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升降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24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动升降桌,包括桌板、第一桌腿、第二桌腿、底座、支撑柱、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及升降级位架体,第一桌腿及第二桌腿中的一者竖直固定于桌板的底部,第一桌腿及第二桌腿中的另一者竖直固定于底座上,第二桌腿竖直滑动于第一桌腿上;支撑柱固定于第一桌腿上,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及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呈相对的竖直固定于第二桌腿上;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布的若干第一级位卡槽,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上开设有与第一级位卡槽一一水平相对的第二级位卡槽,升降级位架体固定于支撑柱上,升降级位架体可选择性的卡合于任一组水平相对的第一级位卡槽及第二级位卡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动升降桌
本技术涉及可升降桌子的
,尤其涉及一种手动升降桌。
技术介绍
现今,升降桌以其可按实际需要进行桌面高度调节的特点已在生活和工作中愈加广泛地被应用,如升降电脑台、升降讲台、升降工作台等等。目前,大多升降桌是通过电机或气弹簧控制能够较好地启动升降和制动停止,但是这类电动升降桌相对来说结构复杂,生产成本昂贵,重量也较大,同时需要耗费电力,容易出现漏电、气爆等隐患。因此,急需一种手动升降桌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升降桌,该手动升降桌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重量小、无需耗费电力及能够消除漏电、气爆等隐患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动升降桌,包括桌板、第一桌腿、第二桌腿、底座、支撑柱、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及升降级位架体,所述第一桌腿及所述第二桌腿中的一者竖直固定于所述桌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桌腿及所述第二桌腿中的另一者竖直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桌腿竖直滑动于所述第一桌腿上;所述支撑柱固定于所述第一桌腿上,所述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及所述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呈相对的竖直固定于所述第二桌腿上;所述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布的若干第一级位卡槽,所述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级位卡槽一一水平相对的第二级位卡槽,所述升降级位架体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升降级位架体可选择性的卡合于任一组水平相对的所述第一级位卡槽及所述第二级位卡槽内。较佳地,所述升降级位架体包含水平臂、第一纵向臂、第二纵向臂、第一卡合臂及第二卡合臂,所述第一纵向臂由所述水平臂的一端竖直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纵向臂由所述水平臂的另一端竖直弯向下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卡合臂由所述第一纵向臂远离所述水平臂的一端朝背离所述第二纵向臂的方向水平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卡合臂由所述第二纵向臂远离所述水平臂的一端朝背离所述第一卡合臂的方向水平弯折延伸形成;所述水平臂水平穿置于所述支撑柱内,所述第一卡合臂可选择性地与任一所述第一级位卡槽卡合配合,所述第二卡合臂可选择性地与任一所述第二级位卡槽卡合配合。较佳地,所述手动升降桌还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及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呈相对称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柱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固定板与所述第四固定板呈相对称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柱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卡槽,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卡槽,所述第三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三固定卡槽,所述第四固定板上开设有第四固定卡槽;所述第一纵向臂靠近所述水平臂的一端卡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卡槽内,所述第二纵向臂靠近所述水平臂的一端卡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卡槽内;所述第一纵向臂的中部置于所述第三固定卡槽内,所述第二纵向臂的中部卡置于所述第四固定卡槽内。较佳地,所述手动升降桌还包括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呈相对称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柱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一夹紧区,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另一端之间形成第二夹紧区,所述第一纵向臂夹紧定位于所述第一夹紧区内,所述第二纵向臂夹紧定位于所述第二夹紧区内。较佳地,所述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上还开设有均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竖直导引槽及第二竖直导引槽,所述第一竖直导引槽均连通于所有所述第一级位卡槽的卡入槽口,所述第一级位卡槽竖直排布于所述第一竖直导引槽与所述第二竖直导引槽之间,所述第一竖直导引槽的上端连通于所述第二竖直导引槽的上端,所述第一竖直导引槽的下端连通于所述第二竖直导引槽的下端,所述第一卡合臂滑动于所述第一竖直导引槽及所述第二竖直导引槽的任一者内;所述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上还开设有均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三竖直导引槽及第四竖直导引槽,所述第三竖直导引槽均连通于所有所述第二级位卡槽的卡入槽口,所述第二级位卡槽竖直排布于所述第三竖直导引槽与所述第四竖直导引槽之间,所述第三竖直导引槽的上端连通于所述第四竖直导引槽的上端,所述第三竖直导引槽的下端连通于所述第四竖直导引槽的下端,所述第二卡合臂滑动于所述第三竖直导引槽及所述第四竖直导引槽的任一者内。较佳地,所述第一级位卡槽的开口方向及所述第二级位卡槽的开口方向均朝向所述第一桌腿远离所述第二桌腿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纵向臂及所述第二纵向臂均呈可水平弹性偏摆,且所述第一纵向臂恒驱使所述第一卡合臂卡入所对位的任一所述第一级位卡槽内,所述第二纵向臂恒驱使所述第二卡合臂卡入所对位的任一所述第二级位卡槽内。较佳地,所述手动升降桌还包括助升缓降机构,所述助升缓降机构包含第一导引块及若干第一发条弹簧,所述第一发条弹簧竖直排布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柱的一侧上,所述第一导引块竖直固定于所述第一桌腿上,所述第一导引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发条弹簧一一对应的第一容置凹槽,所述第一发条弹簧的卷曲段一一对应的活动容置所述第一容置凹槽内。