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东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胆肠吻合支架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2244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胆肠吻合支架引流装置,涉及医用吸引器械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胆肠支架管引流方式存在的手术操作难度大、患者手术创伤多、术后恢复体验差、多支胆管引流易混淆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主引流管、引流瓶及多个支架管;所述主引流管的进液端伸入人体内,出液端与引流瓶的进口连接;每个所述支架管包括进液部、出液部及支架管管身,所述支架管管身嵌设于主引流管的管壁内,且支架管与主引流管并不连通,所述进液部通过主引流管伸入人体内,所述出液部与引流瓶的进口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胆肠吻合支架引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吸引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胆肠吻合支架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复杂高位胆肠吻合术是肝胆外科领域高难度手术,主要适用于肝门部胆管癌、肝内胆管癌等病灶切除之后的胆管重建以及复杂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损伤性胆管狭窄等治疗。手术难度在于多支胆管需成型或分别吻合,完成高位胆管-空肠吻合。由于高位胆管管径纤细,管壁菲薄,需要精细的吻合技术,即使吻合满意,术后胆肠吻合口漏发生率仍然较高。如果术后胆肠吻合口漏引流不畅,易引发腹腔感染和腹腔脓肿形成等并发症,处理不当会导致重症感染甚至死亡;另外,胆肠吻合口漏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医疗费用,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有效预防复杂高位胆肠吻合口漏是当前肝胆外科医生面临的重点问题之一。有效的术后腹腔引流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可以治疗术后胆漏,但预防胆漏发生更为重要,其中胆肠支架管引流可以有效的起到胆道减压引流作用,从而预防胆肠吻合口漏。目前的胆肠支架管引流装置无专业的成品,大多利用单支细支塑料引流管(1)作为胆肠支架管。在复杂高位胆肠吻合中,往往需要多支胆肠支架管进行引流,由此常出现3-4支胆肠支架管经肠袢和腹壁引流至体外,并且同时接3-4个引流袋(2),如图1所示。这种引流方式存在诸多缺点:1、手术操作难度增加,术中需分别留置多支胆肠支架管并从肠壁和腹壁穿出;2、患者手术创伤增加,多支胆肠支架管从腹壁穿出,创伤较大,同时患者术后恢复体验较差;3、术后多支胆管引流易混淆并易出现拔管错误;4、术后带管出院增加生活护理难度,降低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胆肠支架管引流方式存在的手术操作难度大、患者手术创伤多、术后恢复体验差、多支胆管引流易混淆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新型胆肠吻合支架引流装置,包括主引流管、引流瓶及多个支架管;所述主引流管的进液端伸入人体内,出液端与引流瓶的进口连接;每个所述支架管包括进液部、出液部及支架管管身,所述支架管管身嵌设于主引流管的管壁内,且支架管与主引流管并不连通,所述进液部通过主引流管伸入人体内,所述出液部与引流瓶的进口连接。进一步,多个所述支架管呈圆形阵列在主引流管的管壁内排布。进一步,多个所述支架管设置为不同颜色或者不同标记。进一步,所述主引流管的外径范围为18-20F,内径范围为9-11F。进一步,所述支架管的内径范围为4-5F。进一步,所述支架管管身与主引流管的管壁一体成型。进一步,所述主引流管及支架管的内壁涂覆显影线。进一步,还包括支架管孔塞,所述支架管孔塞用于封堵出液部。进一步,所述引流瓶包括多个进口以及与进口对应的储液腔,多个所述进口分别与主引流管及多个支架管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新型胆肠吻合支架引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创伤小,术后只用携带一支引流管;2、拔除引流管简单易行,不用多次拔除引流管;3、引流护理简单易行,伤口换药简单易行;4、出院后在家护理简单易行,如出现状况易于发现;5、用不同颜色标记胆肠支架管,可以准确判断肝内具体的分支胆管的情况,可以分别造影检查,简单易行,避免多支胆管支架引流管分别造影,容易混淆。