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风湿关节炎多部位辅助治疗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266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52
一种类风湿关节炎多部位辅助治疗器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含固定架、固定机构和上药机构,固定架呈“U”形设置,固定架内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中的丝杆嵌设在固定架下侧壁上的一号凹槽内,前后两侧的固定机构的中间设置有上药机构,该上药机构中的固定管固定在固定架一侧的内侧壁上;通过前后两个固定机构分别将患者腿部的两端固定在固定架内部,从而防止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使用到膝关节,前后两个固定机构之间的上药机构可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敷药,加快治疗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类风湿关节炎多部位辅助治疗器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类风湿关节炎多部位辅助治疗器械。
技术介绍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类主要累及关节的疾病,人群中患病率约0.5%~1%,在患病后患者需要对关节进行保护,从而保护关节功能,人在行走时,对膝关节的依赖较大,一旦类风湿关节炎累及膝关节,患者往往在需要辅助行走支架来辅助支撑身体的重量,以减少对膝关节的压力,为了使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更佳,往往需要除了药物之外的辅助治疗设备进行辅助治疗,已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膝关节的类风湿关节炎时,需要患者尽量少的进行膝关节相关的活动并使得膝关节保持自然放松状态,特别是在睡觉的时候,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会使用到膝关节,因此需要使用到辅助治疗器械,现有的辅助治疗器械定位效果差,防护效果不佳,不方便安装和拆卸,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类风湿关节炎多部位辅助治疗器械,通过前后两个固定机构分别将患者腿部的两端固定在固定架内部,从而防止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使用到膝关节,前后两个固定机构之间的上药机构可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敷药,加快治疗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固定架、固定机构和上药机构,固定架呈“U”形设置,固定架内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中的丝杆嵌设在固定架下侧壁上的一号凹槽内,前后两侧的固定机构的中间设置有上药机构,该上药机构中的固定管固定在固定架一侧的内侧壁上;上述固定机构还包含夹板和导向杆,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一号凹槽一侧的侧壁旋接,丝杆的另一端穿过一号凹槽的另一侧壁后,悬设在固定架的外侧,丝杆以中端为中心向两侧螺纹相反设置,丝杆两端上的丝母上均固定有夹板,两侧的夹板均呈弧形设置,且弧度相对设置,夹板下侧壁的后侧分别固定在导向杆上的直线轴承上,导向杆嵌设在固定架下侧壁上的二号凹槽内,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二号凹槽两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二号凹槽设置于一号凹槽的后侧;上述上药机构还包含连接管、抽水泵、输送管和缠绕带,固定管中心一侧的外环壁上插设有连接管,该连接管与固定管连通设置,连接管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架左侧的侧壁后,与抽水泵连接,该抽水泵固定在固定架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管另一侧的外环壁上等距插设有数个输送管,该输送管为医用软管,输送管的另一端分别插设在缠绕带内,输送管上侧的外侧壁与缠绕带上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输送管的下侧壁上等距设有数个透水孔,透水孔与缠绕带下侧的内侧壁接触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的丝杆的一端上固定有手拧,该手拧悬设在固定架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的输送管的外端上设有控制阀,该控制阀悬设在固定管的右侧。进一步地,所述的夹板的内侧壁上均固定有软垫。