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排课桌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201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排课桌椅,其包括若干依次排列的桌椅支架和连接于桌椅支架间的凳面、桌面以及靠背,所述桌椅支架单元包括连接凳面的铰接盒,所述铰接盒的圆心处设有铰接通孔,所述铰接盒上设有弧形限位开口,所述凳面与铰接盒铰接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铰接合页,所述铰接合页上伸出有放置于铰接通孔内且与铰接通孔的内壁相抵的铰接柱以及伸于弧形限位开口内且与弧形限位开口的内壁相抵的限位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使用者的衣物不易伸入至铰接盒内,减少了使用者因凳面的转动导致衣物被卡在限位柱以及弧形限位开口之间的概率,降低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安全性能较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排课桌椅
本技术涉及教学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排课桌椅。
技术介绍
课桌和椅子是学校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的教学设施。如图1所示,目前在学校中,尤其是高等学校的大型课堂,使用较多的是一体化的连排课桌椅,包括若干依次排列设置的桌椅支架以及位于相邻两个桌椅支架间的桌面和凳面,桌面和凳面图中未示出,桌椅支架上设有与凳面转动连接的连接支架,连接支架包括开有转动孔的支撑板,支撑板竖直放置且设有两个用于限制凳面转动的限位凸块,支撑板的外缘上焊接有包绕支撑板的弧形板,便于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放置手臂,且通过两个限位凸块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对凳面进行翻转,节省空间,方便使用者走动。但是,由于弧形板以及限位凸块的边缘易刮伤使用者或因限位凸块的原因,导致使用者的衣物因为凳面的转动被夹紧在限位凸块处,易产生安全隐患,且当使用者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凳面上的载荷通过凳面与支撑板的连接处传递至连接支架,接触面积较小,凳面与支撑板之间的连接处存在安全隐患,使得该连排课桌椅的安全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较高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排课桌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依次排列的桌椅支架单元和连接于桌椅支架间的凳面(1)、桌面以及靠背(2),所述桌椅支架单元包括连接凳面(1)的铰接盒(3),所述铰接盒(3)的圆心处设有铰接通孔(4),所述铰接盒(3)上设有弧形限位开口(5),所述凳面(1)与铰接盒(3)铰接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铰接合页(6),所述铰接合页(6)上伸出有放置于铰接通孔(4)内且与铰接通孔(4)的边缘相抵的铰接柱(7)以及伸于弧形限位开口(5)内且与弧形限位开口(5)的边缘相抵的限位柱(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排课桌椅,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依次排列的桌椅支架单元和连接于桌椅支架间的凳面(1)、桌面以及靠背(2),所述桌椅支架单元包括连接凳面(1)的铰接盒(3),所述铰接盒(3)的圆心处设有铰接通孔(4),所述铰接盒(3)上设有弧形限位开口(5),所述凳面(1)与铰接盒(3)铰接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铰接合页(6),所述铰接合页(6)上伸出有放置于铰接通孔(4)内且与铰接通孔(4)的边缘相抵的铰接柱(7)以及伸于弧形限位开口(5)内且与弧形限位开口(5)的边缘相抵的限位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排课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椅支架单元还包括支撑主体(9)和弧形支撑杆(10),所述铰接盒(3)设于弧形支撑杆(10)以及支撑主体(9)的交接处,所述弧形支撑杆(10)包括弧形段(11)以及竖直段(12),所述弧形段(11)的一端连接于铰接盒(3)处,所述竖直段(12)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有用于承载桌面的第一支架(13)、用于连接靠背(2)的第二支架(14)以及用于放置扶手的扶手支架(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排课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9)底部连接有固定杆(16),支撑主体(9)倾斜设置于固定杆(16)上,支撑主体(9)与固定杆(16)的连接处靠近固定杆(16)的一端,所述竖直段(12)位于固定杆(16)的投影靠近支撑主体(9)与固定杆(16)连接处的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排课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合页(6)对称固定连接于凳面(1)的下表面,凳面(1)以铰接合页(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开文赖强刘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永固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