体1间的角度为30-60°。此外,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起搏电极导线,包括连接器端3、电极体4、环电极5、头电极6和前述的固定装置,连接器端3一端连接起搏器,另一端连接电极体4,电极体4、环电极5和头电极6依次连接成连续的导线,并于环电极5和头电极6间的电极体4上设置固定装置。其和现有的起搏电极导线的区别即在于其的固定装置是采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固定装置。翼状结构2和固定主体1分别采用可降解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在植入初期,翼状结构2可以牢靠的固定在心脏内部,在6-12个月的降解周期后,翼状结构2降解被人体吸收,电极导线头端只剩下圆滑的圆柱状的固定主体1,方便电极导线的拔除。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主体和翼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主体安装在电极导线的头端,所述翼状结构设置于所述固定主体上,且所述翼状结构为可降解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装置,包括固定主体和翼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主体安装在电极导线的头端,所述翼状结构设置于所述固定主体上,且所述翼状结构为可降解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一种起搏电极导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可降解材料包括聚乳酸、聚乙交酯、聚己内酯或聚碳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一种起搏电极导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状结构距离所述固定主体端部距离为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一种起搏电极导线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翼状结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胜梅宿燕岗葛均波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