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裤式纸尿裤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92128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漏裤式纸尿裤的制备方法,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漏裤式纸尿裤的舒适性差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透液性面层;2)、制备吸收芯层;3)、制备不透液性底层;4)、将透液性面层、吸收芯层和不透液性底层依次复合连接;5)、制备衣物层:6)、将步骤4的制品分切成单个的吸收体,并将其旋转90°,依次沿纵向方向间隔复合在步骤5的制品上;7)、在步骤6的制品的前腰区和/或后腰区上复合有防漏层;8)、将步骤7的制品位于相邻两吸收体之间裁切出裤管;9)、将步骤8的制品沿其横向方向的中轴线翻折,并在其裤管处沿横向方向焊接,该焊接处位于第一施胶区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裤式纸尿裤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漏裤式纸尿裤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裤式纸尿裤的结构一般为:吸收体以及复合在其外侧的衣物层,衣物层的上、下端沿翻转接触,并且沿其横向两端焊接连接形成裤式纸尿裤,所述吸收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叠层设置的透液性面层、吸收芯层、不透液性底层,该吸收芯层由蓬松无纺布与高分子吸水树脂相结合或木浆纤维和高分子吸水树脂混合并由无纺布包裹,形成一块状结构,用于吸收和保持人体排泄液,透液性面层由亲水无纺布及分别固设于亲水无纺布横向两侧的疏水无纺布组成,亲水无纺布粘附在吸收芯层的上表面以及向下弯折包覆在吸收芯层的横向两侧面上,且与吸收芯层粘附在不透液性底层上,用于与身体接触时提供舒适和干爽的感觉,同时允许液体自由通过,进入下层的吸收芯层,不透液性底层是由透气性不透水薄膜与疏水无纺布复合而成,用于将吸收液体保持在吸收芯层中,从而防止被吸收的液体弄脏穿戴者的裤子。通常在裤式纸尿裤的前衣物层和后衣物层的上部设置有腰围区,使得裤式纸尿裤穿着过程中与腰围的贴合更紧密,该腰围区通常是由两层柔性材料中间施胶添加沿横向延伸的橡筋组成,通过施胶用于固定橡胶,但其造成腰区的硬度增加、同时透气性下降,使得腰区的舒适性差,再加上为了防止尿液的前、后漏,需要复合一层防漏层,使得原本舒适性较差的腰区在添加上防漏层后,其厚度再一次增加,造成透气性差,使得舒适性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漏裤式纸尿裤的制备方法,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漏裤式纸尿裤的舒适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漏裤式纸尿裤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透液性面层;2)、制备吸收芯层;3)、制备不透液性底层;4)、将透液性面层、吸收芯层和不透液性底层依次复合连接;5)、制备衣物层:a、将已加工完成的卷状底层非织造布放卷,定义沿底层非织造布放卷输送方向延伸为纵向方向,沿其宽度方向延伸为横向方向,定义沿底层非织造布的横向两侧分别为前腰区和后腰区;b、在前腰区和后腰区沿纵向方向分别并排分布至少一组橡筋组,所述橡筋组为沿纵向方向并排分布的至少两条拉伸倍率大于1.5倍的橡筋,分布有橡筋组的区域形成橡筋区,位于前腰区或者后腰区处未分布有橡筋组的区域为空白区,所述空白区的个数不小于橡筋区的个数,所述橡筋区与空白区交错分布;c、通过第一喷枪沿纵向方向对橡筋组间隔喷胶,并将橡筋组复合于底层非织造布上,该通过喷胶复合的区域为第一施胶区,沿纵向方向上相邻两所述第一施胶区的上端沿之间的距离为单个裤式纸尿裤制品的宽度尺寸;d、将前腰区和后腰区处的底层非织造布