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养老康复护理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护理床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养老康复护理床。
技术介绍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家中的老人、养老机构的老人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好的护理床,但由于老人长期卧床,很少活动,背部由于湿热容易引发皮炎及湿疹,影响老人健康,从而不便于老人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养老康复护理床,用以解决老人长期卧床容易因护理床湿热而产生皮炎湿疹,影响老人健康,从而不便于老人使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养老康复护理床,床板和支腿,还包括:气垫,所述气垫设置在所述床板上端,所述气垫表面设置微米级出气孔,所述气垫设置进气孔;气泵,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床板底部,所述气泵输出端通过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控制器,与电源、所述气泵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床板一端设置床头板,所述床板另一端设置床尾板;所述床头板两侧设置镂空把手,所述把手上设置有橡胶保护套,所述保护套表面设置防滑纹。优选的,所述支腿还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养老康复护理床,包括床板(1)和支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气垫(3),所述气垫(3)设置在所述床板(1)上端,所述气垫(3)表面设置微米级出气孔,所述气垫(3)设置进气孔;/n气泵,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床板(1)底部,所述气泵输出端通过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通;/n控制器,与电源、所述气泵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养老康复护理床,包括床板(1)和支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气垫(3),所述气垫(3)设置在所述床板(1)上端,所述气垫(3)表面设置微米级出气孔,所述气垫(3)设置进气孔;
气泵,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床板(1)底部,所述气泵输出端通过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通;
控制器,与电源、所述气泵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养老康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板(1)一端设置床头板(4),所述床板(1)另一端设置床尾板(5);
所述床头板(4)两侧设置镂空把手(6),所述把手(6)上设置有橡胶保护套,所述保护套表面设置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养老康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腿还连接有:
连接片(8),所述连接片(8)设置为L型,所述连接片(8)一侧壁与所述支腿(2)侧壁固定连接;
万向轮(9),所述万向轮(9)设置在所述连接片(8)底部;
升降杆(10),所述升降杆(10)设置在所述支腿(2)远离所述连接片(8)一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养老康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板(1)两侧设置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
第一固定块(11),所述第一固定块(11)设置在所述床板(1)靠近所述床头板(4)一端,所述第一固定块(11)与所述床板(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1)中心设置第一通孔(12),所述第一固定块(11)侧壁设置圆孔(13),所述圆孔(13)与所述第一通孔(12)连通;
第二固定块(14),所述第二固定块(14)设置在所述床板(1)靠近所述床尾板(5)一端,所述第二固定块(14)与所述床板(1)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14)中心设置第二通孔(15);
护栏(16),所述护栏(16)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12)内,所述护栏(16)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通孔(15)内,所述护栏(16)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12)一端设置卡槽(17),所述卡槽(17)朝向所述圆孔(13);
限位柱(18),所述圆孔(13)内设置限位柱(18),所述限位柱(18)一端与所述卡槽(17)抵接,所述限位柱(18)另一端设置卡板(19),所述卡板(19)侧壁与所述第一固定块(11)侧壁贴合;
第二弹簧(20),所述第二弹簧(20)套设在所述限位柱(18)上,所述第二弹簧(20)一端与所述圆孔(13)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0)另一端与所述卡板(19)侧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养老康复护理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整装置(30),所述调整装置(30)包括:
壳体(301),设置在所述床板(1)下方;
竖直支撑块(302),位于壳体(301)中部且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301)顶端;
支撑板(303),所述支撑板(303)下端转动连接在竖直支撑块(302)上端,所述支撑板(303)上端一侧与床板(1)一侧铰接;
两组第一调节组件(304),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303)左右两侧;
所述第一调节组件(304)包括:
两个第三固定块(3041),左右间隔的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301)内;
转动杆(3042),转动在两个第三固定块(3041)上,所述转动杆(3042)位于两个固定块之间部分设置外螺纹;
驱动电机(3043),设置在两个转动杆(3042)之间,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第一齿轮(3044),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3043)的输出轴;
第二齿轮(3045),固定连接在转动杆(3042)靠近驱动电机(3043)的一端,所述第二齿轮(3045)与第一齿轮(3044)啮合传动;
第四滑块(3046),所述第四滑块(3046)内壁设置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螺纹套接在所述转动杆(3042)的外螺纹上;
第一连接块(3047),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滑块(3046)顶端,所述壳体(301)顶端设有供所述第一连接块(3047)顶端左右滑动的通槽;
第二连接块(3048),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块(3047)上;
第一连接杆(3049),下端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块(3048)上;
第二连接杆(3050),下端转动连接在壳体(301)顶端,且位于第一连接杆(3049)远离竖直支撑块(302)的一侧;
第一滑块(3051),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杆(3050)上端,所述第二连接杆(3050)设有供所述第一滑块(3051)滑动的第一滑槽;
第二滑块(3052),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杆(3049)上端,所述支撑板(3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