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后漏的尿不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38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宝宝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后漏的尿不湿;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前腰部、后腰部以及设于前腰部和后腰部之间的吸水档部;所述后腰部的两侧设有粘贴片;所述前腰部的两侧对应所述粘贴片的位置设有粘贴区;所述吸水档部的中部设有吸收芯体;所述吸水档部的两侧设有用于贴合宝宝腿部的松紧带;所述吸收芯体的四周设有防漏尿护挡;所述吸收芯体靠近所述后腰部的一端设有至少一条用于加强吸收速率的立体吸水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减少宝宝睡眠时尿液后漏导致红屁股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后漏的尿不湿
本技术涉及宝宝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防后漏的尿不湿。
技术介绍
尿不湿是宝宝时期的常用用品之一,由于其吸水性强,被俗称为“尿不湿”;另外,尿不湿也常常被称为纸尿片、纸尿裤、拉拉裤。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苦恼,当宝宝夜间睡觉的时候,通常采用仰卧睡姿,而当宝宝夜间尿量大时,市面上的尿不湿的吸收芯体往往会不能瞬间吸收大量的水分,从而导致尿液后漏至超过吸收芯体的区域;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更换尿不湿的话,后漏的尿液会持续会刺激宝宝臀部娇嫩的皮肤,从而引起宝宝皮炎和红屁股;另外,后漏的不适感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甚至有可能影响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防后漏的尿不湿,能减少宝宝睡眠时尿液后漏导致红屁股的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防后漏的尿不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前腰部、后腰部以及设于前腰部和后腰部之间的吸水档部;所述后腰部的两侧设有粘贴片;所述前腰部的两侧对应所述粘贴片的位置设有粘贴区;所述吸水档部的中部设有吸收芯体;所述吸水档部的两侧设有用于贴合宝宝腿部的松紧带;所述吸收芯体的四周设有防漏尿护挡;所述吸收芯体靠近所述后腰部的一端设有至少一条用于加强吸收速率的立体吸水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收芯体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吸水凸部;所述吸水凸部的材料为无纺布。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腰部上开设有肚脐透气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后腰部的中部设有透气网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收芯体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层、导流层、吸收层以及防漏层;所述面层与所述导流层之间设有抑菌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体吸水条的横截面形状为半球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体吸水条的半径为0.5~5mm。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贴片通过若干条连接细带与所述后腰部连接;若干条所述连接细带相互平行设置;相邻的两条连接细带之间均设有间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防漏尿护挡以及立体吸水条,能减少宝宝睡眠时尿液后漏导致红屁股的现象。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本体平铺时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吸收芯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后腰部;11-粘贴片;12-透气网孔;13-连接细带;14-间隙;2-前腰部;21-粘贴区;22-肚脐透气孔;3-吸水档部;31-吸收芯体;32-松紧带;33-防漏尿护挡;311-立体吸水条;312-吸水凸部;313-面层;314-抑菌层;315-导流层;316-吸收层;317-防漏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后漏的尿不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前腰部2、后腰部1以及设于前腰部2和后腰部1之间的吸水档部3;所述后腰部1的两侧设有粘贴片11;所述前腰部2的两侧对应所述粘贴片11的位置设有粘贴区21;所述吸水档部3的中部设有吸收芯体31;所述吸水档部3的两侧设有用于贴合宝宝腿部的松紧带32;所述吸收芯体31的四周设有防漏尿护挡33;所述吸收芯体31靠近所述后腰部1的一端设有至少一条用于加强吸收速率的立体吸水条311。