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冷、空调、化工等工业中的板翅式溢流降膜型热质交换器。目前,制冷、空调与化工等行业中所使用的降膜型热质交换器以管壳式喷淋降膜形式为主。据不同的传质目的,管壳式喷淋降膜型热质交换器可分为管壳式喷淋降膜型吸收器和管壳式喷淋降膜型发生器。在管壳式喷淋降膜型吸收器中,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吸收液体通过喷嘴1一部分喷淋到下面的前排管束2上,并且依此由前排管束滴到下面一排管束3上,液体沿管壁外侧呈液膜下流。其余液体则喷到管壳之间的空隙中。被吸收介质为气体4,充满管壳之间,一部分在与管壁上液体液膜接触时被吸收入膜,其余直接与喷在管壳之间的液滴5接触而被吸收。由于吸收时一般要释放吸收热,使液膜温度升高、吸收能力减弱,因而管内通有冷却介质6,用于冷却液膜7,增强其吸收能力。管壳式喷淋降膜型发生器示意性结构亦如上图,在管壳式喷淋降膜气体发生器中,发生液体通过喷嘴1一部分喷淋到下面的前排管束2上,并且依此由前排管束滴到下面一排管束3上,液体沿管壁外侧呈液膜下流。与上述管壳式喷淋降膜型吸收器所不同的是管内通有的是加热介质6,用于加热液膜7,使其中气体组分发生出来。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翅式溢流降膜型热质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布流器(9)、由多个板翅式换热元件组成的板翅式换热器(8)、壳体(10)、进液管(11)、排液管(12)及进汽腔(13),布流器(9)置于壳体(10)上部,板翅式换热器(8)置于布流器(9)的下部,进汽腔(13)分布在壳体(10)两侧,布流器两侧置有进液管(11),进液管(11)与主分液槽(16)连接,液体由进液管(11)进入主分液槽(16),再经支分液槽(14)满液溢流置降膜槽(15),通过板翅式换热器换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晓钰,徐之平,李美玲,卢玫,蔡祖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