沿位于其中部的相邻的空白区与橡筋区的界限处向上或者向下翻折,且翻折后覆盖于橡筋上,使得空白区覆盖于橡筋区上,且每个橡筋区均被空白区覆盖;e、在步骤d的制品的前腰区和后腰区处位于相邻两橡筋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或者热压合形成沿纵向分布的1至3排焊接点;6)、将步骤4的制品分切成单个的吸收体,并将其旋转90°,依次沿纵向方向间隔复合在步骤5的制品上,且位于沿纵向方向上相邻两第一施胶区之间;7)、在步骤6的制品的前腰区和/或后腰区上复合有防漏层;8)、将步骤7的制品位于相邻两吸收体之间裁切出裤管;9)、将步骤8的制品沿其横向方向的中轴线翻折,并在其裤管处沿横向方向焊接,该焊接处位于第一施胶区上;10)、将步骤9的制品沿其焊接处的中部分切形成单个的产品制成防漏裤式纸尿裤。进一步的,所述橡筋区的个数与空白区的个数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橡筋区和空白区的个数均为3个,使得非织造布的横向两侧沿向中部方向依次分为第一空白区、第一橡筋区、第二空白区、第二橡筋区、第三空白区和第三橡筋区,所述第一橡筋区、第二橡筋区和第三橡筋区内的橡筋组中橡筋的个数均为5根,沿第二空白区和第二橡筋区的界限向上翻折,使得第一空白区覆盖于第三橡筋区上,第一橡筋区覆盖于第三空白区上,第二空白区覆盖于第二橡筋区上。进一步的,在步骤c和步骤d之间可通过第二喷胶对靠近非织造布的横向中部的橡筋组沿纵向方向对其间隔喷胶,该通过喷胶复合的区域为第二施胶区,所述第二施胶区位于沿纵向方向上相邻两所述第一施胶区之间,且个数为两个,该两个第二施胶区之间的橡筋打断处理。进一步的,所述底层非织造布的横向宽度尺寸比单个吸收体的长度尺寸大140mm~300mm。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防漏裤式纸尿裤的制备方法,通过底层非织造布的横向宽度尺寸比传统裤式纸尿裤的衣物层预留较多的空间用于翻折包覆住橡筋,使得后续中底层非织造布上形成焊接点形成更好的固定橡筋,并且橡筋分布形成橡筋区,使得各个橡筋区的收缩进行调整有利于适应使用者的腰围不同区域的腰围尺寸要求,能够更好的包覆住腰围,并且节省材料的使用,提高衣物层的透气性,再通过橡筋之间设置焊接点用于限制橡筋的错位移动,使得橡筋的横向收缩性好,且环绕与腰围的包覆性好,从而减少了胶水的使用,透气性和柔软性大大增加,再复合防漏层后,相对于现有的裤式纸尿裤,其前腰围和/或后腰围区域的透气性和柔软性有了显著的提高,提高舒适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降低了底层非织造布以及胶水的使用量,节约较多的资源,同时,简化了纸尿裤结构,能够在现有的生产设备中进行改进,对于现有的设备改进程度较小,节约投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底层非织造布在未翻折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底层非织造部在翻折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C-C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为:参考图1至图4所示,一种防漏裤式纸尿裤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透液性面层1;2)、制备吸收芯层2;3)、制备不透液性底层3;4)、将透液性面层1、吸收芯层2和不透液性底层3依次复合连接;5)、制备衣物层:a、将已加工完成的卷状底层非织造布4放卷,定义沿底层非织造布4放卷输送方向延伸为纵向方向Y,沿其宽度方向延伸为横向方向X,定义沿底层非织造布4的横向两侧分别为前腰区5和后腰区6;b、在前腰区5和后腰区6沿纵向方向分别并排分布三组橡筋组,所述橡筋组为沿纵向方向并排分布的五条拉伸倍率为1.8倍的橡筋7,分布有橡筋组的区域形成橡筋区8,位于前腰区5或者后腰区6处未分布有橡筋组的区域为空白区9,所述空白区9的个数与橡筋区8的个数均为3个,所述橡筋区8与空白区9交错分布,使得底层非织造布4的横向两侧沿向中部方向依次分为第一空白区91、第一橡筋区81、第二空