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架由架体和连接板构成,连接板呈“U”形设置,连接板的前后两侧分别插设在前后两侧的架体侧壁上的凹槽内,连接板的两侧壁分别通过螺栓与架体连接,连接板的左侧壁套设在连接管上,前后两侧的架体一侧的内侧壁分别与固定管的两端固定连接,固定管由套管和插管构成,插管悬设在连接板内部的一侧,插管的两端分别套设有套管,前后两侧的套管与插管相连通设置,前后两个套管分别固定在前后两侧的架体一侧的内侧壁上,套管远离于插管的一端通过密封塞密封设置,套管另一端的内环壁上设有密封圈,该密封圈与插管的外环壁相抵触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架的上侧设有盖板,该盖板下表面的中心上固定有加热棒,该加热棒与外部电源连接,盖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板,该支撑板的下侧固定有滑块,该滑块分别滑动设置在固定架左右两侧上的滑槽内。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前后两个固定机构分别将患者腿部的两端固定在固定架内部,从而防止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使用到膝关节;2、前后两个固定机构之间设有上药机构,上药机构中的缠绕带绑在患者的腿部,从而可对患者的腿部进行敷药,加快治疗效果;3、缠绕带的内部插设有输送管,药物通过抽水泵抽送至连接管内,再经由连接管传送至输送管内,最后经由输送管上的透水孔排至缠绕带上,进而可根据药量来输送药物,方便多次敷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B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后侧的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盖板与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输送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固定架1、架体1-1、连接板1-2、固定机构2、丝杆2-1、夹板2-2、导向杆2-3、一号凹槽2-4、二号凹槽2-5、上药机构3、固定管3-1、套管3-1-1、插管3-1-2、密封圈3-1-3、连接管3-2、抽水泵3-3、输送管3-4、缠绕带3-5、透水孔3-6、手拧4、控制阀5、软垫6、盖板7、加热棒8、支撑板9、滑块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9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固定架1、固定机构2和上药机构3,固定架1呈“U”形设置,固定架1的上侧设有盖板7,该盖板7下表面的中心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加热棒8,该加热棒8与外部电源连接,盖板7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焊接固定有支撑板9,该支撑板9的下侧焊接固定有滑块10,该滑块10分别滑动设置在固定架1左右两侧上的滑槽内,在敷药时,可通过加热棒8对腿部进行加热,从而加快腿部的吸收,增加治疗效果,固定架1内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中的丝杆2-1嵌设在固定架1下侧壁上的一号凹槽2-4内,固定机构2还包含夹板2-2和导向杆2-3,丝杆2-1的右端通过轴承与一号凹槽2-4的右侧壁旋接,该轴承嵌设在一号凹槽2-4的右侧壁内,且其外圈与一号凹槽2-4右侧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其内圈与丝杆2-1的右端焊接固定,丝杆2-1的左端穿过一号凹槽2-4的左侧壁后,与手拧4焊接固定,可通过手拧4方便带动丝杆2-1转动,丝杆2-1以中端为中心向两侧螺纹相反设置,丝杆2-1两端上的丝母上均焊接固定有夹板2-2,两侧的夹板2-2均呈弧形设置,且弧度相对设置,夹板2-2的内侧壁上均粘设固定有软垫6,可增加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夹板2-2下侧壁的后侧分别焊接固定在导向杆2-3上的直线轴承上,导向杆2-3嵌设在固定架1下侧壁上的二号凹槽2-5内,导向杆2-3的两端分别与二号凹槽2-5两侧的内侧壁焊接固定,二号凹槽2-5设置于一号凹槽2-4的后侧;前后两侧的固定机构2的中间设置有上药机构3,该上药机构3中的固定管3-1焊接固定在固定架1一侧的内侧壁上,上药机构3还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类风湿关节炎多部位辅助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固定架(1)、固定机构(2)和上药机构(3),固定架(1)呈“U”形设置,固定架(1)内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中的丝杆(2-1)嵌设在固定架(1)下侧壁上的一号凹槽(2-4)内,前后两侧的固定机构(2)的中间设置有上药机构(3),该上药机构(3)中的固定管(3-1)固定在固定架(1)一侧的内侧壁上;/n上述固定机构(2)还包含夹板(2-2)和导向杆(2-3),丝杆(2-1)的一端通过轴承与一号凹槽(2-4)一侧的侧壁旋接,丝杆(