在使用本体时,先将后腰部1垫在宝宝的后腰上,然后将吸水档部3贴合宝宝的裆部,再将前腰部2贴合宝宝的腹部,接着再将粘贴片11粘贴在粘贴区21上,即可以把本体穿在宝宝身上;通过设置防漏尿护挡33,能有效地限制尿液的移动方向,通过设置立体吸水条311,在尿液后流的时候,一方面能阻挡尿液后流,另一方面立体吸水条311的体积较大,吸水能力进一步提升,能减少宝宝睡眠时尿液后漏导致红屁股的现象。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后漏的尿不湿,所述吸收芯体31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吸水凸部312;所述吸水凸部312的材料为无纺布。通过设置吸水凸部312,能增大吸收芯体31的吸水能力,提高吸收芯体31的吸水速率。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后漏的尿不湿,所述前腰部2上开设有肚脐透气孔22。具体地,宝宝在活动中由于新陈代谢快,出汗多,如果使用传统的高腰尿不湿,但是又不能及时更换尿不湿,容易在肚脐的位置积聚汗水,汗水混合脱落的皮肤细胞,导致肚脐藏有较多的污垢,甚至导致局部发炎,造成严重后果;如果采用低腰设计,可能会导致宝宝肚子受凉而造成拉肚子,因此,在前腰部2开肚脐透气孔22,能保证肚子不受凉的同时,防止闷宝宝的肚脐。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后漏的尿不湿,所述后腰部1的中部设有透气网孔12。通过设置透气网孔12,在保证尿不湿能有效贴紧宝宝的腰部的同时,更加透气,不会闷到宝宝娇嫩的皮肤。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后漏的尿不湿,所述吸收芯体3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层313、导流层315、吸收层316以及防漏层317;所述面层313与所述导流层315之间设有抑菌层314。通过设置导流层315,能加速液体往吸收层316流动,被吸收层316快速锁住,保持面层313的干爽,通过设置防漏层317能防止尿液渗出尿不湿外面,弄脏衣被,通过设置抑菌层314,能有效抑制细菌滋生。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后漏的尿不湿,所述立体吸水条311的横截面形状为半球形。半球形的设计使宝宝使用舒适,不会产生异物感。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后漏的尿不湿,所述立体吸水条311的半径为0.5~5mm。立体吸水条311的高度过低会降低吸水的速率,高度过高会导致异物感,宝宝穿戴不适,因此,试验可得,采用0.5~5mm的高度最佳。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后漏的尿不湿,所述粘贴片11通过若干条连接细带13与所述后腰部1连接;若干条所述连接细带13相互平行设置;相邻的两条连接细带13之间均设有间隙14。通过在两条连接细带13之间设置间隙14,能有提高尿不湿侧部的通风透气能力,保证宝宝两胯部不会闷汗;另外,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段的宝宝,设置不同长度的连接细带1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技术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后漏的尿不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前腰部(2)、后腰部(1)以及设于前腰部(2)和后腰部(1)之间的吸水档部(3);/n所述后腰部(1)的两侧设有粘贴片(11);所述前腰部(2)的两侧对应所述粘贴片(11)的位置设有粘贴区(21);/n所述吸水档部(3)的中部设有吸收芯体(31);所述吸水档部(3)的两侧设有用于贴合宝宝腿部的松紧带(32);所述吸收芯体(31)的四周设有防漏尿护挡(33);/n所述吸收芯体(31)靠近所述后腰部(1)的一端设有至少一条用于加强吸收速率的立体吸水条(3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后漏的尿不湿,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前腰部(2)、后腰部(1)以及设于前腰部(2)和后腰部(1)之间的吸水档部(3);
所述后腰部(1)的两侧设有粘贴片(11);所述前腰部(2)的两侧对应所述粘贴片(11)的位置设有粘贴区(21);
所述吸水档部(3)的中部设有吸收芯体(31);所述吸水档部(3)的两侧设有用于贴合宝宝腿部的松紧带(32);所述吸收芯体(31)的四周设有防漏尿护挡(33);
所述吸收芯体(31)靠近所述后腰部(1)的一端设有至少一条用于加强吸收速率的立体吸水条(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后漏的尿不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芯体(31)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吸水凸部(312);所述吸水凸部(312)的材料为无纺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后漏的尿不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腰部(2)上开设有肚脐透气孔(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柱威伍绍文陈耀航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天正纸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