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式取石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9208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7 18:47
串联式取石球囊导管属于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由导管、球囊组、连接体和连接管接头构成。从上到下、由小到大的三个球囊依次串联构成的球囊组固定在导管上,所述球囊呈球形;三个球囊和导管的通道管经过连接体分别和连接管接头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进行肝内外胆管不同直径管道内的结石采取,降低大球囊处理小直径胆管内结石中存在的调节球囊直径的难度,同时避免球囊过大引起的胆管黏膜撕裂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双球囊能增加取石成功率,并且制作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串联式取石球囊导管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制造
,涉及一种微创医疗手术器械,用于ERCP手术中处理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手术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串联式取石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肝外胆管结石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结石堵塞胆管可引起上腹部疼痛、寒战高热、梗阻性黄疸、肝脓肿等并发症,甚至引起感染性休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等,重者危及患者生命。肝外胆管结石的根治性治疗方法包括外科、介入及内镜处理三种,其中外科手术需全身麻醉,手术风险较高;介入治疗,创伤小,但是病程较长,总体治疗费用较高。内镜技术中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处理肝外胆管结石上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相对较少等优点,是目前处理肝外胆管结石的主流治疗方案。目前ERCP取石用的耗材主要是取石球囊及取石网篮,较小的结石往往通过球囊取石,直径1cm以上的结石多采取网篮取石。临床应用的取石球囊包括两种,一种为直径固定球囊,另一种为直径可变球囊。前者只有一个直径,当胆管直径小于球囊直径时,较大球囊挤压胆管壁容易导丝胆管壁撕裂出血,因此临床多选择直径可变球囊。此种球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串联式取石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1)、球囊组、连接体(2)和连接管接头,其中,依次串联的球囊(6)、球囊(7)和球囊(8)构成的球囊组固定在导管(1)上;导管(1)上设置有依次连通的引流管段(9)、引流管段(10)、引流管段(11)和引流管段(12);引流管段(9)为单通道管,内设通道(13),头端呈锥形;引流管段(10)为双通道管,被附球囊(6),内设通道(14)和通道(15),通道(14)通过管壁上侧孔与球囊(6)相通,通道(15)与通道(13)相通;引流管段(11)为三通道管,被附球囊(7),内设通道(16)、通道(17)和通道(18),通道(18)通过管壁上侧孔与球囊(7...

【技术特征摘要】
1.串联式取石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1)、球囊组、连接体(2)和连接管接头,其中,依次串联的球囊(6)、球囊(7)和球囊(8)构成的球囊组固定在导管(1)上;导管(1)上设置有依次连通的引流管段(9)、引流管段(10)、引流管段(11)和引流管段(12);引流管段(9)为单通道管,内设通道(13),头端呈锥形;引流管段(10)为双通道管,被附球囊(6),内设通道(14)和通道(15),通道(14)通过管壁上侧孔与球囊(6)相通,通道(15)与通道(13)相通;引流管段(11)为三通道管,被附球囊(7),内设通道(16)、通道(17)和通道(18),通道(18)通过管壁上侧孔与球囊(7)相通,通道(17)与通道(14)相通,通道(16)与通道(15)相通;引流管段(12)为四通道管,被附球囊(8),内设通道(19)、通道(20)、通道(21)和通道(22),通道(19)通过管壁上侧孔与球囊(8)相通,通道(20)与通道(18)相通,通道(21)和通道(17)相通,通道(22)和通道(16)相通;引流管段(12)内各通道通过注塑连接体(2)与连接管接头相连,连接管接头均为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玲玲张诚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