较佳地,所述助升缓降机构还包含第二导引块及若干第二发条弹簧,所述第二发条弹簧竖直排布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柱背离所述第一发条弹簧的一侧上,所述第二导引块竖直固定于所述第一桌腿上,所述第二导引块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发条弹簧一一对应的第二容置凹槽,所述第二发条弹簧的卷曲段一一对应的活动容置所述第二容置凹槽内。较佳地,所述手动升降桌还包括第一耐磨环、第二耐磨环及第三耐磨环,所述第一耐磨环的外侧固定于所述第一桌腿靠近于所述第二桌腿的一端内侧,所述第二耐磨环的内侧固定于所述第二桌腿靠近所述第一桌腿的一端外侧,所述第三耐磨环的内侧固定于所述第二桌腿的外侧,且所述第三耐磨环位于所述第一耐磨环与所述第二耐磨环之间,所述第一耐磨环的内侧滑动抵触于所述第二桌腿的外侧上,所述第二耐磨环的外侧及所述第三耐磨环的外侧均滑动抵触于所述第一桌腿的内侧上。较佳地,所述底座的底部还设有万向轮。由于本技术的手动升降桌的第一桌腿及第二桌腿中的一者竖直固定于桌板的底部,第一桌腿及第二桌腿中的另一者竖直固定于底座上,第二桌腿竖直滑动于第一桌腿上;支撑柱固定于第一桌腿上,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及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呈相对的竖直固定于第二桌腿上;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布的若干第一级位卡槽,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上开设有与第一级位卡槽一一水平相对的第二级位卡槽,升降级位架体固定于支撑柱上,升降级位架体可选择性的卡合于任一组水平相对的第一级位卡槽及第二级位卡槽内。则通过调整升降级位架体卡合在不同高度的第一级位卡槽及第二级位卡槽内,即可调整桌板的高度,从而方便简易的实现本技术的手动升降桌升降调整。本技术的手动升降桌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重量小,无需耗费电力,而且能够消除漏电、气爆等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手动升降桌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手动升降桌的支撑柱、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升降级位架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四固定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板、第一桌腿、第二桌腿、底座、支撑柱、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及升降级位架体,所述第一桌腿及所述第二桌腿中的一者竖直固定于所述桌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桌腿及所述第二桌腿中的另一者竖直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桌腿竖直滑动于所述第一桌腿上;所述支撑柱固定于所述第一桌腿上,所述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及所述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呈相对的竖直固定于所述第二桌腿上;所述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布的若干第一级位卡槽,所述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级位卡槽一一水平相对的第二级位卡槽,所述升降级位架体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升降级位架体可选择性的卡合于任一组水平相对的所述第一级位卡槽及所述第二级位卡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板、第一桌腿、第二桌腿、底座、支撑柱、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及升降级位架体,所述第一桌腿及所述第二桌腿中的一者竖直固定于所述桌板的底部,所述第一桌腿及所述第二桌腿中的另一者竖直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桌腿竖直滑动于所述第一桌腿上;所述支撑柱固定于所述第一桌腿上,所述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及所述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呈相对的竖直固定于所述第二桌腿上;所述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布的若干第一级位卡槽,所述第二升降级位导引条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级位卡槽一一水平相对的第二级位卡槽,所述升降级位架体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所述升降级位架体可选择性的卡合于任一组水平相对的所述第一级位卡槽及所述第二级位卡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级位架体包含水平臂、第一纵向臂、第二纵向臂、第一卡合臂及第二卡合臂,所述第一纵向臂由所述水平臂的一端竖直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纵向臂由所述水平臂的另一端竖直弯向下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卡合臂由所述第一纵向臂远离所述水平臂的一端朝背离所述第二纵向臂的方向水平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卡合臂由所述第二纵向臂远离所述水平臂的一端朝背离所述第一卡合臂的方向水平弯折延伸形成;所述水平臂水平穿置于所述支撑柱内,所述第一卡合臂可选择性地与任一所述第一级位卡槽卡合配合,所述第二卡合臂可选择性地与任一所述第二级位卡槽卡合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及第四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呈相对称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柱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固定板与所述第四固定板呈相对称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柱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卡槽,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卡槽,所述第三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三固定卡槽,所述第四固定板上开设有第四固定卡槽;所述第一纵向臂靠近所述水平臂的一端卡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卡槽内,所述第二纵向臂靠近所述水平臂的一端卡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卡槽内;所述第一纵向臂的中部置于所述第三固定卡槽内,所述第二纵向臂的中部卡置于所述第四固定卡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呈相对称的固定于所述支撑柱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一端之间形成第一夹紧区,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另一端之间形成第二夹紧区,所述第一纵向臂夹紧定位于所述第一夹紧区内,所述第二纵向臂夹紧定位于所述第二夹紧区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级位导引条上还开设有均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一竖直导引槽及第二竖直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信宏吕权晋彭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凯缇瑞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