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血管内植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92116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血管内植入装置,包括管道以及设置在管道一端周向上的凸缘。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装置包括管道和凸缘两部。管道由内层的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内衬和外层的镍钛合金网组成,凸缘是管道一端的ePTFE内衬延伸并向四周翻起呈椭圆形。在实施手术时将此装置植入内瘘,管道位于吻合口的静脉侧,有隔绝血流剪切力和支撑血管腔的作用。凸缘位于吻合口的动脉侧,可以固定管道防止其移位。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隔绝血流剪切力和支撑血管腔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内瘘吻合口发生狭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血管内植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血管内植入装置,适用于预防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以下简称内瘘)吻合口发生狭窄。
技术介绍
血液透析是维持尿毒症患者生命的一种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依赖于一个良好的透析通路。血液从透析通路经过引血管路7被引出患者体外,经过透析机过滤后再经过回血管路8输回患者体内。内瘘是尿毒症患者最常用的透析通路。内瘘一般建立在患者的腕部,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将头静脉2和桡动脉1做端侧吻合,形成一个人工建立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瘘管,使桡动脉1的血液直接经过头静脉2回流心脏。内瘘建立后头静脉2管腔内拥有了桡动脉1的血流量,同时头静脉2位置比较表浅,用两个穿刺针6穿刺头静脉2就可以形成一个血流回路用于透析(图1)。一个良好的内瘘需要有足够的血流量,才能保证患者顺利进行血液透析并且获得达标的透析充分性。国际指南建议合格的内瘘自然血流量要大于600ml/min。然而内瘘自从建立开始就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吻合口3狭窄。吻合口3狭窄使桡动脉1中的血流进入头静脉2受阻,导致头静脉2中没有足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血管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15)以及设置在管道(15)一端周向上的凸缘(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血管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15)以及设置在管道(15)一端周向上的凸缘(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血管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管道(15)呈锥形中空管道,细端内径为3mm,粗端内径为4mm,管道长2cm,凸缘(16)位于该管道(15)的细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医用血管内植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管道(15)由内层的膨体聚四氟乙烯内衬(14)和外层的镍钛合金网(13)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世峰解立怡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