2-1)的另一端穿过一号凹槽(2-4)的另一侧壁后,悬设在固定架(1)的外侧,丝杆(2-1)以中端为中心向两侧螺纹相反设置,丝杆(2-1)两端上的丝母上均固定有夹板(2-2),两侧的夹板(2-2)均呈弧形设置,且弧度相对设置,夹板(2-2)下侧壁的后侧分别固定在导向杆(2-3)上的直线轴承上,导向杆(2-3)嵌设在固定架(1)下侧壁上的二号凹槽(2-5)内,导向杆(2-3)的两端分别与二号凹槽(2-5)两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二号凹槽(2-5)设置于一号凹槽(2-4)的后侧;/n上述上药机构(3)还包含连接管(3-2)、抽水泵(3-3)、输送管(3-4)和缠绕带(3-5),固定管(3-1)中心一侧的外环壁上插设有连接管(3-2),该连接管(3-2)与固定管(3-1)连通设置,连接管(3-2)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架(1)左侧的侧壁后,与抽水泵(3-3)连接,该抽水泵(3-3)固定在固定架(1)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管(3-1)另一侧的外环壁上等距插设有数个输送管(3-4),该输送管(3-4)为医用软管,输送管(3-4)的另一端分别插设在缠绕带(3-5)内,输送管(3-4)上侧的外侧壁与缠绕带(3-5)上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输送管(3-4)的下侧壁上等距设有数个透水孔(3-6),透水孔(3-6)与缠绕带(3-5)下侧的内侧壁接触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类风湿关节炎多部位辅助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固定架(1)、固定机构(2)和上药机构(3),固定架(1)呈“U”形设置,固定架(1)内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中的丝杆(2-1)嵌设在固定架(1)下侧壁上的一号凹槽(2-4)内,前后两侧的固定机构(2)的中间设置有上药机构(3),该上药机构(3)中的固定管(3-1)固定在固定架(1)一侧的内侧壁上;
上述固定机构(2)还包含夹板(2-2)和导向杆(2-3),丝杆(2-1)的一端通过轴承与一号凹槽(2-4)一侧的侧壁旋接,丝杆(2-1)的另一端穿过一号凹槽(2-4)的另一侧壁后,悬设在固定架(1)的外侧,丝杆(2-1)以中端为中心向两侧螺纹相反设置,丝杆(2-1)两端上的丝母上均固定有夹板(2-2),两侧的夹板(2-2)均呈弧形设置,且弧度相对设置,夹板(2-2)下侧壁的后侧分别固定在导向杆(2-3)上的直线轴承上,导向杆(2-3)嵌设在固定架(1)下侧壁上的二号凹槽(2-5)内,导向杆(2-3)的两端分别与二号凹槽(2-5)两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二号凹槽(2-5)设置于一号凹槽(2-4)的后侧;
上述上药机构(3)还包含连接管(3-2)、抽水泵(3-3)、输送管(3-4)和缠绕带(3-5),固定管(3-1)中心一侧的外环壁上插设有连接管(3-2),该连接管(3-2)与固定管(3-1)连通设置,连接管(3-2)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架(1)左侧的侧壁后,与抽水泵(3-3)连接,该抽水泵(3-3)固定在固定架(1)一侧的外侧壁上,固定管(3-1)另一侧的外环壁上等距插设有数个输送管(3-4),该输送管(3-4)为医用软管,输送管(3-4)的另一端分别插设在缠绕带(3-5)内,输送管(3-4)上侧的外侧壁与缠绕带(3-5)上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输送管(3-4)的下侧壁上等距设有数个透水孔(3-6),透水孔(3-6)与缠绕带(3-5)下侧的内侧壁接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风湿关节炎多部位辅助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丝杆(2-1)的一端上固定有手拧(4),该手拧(4)悬设在固定架(1)的外侧,在需转动丝杆(2-1)时,通过转动手拧(4)带动丝杆(2-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风湿关节炎多部位辅助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管(3-4)的外端上设有控制阀(5),该控制阀(5)悬设在固定管(3-1)的右侧,当腿部无需全部敷药时,将未绕在患者腿部上的输送管(3-4)上的控制阀(5)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风湿关节炎多部位辅助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板(2-2)的内侧壁上均固定有软垫(6),夹板(2-2)将患者腿部固定时,软垫(6)与腿部接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怡宁李欣莫凌菲潘盈樊萍冯秀媛李娜石燕杰张乐刘秋月郝志明王妍华罗静安琪王沛于晨祁王锐娜陈静孙妮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