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引流装置的使用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新型胆肠吻合支架引流装置的使用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新型胆肠吻合支架引流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主引流管和支架管的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2-4所示,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新型胆肠吻合支架引流装置,包括主引流管3、引流瓶4及多个支架管5;主引流管3的进液端伸入人体内至引流区域,出液端与引流瓶4的进口连接;每个支架管5包括进液部6、出液部7及支架管管身8,支架管管身8嵌设于主引流管3的管壁内,且支架管5与主引流管3并不连通,进液部6通过主引流管3伸入人体内并分别插入分支胆管中,出液部7与引流瓶4的进口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主引流管3内嵌设多个支架管5,建立出多个引流通道,可实现传统引流方式的功能,但是相比较传统引流方式,本专利技术在实施过程中仅在腹壁穿刺一个孔,对患者创伤较小且术后易于恢复,同时体外管路也收纳为一个整体,降低患者在术后的护理难度。为保证主引流管3的结构强度,多个支架管5呈圆形阵列在主引流管3的管壁内均匀排布,本实施例中支架管5为3个,以正三角形的形状排布在主引流管3内。将多个支架管5设置为不同颜色或者不同标记,避免术后多支胆管引流易混淆并易出现拔管错误。主引流管3的外径范围为18-20F,内径范围为9-11F;支架管5的内径范围为4-5F。优选的,主引流管3的外径为20F,内径为10F,支架管5的内径为4F。支架管管身8与主引流管3的管壁一体成型。可通过在主引流管3的管壁内开孔的方式制作支架管5,进液部6和出液部7可进行粘接;或者支架管5和主引流管3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主引流管3及支架管5的内壁涂覆显影线,可在X线下显影判断主引流管3和支架管5位置。还包括支架管5孔塞,支架管5孔塞用于封堵出液部7。支架管5可以随时拔除,拔出后在体外用支架管5塞可封堵支架管5孔,以免胆汁流出。同时,可从主引流管3或支架管5注入生理盐水进行肝内胆管冲洗,或注入造影剂进行肝内胆管及吻合口造影检查。引流瓶4包括多个进口以及与进口对应的储液腔,多个进口分别与主引流管3及多个支架管5连接。本专利技术在术中的使用说明:1、完成胆肠后壁吻合后,距胆肠吻合口远端8cm处空场对系膜缘行荷包缝合并开孔,经开孔处置入胆肠支架管5至胆肠袢内;2、主引流管3放置吻合口附近,分别将支架管5置入需要引流的分支胆管,并逐一标记;3、胆肠支架管5入肠壁开孔处行双重荷包缝合并妥善固定支架管5;4、行胆肠前壁吻合完成手术;5将主引流管3远端自右侧腹壁刺孔引出体外,在刺孔处妥善固定,并连接引流瓶4。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胆肠吻合支架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引流管、引流瓶及多个支架管;所述主引流管的进液端伸入人体内,出液端与引流瓶的进口连接;每个所述支架管包括进液部、出液部及支架管管身,所述支架管管身嵌设于主引流管的管壁内,且支架管与主引流管并不连通,所述进液部通过主引流管伸入人体内,所述出液部与引流瓶的进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胆肠吻合支架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引流管、引流瓶及多个支架管;所述主引流管的进液端伸入人体内,出液端与引流瓶的进口连接;每个所述支架管包括进液部、出液部及支架管管身,所述支架管管身嵌设于主引流管的管壁内,且支架管与主引流管并不连通,所述进液部通过主引流管伸入人体内,所述出液部与引流瓶的进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胆肠吻合支架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架管呈圆形阵列在主引流管的管壁内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胆肠吻合支架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架管设置为不同颜色或者不同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胆肠吻合支架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引流管的外径范围为18-20F,内径范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陈晨耿智敏
申请(专利权)人:张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