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持机构及夹持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夹持机构及夹持系统。
技术介绍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刺激电极植入是其关键步骤。植入耳蜗部分的电极直径一般在在0.5-1mm左右,其后端用于夹持部分稍有增厚直径在1.4mm左右。目前临床实践中,医师多直接使用镊子夹持电极进行人工耳蜗电极植入操作,这难以保证每次操作的精准性。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可尝试应用机器人辅助技术进行电极夹持输送,以实现电极的准确、稳定植入,保护内耳的精细结构,提高人工耳蜗植入的效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目前临床上缺少与机器人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相匹配的电极夹持机构,而现有的大多数机器人机械臂末端多有类似推进杆的装置。为此急需在已有器械的基础上,基于临床需求并结合现有机械臂特点进行了器械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机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夹持机构,包括中空的外杆、传动杆、夹持件、支撑杆;所述外杆沿其轴向贯通;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外杆(1)、传动杆(2)、夹持件(3)和支撑杆(4);/n所述外杆(1)沿其轴向贯通;/n所述传动杆(2)位于外杆(1)中且延伸方向与外杆(1)一致,所述传动杆(2)可沿外杆(1)轴向往复运动;/n所述夹持件(3)包括位于外杆(1)第一端的夹持部(33),所述夹持部(3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片(31)和第二夹片(32),所述第一夹片(31)和第二夹片(32)分别沿外杆(1)的径向方向延伸,且在偏离于外杆(1)轴线处连接形成连接端(34),在所述第一夹片(31)和第二夹片(32)的接触面上设有与传动杆(2)的第一端相配合的第一凹槽(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外杆(1)、传动杆(2)、夹持件(3)和支撑杆(4);
所述外杆(1)沿其轴向贯通;
所述传动杆(2)位于外杆(1)中且延伸方向与外杆(1)一致,所述传动杆(2)可沿外杆(1)轴向往复运动;
所述夹持件(3)包括位于外杆(1)第一端的夹持部(33),所述夹持部(3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片(31)和第二夹片(32),所述第一夹片(31)和第二夹片(32)分别沿外杆(1)的径向方向延伸,且在偏离于外杆(1)轴线处连接形成连接端(34),在所述第一夹片(31)和第二夹片(32)的接触面上设有与传动杆(2)的第一端相配合的第一凹槽(35),所述第一凹槽(35)的延伸方向与传动杆(2)的延伸方向一致、且所述传动杆(2)的第一端可沿第一凹槽(35)往复运动于夹持部(33);
所述支撑杆(4)的第一端与外杆(1)连接,所述支撑杆(4)的第二端与夹持件(3)的连接端(34)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夹片(31)和第二夹片(32)的接触面上还设有用于容纳夹持物的第二凹槽(36),所述第二凹槽(36)沿所述第一夹片(31)和第二夹片(32)的接触面贯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2)的第一端的直径沿朝向夹持部(33)的方向逐渐变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欢,吴皓,潘金锡,谭皓月,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