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脊柱椎间融合的钛网融合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脊柱椎间融合的钛网融合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脊柱椎体肿瘤的治疗需要行椎体切除,椎体切除后往往遗留较大的缺损,需要植入较大尺寸的钛网融合器或者自体髂骨才能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植入物高度一般在40-50mm左右。虽然自体骨是一种理想的植骨材料,有良好的骨生长活性和较高的融合率,但会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并可能导致供骨区的感染、疼痛以及骨折等并发症。采用钛网融合器的原位植骨方式由于操作方便,能避免供骨区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植骨融合率而受到脊柱外科医师的广泛应用。术中将椎体次全切除的碎骨块填充入钛网融合器,植入减压槽中,可有效的重建脊柱生理曲度和椎间高度,维持腰椎稳定性,并充分利用局部减压后的碎骨达到自体骨植骨融合的目的。然而现有的钛网融合器常常被设计成一体式,在手术中,需要增加手术部位的显露,而且往往需要切断一根或两根神经根才能将一体式的钛网融合器植入椎体中,这种操作在胸椎部位是可以实现的,因为胸椎的肋间及肋下神经相对功能不是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脊柱椎间融合的钛网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筒体和第二半筒体,所述第一半筒体与所述第二半筒体被设置为通过卡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脊柱椎间融合的钛网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筒体和第二半筒体,所述第一半筒体与所述第二半筒体被设置为通过卡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脊柱椎间融合的钛网融合器,其中,所述第一半筒体具有第一卡扣端,所述第一卡扣端设有凸部,所述第二半筒体具有第二卡扣端,所述第二卡扣端设有凹部,所述第一半筒体和所述第二半筒体被设置为通过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的配合实现所述卡扣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脊柱椎间融合的钛网融合器,其中,所述第一半筒体具有第一接合端,所述第一接合端被设置为与上椎体的终板形态相应;所述第二半筒体具有第二接合端,所述第二接合端被设置为与下椎体的终板形态相应;所述第一接合端和所述第二接合端被设置为通过3D打印而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脊柱椎间融合的钛网融合器,其中,所述第一接合端和所述第二接合端的端面具有多孔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脊柱椎间融合的钛网融合器,其中,所述第一半筒体包括第一固定体和第一环体,所述第一固定体位于所述第一半筒体的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一环体位于所述第一半筒体的中央,所述第一环体与所述第一固定体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半筒体包括第二固定体和第二环体,所述第二固定体位于所述第二半筒体的第二内表面,所述第二环体位于所述第二半筒体的中央,所述第二环体与所述第二固定体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
6.一种用于脊柱椎间融合的钛网融合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一种用于脊柱椎间融合的钛网融合器,包括第一半筒体和第二半筒体,所述第一半筒体与所述第二半筒体被设置为通过卡扣连接;
(2)根据上椎体的终板形态设计第一半筒体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杰,孙晓江,张凯,田海军,杨二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