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医用自动排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多功能医用自动排痰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临床上,大多数重症患者均伴有肺通气障碍,并且部分患者还会产生肺部感染症状,由于病人身体虚弱,无法及时将痰咳出,因此便需要借助外力排痰;大多数医院均采用排痰仪帮助病人排痰,但目前大多数排痰仪需要医护人员手持排痰装置,持续震动按摩病人背部,同时需要病人端坐在病床或座椅上,病人身体虚弱,无法长时间维持端坐姿态,这样既占用了医护人力资源,又加重了病人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多功能医用自动排痰装置,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更加舒适,成本低且可以减轻病人的负担,有助于协助操作人员对套具的使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多功能医用自动排痰装置,包括排痰仪和座椅,排痰仪沿其长度方向的上端设有震动按摩仪,排痰仪沿其长度方向的下端设有座椅安装平台,座椅安装平台与排痰仪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医用自动排痰装置,包括排痰仪(1)和座椅(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痰仪(1)沿其长度方向的上端设有震动按摩仪(1a),所述排痰仪(1)沿其长度方向的下端设有座椅安装平台(3),所述座椅安装平台(3)与排痰仪(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座椅安装平台(3)为矩形方框结构,且所述座椅安装平台(3)下端面设有液压装置;/n所述液压装置包括与座椅安装平台(3)上端内表面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的油泵(4),以及通过螺栓与座椅安装平台(3)下端内表面连接固定的油箱(5),液压装置还包括通过螺栓与座椅安装平台(3)上端外表面连接固定的液压缸(6);所述油泵(4)进油口与油箱(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医用自动排痰装置,包括排痰仪(1)和座椅(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痰仪(1)沿其长度方向的上端设有震动按摩仪(1a),所述排痰仪(1)沿其长度方向的下端设有座椅安装平台(3),所述座椅安装平台(3)与排痰仪(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座椅安装平台(3)为矩形方框结构,且所述座椅安装平台(3)下端面设有液压装置;
所述液压装置包括与座椅安装平台(3)上端内表面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的油泵(4),以及通过螺栓与座椅安装平台(3)下端内表面连接固定的油箱(5),液压装置还包括通过螺栓与座椅安装平台(3)上端外表面连接固定的液压缸(6);所述油泵(4)进油口与油箱(5)的排油口通过油管相连,所述油泵(4)的排油口与液压缸(6)的进油口通过油管相连;所述液压缸(6)内设有活塞杆(7),所述活塞杆(7)沿其长度方向且远离液压缸(6)的一端设有座椅托架(8),所述座椅托架(8)上的连接套(8a)与活塞杆(7)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座椅托架(8)上设有座椅(2),所述座椅(2)上的座椅板(9)与座椅托架(8)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座椅(2)的椅背(2a)设有向内成型的凹槽(2b),所述凹槽(2b)的槽底设有第一S型开口(10),所述第一S型开口(10)穿透椅背(2a),且所述凹槽(2b)的槽底上沿第一S型开口(10)一侧边线设有齿条(11);所述凹槽(2b)的槽底上沿第一S型开口(10)的另一侧边线设有第一轨道条(12),所述凹槽(2b)的槽顶还设有端盖(13);
所述端盖(13)上设有与第一S型开口(10)相对应的第二S型开口(13a),且所述端盖(13)上沿第二S型开口(13a)的边线设有电机轨道(13b);所述端盖(13)上沿第二S型开口(13a)的边线设有与第一轨道条(12)相对应的第二轨道条(14);所述端盖(13)与椅背(2a)外形相同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端盖(13)上设有伺服电机(15),所述伺服电机(15)输出轴(15a)穿过电机轨道(13b)并与电机轨道(13b)滑动配合,所述输出轴(15a)上沿其轴向分别设有调整垫(16)、从动杆(17)和传动齿轮(18),所述调整垫(16)与输出轴(15a)滑动配合,所述从动杆(17)与输出轴(15a)之间设有推力轴承(17c),所述传动齿轮(18)与输出轴(15a)之间设有键与键槽配合,所述传动齿轮(18)沿其轴向设有向内成型的定位槽(18a),所述定位槽(18a)内设有定位螺栓(19),且所述定位螺栓(19)与输出轴(15a)螺纹连接;所述传动齿轮(18)与齿条(11)啮合;
所述从动杆(17)沿其长度方向的中段设有固定环(17a),所述固定环(17a)沿其径向对称设有两个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栓(20),所述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苹,万文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