白区92、第二橡筋区82、第三空白区93和第三橡筋区83,所述第一橡筋区81、第二橡筋区82和第三橡筋区83内的橡筋组中橡筋的个数均为5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漏裤式纸尿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制备透液性面层;/n2)、制备吸收芯层;/n3)、制备不透液性底层;/n4)、将透液性面层、吸收芯层和不透液性底层依次复合连接;/n5)、制备衣物层:/na、将已加工完成的卷状底层非织造布放卷,定义沿底层非织造布放卷输送方向延伸为纵向方向,沿其宽度方向延伸为横向方向,定义沿底层非织造布的横向两侧分别为前腰区和后腰区;/nb、在前腰区和后腰区沿纵向方向分别并排分布至少一组橡筋组,所述橡筋组为沿纵向方向并排分布的至少两条拉伸倍率大于1.5倍的橡筋,分布有橡筋组的区域形成橡筋区,位于前腰区或者后腰区处未分布有橡筋组的区域为空白区,所述空白区的个数不小于橡筋区的个数,所述橡筋区与空白区交错分布;/nc、通过第一喷枪沿纵向方向对橡筋组间隔喷胶,并将橡筋组复合于底层非织造布上,该通过喷胶复合的区域为第一施胶区,沿纵向方向上相邻两所述第一施胶区的上端沿之间的距离为单个裤式纸尿裤制品的宽度尺寸;/nd、将前腰区和后腰区处的底层非织造布沿位于其中部的相邻的空白区与橡筋区的界限处向上或者向下翻折,且翻折后覆盖于橡筋上,使得空白区覆盖于橡筋区上,且每个橡筋区均被空白区覆盖;/ne、在步骤d的制品的前腰区和后腰区处位于相邻两橡筋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或者热压合形成沿纵向分布的1至3排焊接点;/n6)、将步骤4的制品分切成单个的吸收体,并将其旋转90°,依次沿纵向方向间隔复合在步骤5的制品上,且位于沿纵向方向上相邻两第一施胶区之间;/n7)、在步骤6的制品的前腰区和/或后腰区上复合有防漏层;/n8)、将步骤7的制品位于相邻两吸收体之间裁切出裤管;/n9)、将步骤8的制品沿其横向方向的中轴线翻折,并在其裤管处沿横向方向焊接,该焊接处位于第一施胶区上;/n10)、将步骤9的制品沿其焊接处的中部分切形成单个的产品制成防漏裤式纸尿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裤式纸尿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透液性面层;
2)、制备吸收芯层;
3)、制备不透液性底层;
4)、将透液性面层、吸收芯层和不透液性底层依次复合连接;
5)、制备衣物层:
a、将已加工完成的卷状底层非织造布放卷,定义沿底层非织造布放卷输送方向延伸为纵向方向,沿其宽度方向延伸为横向方向,定义沿底层非织造布的横向两侧分别为前腰区和后腰区;
b、在前腰区和后腰区沿纵向方向分别并排分布至少一组橡筋组,所述橡筋组为沿纵向方向并排分布的至少两条拉伸倍率大于1.5倍的橡筋,分布有橡筋组的区域形成橡筋区,位于前腰区或者后腰区处未分布有橡筋组的区域为空白区,所述空白区的个数不小于橡筋区的个数,所述橡筋区与空白区交错分布;
c、通过第一喷枪沿纵向方向对橡筋组间隔喷胶,并将橡筋组复合于底层非织造布上,该通过喷胶复合的区域为第一施胶区,沿纵向方向上相邻两所述第一施胶区的上端沿之间的距离为单个裤式纸尿裤制品的宽度尺寸;
d、将前腰区和后腰区处的底层非织造布沿位于其中部的相邻的空白区与橡筋区的界限处向上或者向下翻折,且翻折后覆盖于橡筋上,使得空白区覆盖于橡筋区上,且每个橡筋区均被空白区覆盖;
e、在步骤d的制品的前腰区和后腰区处位于相邻两橡筋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或者热压合形成沿纵向分布的1至3排焊接点;
6)、将步骤4的制品分切成单个的吸收体,并将其旋转90°,依次沿纵向方向间隔复合在步骤5的制品上,且位于沿纵向方向上相邻两第一施胶区之间;
7)、在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哲谢锡佳利莉梁倩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茵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