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溶解微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65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溶解微针结构,包括针体,所述针体包括针尖部和针底部,所述针尖部的外表面为曲面,所述针尖部的横截面为圆形且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小直至为零,所述针底部为内凹的多棱柱,所述针尖部和针底部上下过渡连接。本微针结构的针尖部外表面为曲面,所述针尖部的横截面为圆形且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小直至为零,在保证一定机械强度的同时,易刺入皮肤内,而针底部为内凹的多棱柱,针底部的形态设计,以较小的体积获得较大的表面积,增加跟皮肤的接触面积,针底部能够在皮肤内快速溶解并断裂,使得针体与基片快速脱离,节省基片粘贴在皮肤上的时间,而且针尖部和针底部上下过渡连接,形态设计非常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易溶解微针结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及美容领域,尤其涉及可溶性微针。
技术介绍
微针的无痛经皮给药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技术,可在皮肤上无痛地创造微米级的药物传输通道,增强皮肤对活性物质或药物尤其是大分子药物的渗透性,因其具有的无痛、安全、易操作等优势,代表着未来药物经皮向体内传导的发展方向。现阶段可溶性微针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两大类,模具塑形和拉伸塑形方式。对于拉伸塑形方式而言,总要是通过接触拉伸粘性高分子液滴形成微针结构,由于制造工艺利用了粘性流体具有的拉伸延展特性,使得制作出来的微针形态无法自由控制;而对于模具方式而言,需要将粘性高分子材料利用离心或抽真空的等外力方式灌注到微米级别的微针模具当中,因此需要将微针模具设计成底部直径/面积大于针尖部分的直径/面积,使粘性溶液易于完全填充于模具当中。考虑到上述制作工艺的局限性,在设计微针结构时,为了易于刺入皮肤,会尽量减小微针的锥度及体积,但会损失一定的机械强度,若一味地降低微针的机械强度,在刺入皮肤时容易产生弯曲折断的问题。除此以外,在刺入皮肤后,微针的底部还需要在皮肤内快速溶解断裂,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易溶解微针结构,包括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包括针尖部和针底部,所述针尖部的外表面为曲面,所述针尖部的横截面为圆形且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小直至为零,所述针底部为内凹的多棱柱,所述针尖部和针底部上下过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易溶解微针结构,包括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包括针尖部和针底部,所述针尖部的外表面为曲面,所述针尖部的横截面为圆形且直径由下至上逐渐变小直至为零,所述针底部为内凹的多棱柱,所述针尖部和针底部上下过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溶解微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部的外表面的切线倾斜角度由下至上逐渐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溶解微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尖部的顶部具有尖端点,任一经过尖端点的针尖部纵剖面的外周线在尖端点处连续不可导。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